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八爪鱼数据采集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7:17

杜拉拉升职记连锁反应

 

20079月,《杜拉拉升职记》出版。

200712月中旬 《杜拉拉升职记》销量突破十万册。

20081月 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小说类第一名。

2010415徐静蕾版《杜拉拉升职记》电影首映映。13天后《杜拉拉升职记》票房正式宣告破亿,徐静蕾由此成为“亿元导演俱乐部”的新成员,也是最年轻的俱乐部成员之一。

2009819最新王珞丹版连续剧《杜拉拉升职记》在上海发布演员阵容。

文章一开头我就有意罗列了关于《杜拉拉升职记》的一连串发展,就像小说题名和故事情节一样,杜拉拉的故事不断发展并迅速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价值。这种迅速引起的强烈的发展状况就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暴发户一样强有力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那我们来分析下这吸引力到底是哪来的:

鉴于故事最先是从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开始的,我们先聊一聊小说的内容,并做浅浅分析。网上对其评价甚高,如“中国白领必读的职场修炼小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等等媒体的炒作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该意识到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并相对自由的舆论平台,它所面对的是上亿的网民群体,我们可以肯定杜拉拉升职记有其本身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价值。

小说讲述的是作为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的杜拉拉,虽没有背景,但受过较好的教育,并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的过程。

毫无疑问现在这个社会时期经济是这个社会最深刻的主题,特别是当前还处经济危机摇摆不定的边缘,怎样在经济活动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每个参与经济活动人的都在思考的问题。杜拉拉升职记在此时出版无疑是深得大众的胃口,清新的风格,以小说的形式聊职场技巧;通过杜的成功,侧面写成了一部励志小说。小说通过杜拉拉的一路顺利攀升,传递出了一份乐观向上的心态。平淡的语言风格却可以有职场知识的填补,小说的成功可以说是时机和作者的写作风格、目的的完美配合的结果。

接着顺着时间顺序下来,我们聊聊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徐静蕾饰)意外得到全球500强企业DB的面试通知,并得到面试官的欣赏成功成为DB的前台。

  DB豪华的办公楼,严密的组织结构,清晰明确的报告线,霓裳幻影般的职场达人,强势雷厉的职业经理人,优秀的企业文化……DB所呈现的一切不仅是外企大公司的万千气象,更是一种类似上流社会的浮华与诱惑。这分明昭示着,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杜拉拉目不暇接,欣喜不已,像所有职场新人一样,她在心中立下宏愿,一定要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升职成为她的前进动力。

  虽然杜拉拉被接踵而来的打击挫折折磨得喘不过气来,但她凭着前辈留下的“职场秘籍”和一股子“拙劲儿”以及一些小小的运气,见招拆招误打误撞,笑料百出,先后经历了前台、秘书、HR的职业历程,在职场赤裸裸的争夺战里几经锻造百炼成钢,以HR经理的头衔完成了她从菜鸟到职场达人的华丽转身,更重要的是,杜拉拉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收获了爱情。   

影片秉承了小说清新的风格。匆忙的工作情景却不杂乱,快速的镜头转换给人一种视觉快感,多镜头一起出现给人一种匆忙感,音乐的配合,时尚的元素,热点词汇,英语的应用,现代商业时尚画面各种元素时时捉住观众的眼球。片中还有意揭露都市白领们的私人生活,亲描淡写的调侃,可以为各类观众所容易接受。特别有意思的是从海伦嘴里说出的关于公司各层人员的分类是的观众对的公司各个阶层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也使故事条理清楚。

    影片中对故事的矛盾的描写相当有意思。故事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突出但不尖锐的矛盾,“如果发生办公室恋情,对不起两个人必须走一个”,体现的是人与制度的冲突。影片故意让这一矛盾突出,而且还特意安排了好几组情节。但矛盾升级时情节又淡化了矛盾的挣扎过程,而直接跳到最后的结果。另一矛盾明显更有旺盛的火力,并产生了剧烈的挣扎过程,但影片至始至终都没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杜拉拉与王伟的情感纠葛侧面反映出来(理想与情感的矛盾)。矛盾的最后结果还导致了杜与王伟的分手,不能不说影片费了很大的功夫来安排这一矛盾,刻意表现杜拉拉对于自己职业目标的忠实,但又有面对情感方面的艰难挣扎。最后影片以一个巧合作为完美的结局,本身就是对原著小说有偏于励志的忠实,也保持了影片一直比较轻松地气氛。

按照计算,杜拉拉升职记电视剧版应该出完了吧。恕本人怠惰,尚未观看,由于时间缘故,也不想去看,便也无从入手分析。但我想作为同一起点的并发事件,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在之后多是知名度的泛滥利用和剩余价值的压榨,其思想必不上台面。

我发现我之前意在分析杜拉拉升职记的吸引力,忽然觉得好像跑的有点远,拉回主题我想说,杜拉拉升职记作为小说它扑捉了现在流行的实用功能主义追求,不必讨论其作为文学读物的价值。作为影片制作精良,风格清新,契合大众心理,满足观众情感,可作为一种发展模式。

以上分析仅个人看法,多有不成熟之处。读者诸君,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跳出杜拉拉升职记,我发现此类的连锁反应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如从百家讲坛出来的学者明星,从“非诚勿扰”节目里出来的话题女星,各类某某门爆出的绯闻明星等等,都是从一点开始到一连串的后续连锁反应。在现实中理智思考在市场的带动下迅速蜕变成了歇乏思考的盲目狂热。想着想着,突然发现我们是不是正在被市场裹挟着走,心一惊,不觉跳出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