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数学的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artrage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5:40

 

论大学数学的学习

http://211.71.86.13/web/jp/08sb/xxds/B05-1.htm

        —— 一个宏观文本


阴东升  张满立

摘要本文论述了一套有效的宏观数学学习理论。

关键词数学学习,脑,思维方式,懂,做数学

本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向他们传播一套数学的学习观念,使得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思想基础,以追求其学习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学数学,是用脑学数学,因此,注意锻炼大脑、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对数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学好数学都是必要的。本文重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 

1 一种教育观念

大学四年,不仅是一个人人生中自在的四年,更是为其以后工作打基础的四年。在这四年中,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实践,重点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修养,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3)培养客观的生活态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就有了随着工作的需要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在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事半功倍;而有了客观的生活态度,就意味着你能理性地理解和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举例而言,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A初次见到B,可能对其就有一种排斥心理。如果是这样,反映到学生的学习上,则还有进一步的表现:如果S不喜欢T老师,那十有八九他也不喜欢他的课。这时的S就没有客观的态度。教师是教师,课是课。哪位教师都代表不了他所教的课。可以说,超脱的心态造就较高的精神境界,这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2 两类人

就数学学习而言,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在逻辑上,人可分为两类:一是喜欢听的人简称听类,一是喜欢看的人简称看类。作为学生,前者喜欢到课堂听老师讲课,后者则喜欢自己看书。这两类人在各自的感觉系统上有所区别,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不同。

一个人应首先反省自己属于哪一类,以便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看类可充分利用好网络与图书馆,听类则要建立课堂学习中的三种意识。 

3 听课三意识

为了提高学习收益,到课堂听讲者应注意建立以下三种意识,这三个方面也集中体现了课堂学习的优势,以及教师存在的必要性。(1)听显知识。教师讲课,一般情况下是有教材的。教师会首先讲解清楚其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显在的知识点及其要点。教师的讲解路线往往是书上没有的。(2)听隐知识。好的教师会讲清楚所涉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会讲出知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路径及知识创造者相关的情感因素(美学因素居多)。这些相对于显知识点而言的隐知识是课本里没有的,而恰恰是这些方面,对于学生以后的主动创新是尤其有用的。(3)接受感染。身临其境听人讲,可以感受到教师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师对相关学科的热情。

清晰、简洁而有激情的教学,可对学生的智慧与情感产生相当的影响。有感染力的教学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商与情商。美国数学家Ulam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易受感染型数学家,他非常乐于参加数学讲座,并对这种学习方式倍加赞赏;而德国数学家Hilbert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讲座者、数学的诱惑大师。

4 读书三要素

学习就要读书。读谁写的书,读什么书,怎么读,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读书三要素。

读大师写的书。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是因为其成就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其思想对相关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并已成为主流。读这种人写的书可以避免走弯路,能使人尽快了解人类有关学科的主要成就和方法,并尽快进入前沿。挪威数学家Abel是这种观点的明确首倡者和实践者。

读启发式的书。书有多种写法。适当的逻辑演绎式的写法给人以整洁的美感;启发式或发生式的写法 写出作者得到一个结论的思维过程 则教给人真正的创造手法。相较而言,前者授人以鱼 给人的是经过艺术处理的作品,后者则授人以渔 教给人的是做事的方法。逻辑与启发并重自然最好,但这类作品太少。在笔者的读书经历里,只有荷兰数学家Van der waerden的世界名著《代数学》达到了这一境界。启发性强的经典作品首推Euler的《无穷小分析》。在现代,按这一手法进行写作的有代表性的数学家,非美国的Harold M. Edwards莫属,他不仅明确提出了这一写法的含义,并付之于实践,对Galois理论、Fermat大定理、以及Riemann假设等经典数学课题做了精彩的表述。

贯彻“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读书原则。“极高明而道中庸”[1]是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一个概括。类似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精神。拿到这里,稍加特殊化局部改造,笔者意指“不仅读出书中所有,更要读出书中所没有”前半句侧重有效继承,后半句侧重继承后的发展 前者读文字,后者读空白 或曰:前者读行中,后者读行间。这是一个追求超越的读书原则。初级学习阶段重行中,研究阶段重行间。诚如数学家H. Crapo所说,“数学家读一本书,为的是读出它所没包含的”。 

