IT风投

来源:互联网 发布:江南大学网络教育专业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9 12:2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起起伏伏,IT行业的风险投资经历过激动狂热的时期。留在风险投资公司们记忆中的1998~1999年是美好的。当年,咖啡馆里拿着商业计划书给投资人讲着生动故事的人大有人在,在几个星期内融到几千万美金绝不是天方夜谭。

  IDG、高盛、软银、霸菱投资、Intel等风险投资公司大把大把地抛散金钱,在他们的“提携”下,证券之星、阿里巴巴、Chinaren、嘉德在线、深圳盛润、硅谷动力、8848、美商网等互联网公司脱颖而出。

  新浪、搜狐等公司在纳斯达克的成功登陆,更是将风险投资公司们的热情加热到了沸点。“当时大家都在抢项目,有的项目的投资周期甚至压缩为3~4个月,几乎很少有人花足够的时间去做尽职调查。”回忆起网络泡沫时期,风险投资公司的当事人都认为当时绝对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当然,经过了短暂的辉煌以后,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很快走向萧条。业内人士曾如此描述一家知名的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现在的办公室状况:墙上有一张很大的项目统计表,在近百个项目中,只有少数几个标记着盈利的符号。这听上去多少有些耸人听闻,但现实状况就是这样。

  资本市场走向寒冬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国内,曾经被爆炒的创业板迟迟无法推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仍然不畅通。在国外,纳斯达克的暴跌使得投资人更加注重盈利,而大多数创业公司编织的精彩故事最后却不过是画饼。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没有退出通道,风险投资商要想盈利,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

  对中国特有情况的不熟悉也在困扰着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们。根据国外的惯例,风险投资公司投入资金后一般很少介入被投资公司的日常管理,但这种方式在中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有些创业团队往往会违反游戏规则。

  “当时投资人并不知道我们公司在做什么,几个老板都在想方设法把公司的钱洗到自己的其他公司里。”这是一位员工在自己所在的创业公司里亲眼目睹到的情形。显然,投资这样的创业企业最终的命运只有失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