5 懂的两类判据

不论是听还是看,学习就要学懂。什么叫懂?懂有两个判别标准,一是主观的,一是客观的。主观判据在于,学习者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客观判据则是要让别人知道,你真的知道所学知识是怎么回事。怎么判断?方法有四个,一是你能将所学知识讲给别人听,并让其明白(教师角色);二是别人给你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题,你能正确地做出来,表明你懂了,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接受考试(学生角色);第三是你能利用所学知识编题,并且自己会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考别人(教师角色);第四就是你能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或数学内部的问题,这就是大家平时所谓的应用研究(研究者的角色)。 

6 懂的两个程度

懂和懂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一个懂的程度问题。宏观地讲,懂有理性逻辑地懂和直观地懂之分。理解了课本严格的逻辑处理方式中的每一步的懂,是匍匐前进的逻辑地懂。这是学习中常见的水平。而真正的懂是整体的直观地懂[3,4]。所谓直观地懂,就是对所学知识好象有一个先天的了解一样,一看就知道应该如此,觉着它很平凡。

直观地懂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神秘直观地懂,一是理性直观地懂。神秘直观地懂不能马上对直觉到的知识给出让人理解的理由,只是直觉者自己感觉如此。这方面的典型人物,当属印度数学家Ramanujan。他直觉到很多有关数论和组合分析的

公式(特别是恒等式),但起初都未给出逻辑证明。只是在英国数论大师Hardy慧眼识珠,将其请到剑桥合作后,才补足了一些逻辑证明。直到今天,记录有Ramanujan大量直觉性结论的笔记本还在被人研究,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是美国数学家Andrews。具有神秘直觉的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神经系统。

理性直观地懂[4]又有两种类型。一是捷足型头脑反映快,快速掌握了知识的逻辑过程,以至有一直观的感觉;一是捷径型找到了了解所学知识的一条短的新路径。在这方面,阿基米德[5]曾给出一经典例子:用力学模型理解“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思路是这样的:将三角形ABC看作一块质量均匀且无厚度的平板,并将其看作与BC平行的一些线杆的叠和物。每根杆的平衡点重心就是其中点,因此,整个三角形的平衡点力学的重心肯定在这些中点的连线上。这条连线就是点A与对边BC之中点D的连线即中线AD;同理,重心亦在另两条中线上。故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面板的重心。当然,这种推理是不严密的似真推理[6]。数学家的很多结论起初都是借助于各类似真推理得到的,得到后,再设法进行逻辑的证实或证伪。这就是数学家“先猜后证”的一种工作模式。

课本往往是一个知识的逻辑体系。如果学习者能找到产生书中结论的一种似真推理,模拟数学家创造的过程,则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极大的好处。不仅如此,在这一寻求直观懂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地锻炼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似真推理模式有归纳、特殊化、一般化及类比,尤其是类比。在数学史上,运用类比得到大量惊人结果的代表人物是Euler;而在现代,则是美国MIT的数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G.-C.-Rota。对Rota而言,“秘密期待洞察,而洞察则期待类比”。

仅仅了解了上述学习观念,还不能保证学习有一个好的效果。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必须亲自去做。观念的有效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显示出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数学的本质在于做数学。你去做了,对数学行为有了感觉,效果才会真正出来,才会真正进入数学的殿堂,享受数学之美。凡事都要找感觉。打球有球感,学习有思维之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陆游的诗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 Joseph P.S.Kung (Editor), Gian-Carlo Rota on combinatorics, Boston :Birkhauser, 1995。

[3] 徐利治,阴东升,数学家的思维方式纵横谈,滨州师专学报,1992, No.2.

[4] 阴东升,自生长教育的观念,数学教育学报,1997, No.2.

[5] E.J.Dijksterhuis,  Archimedes, Corpenhagen: Ejnar Munksgaard, 1956.

[6] G.Polya,  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 vol.1, 1954;  vol.2, 1968.

Princeton Univ. Press.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