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痛苦

来源:互联网 发布:薛之谦渣男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9:02

摘选自(丹增嘉措活佛 著的文章)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事物。然而,人们有一个共同之处,
那就是不论其民族、性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有什么不同,但都希望幸福平
安,而不愿意遭受苦难与不幸。因此可以说,人们彼此之间都具有共同的目标,
同时也具有共同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和美好,可是人们在这个世
界生存期间,又难免地要发生一些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因而人们的期望往往会落
空。虽然人们的地位有高有低、能力有强有弱,不过都有自己的相应位置,高者
可掌握国政,而低者可以是乞丐,甚至更低;但是高者也罢,低者也罢,都会遇
到人生中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痛苦,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
大多数人的日子都处在愁闷和焦虑的境地,时常会觉得忧虑、压抑、无奈、寂寞,
有时甚至是灰心丧气,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作为人,一生随时都会感到劳累
和困倦,这就不能不让人经常去思索、去探讨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怎
样更好地度过这一生。

现今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的确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然而,
很显然,并非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的。假设人类科技真的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
那么,现代科技发达国家的人们的脸孔都应该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事实并非如
此,在那些国家里确实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例如,离婚、暴力和自杀等的比率
仍高居不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现在仍有许多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妥
善地解决。因此,仅仅依靠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内心世界的发
展才能会找到圆满的解决方案。进而言之,人类有着其它动物无可比拟的崇高智
慧,我们若能训练自我内心,就会发现心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通过这种方法,
我们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甚至,可以积极地面对即将来
临的死亡。所以为什么不在这一领域去探索追求呢?

1987年的正月初一,我最可爱的祖母离开了人世。我自己从此也将孤身一人
留在这个世界上,踏上一条新的人生道路。祖母不在了,我再也没有心思在家乡
继续呆下去。由于自己过去就非常想去寻访法王仁波且,所以我在祖母去世后不
久,就和家乡的一些僧人朋友结伴,离开了家乡,前往五台山朝见法王仁波且。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故乡雪域去那么远的地方,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
界。

在行途中,失去祖母的痛苦和沿路的艰辛交织在一起,经常使我感到无依无
靠,一股孤独的寂寞和悲伤时时袭上心头。

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天,我独自一人去五台山东山附近的一个尸林。我把用
祖母的骨灰做的“擦擦”像放进一个石洞里,当我为祖母祈祷后,心里才稍微轻
松下来,并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祖母--想起自己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一直养育
自己的这个大恩人,想起了她的言行品德和慈爱……这时自己眼前好像真的出现
了她的身影。我想,死!的确是太神秘了!“她真的是永远离开我了吗?”连我
也向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可是当我再一想,才深知自己在今生是不可能和
她重逢了。自从她去世后,她不光真的走了,而且自己连看看她影子的机会也不
会再有了,甚至就连那个用祖母骨灰做的“擦擦”像,恐怕今后再也看不见了!


想到这里,抚景伤情我真不愿就此与祖母的“擦擦”像告别,终于,在行途
中积存下来的眼泪忍不住流满了一脸。

 我回忆童年的时光,向你们述说那段抹不去的经历,你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感
受?也许你们会产生一些和我相同的体会。

今天的我确实是快乐的,通过修持佛法后,我的生命逐渐有了活力,虽然长
时间以来,我的肉体上受到疾病的折磨,但我的精神仍然很饱满,这都是佛法赐
予我的。我作为一个凡夫,深深地体会到佛法崇高的加持力。

〖关于痛苦性质的认识〗
首先我们讨论痛苦的性质。我们应该懂得:在没有解脱之前,痛苦是轮回中
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远离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这个
道理,遇到了痛苦,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确地对待
它,即使面临了痛苦,也不会大惊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时就可以做到随遇而
安。

有一些人喜欢大力渲染和夸张那些充满幸福和欢乐的种种言辞,并将之用来
形容现实生活。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生活充满活力。这种观点,在暂时没有遇
到痛苦和困境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假如突
然遇到一些挫折和稍微尝到一点痛苦的滋味,他们内心就感到震颤,以至无法接
受这种事实而变得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与痛苦搏斗的勇气和能力。他们不光苦
恼伤愁,还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我们应该理智地去认知生活的每个层面与
角落,而不应该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佛教非常重视对痛苦的认识,佛陀在初转法轮时,一开始就强调认识苦谛。
有关对苦的认识,佛经中一般分为苦苦、坏苦和行苦三种层次。在此我们依次阐
述:
第一是苦苦,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众所皆有的身体上和心理上出现的痛苦。
比如疾病伤痛和心灵创伤等。这种痛苦一产生,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众生都能明
显感觉到是难以接受的,属于粗大之苦。
第二是坏苦,即暂时以为快乐的,但过
段时间就变成痛苦。比如美食华衣等,最初带来满足荣耀感,随着时间的推移,
却很可能引发痛苦。所有世俗的快乐,我们自以为是快乐的,但事实上只要我们
还处在迷惑的状态中,这些都不是清净的,而终究会带来痛苦。这种苦在产生时,
是不易觉知的,所以,它属于细微之苦。
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没有诸如苦苦和坏
苦的明显苦乐之感,但它是这两种痛苦的基础。至于我们生命本身的运作,在刹
那刹那地变化,极不稳固,导致了痛苦的形成。这种苦是通过分析生命的细微变
化过程而确立的。因此,它属于极微之苦。在认知了行苦的本质与道理之时,就
可以说掌握了苦谛的实质。

〖佛教徒对待痛苦的特点〗

日常生活,人们有多种面对和消除痛苦的方法。社会上普通人他们所使用的
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一点问题。比如,消除饥饿就要吃东西,防御寒
冷就要增添衣服,去除病苦就要服下药物,消除贫困就要去赚钱……由此,人们
消除每种痛苦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但这些都不完善,亦不完全可靠。有人说:
“要消除饥饿,可以吃东西和喝水。”但是靠吃喝只能解决饥渴的痛苦,而对其
它痛苦则没有办法。用一顿餐,喝一次水,的确可以消除一次饥饿的痛苦,却不
可能永远消除饥渴,因为用不了多久,人们又会象以前那样重新感到饥渴。不仅
如此,吃一顿饭,消除一次饥饿,这也不是绝对有保证的,也有可能吃了饭会消
化不良,而增加新的痛苦。总的来讲,凡夫人所使用消除痛苦的方法,都是暂时
性、强制性和局限性的。这些都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消除痛苦。就象吃止疼药,暂
时起了点作用,可是稍微过了一会儿,又依然如故地疼痛起来……诸如此类情况,
仅仅是权宜之计,是不能消除痛苦根源的。

当人们内心生起粗大烦恼时,就会采取一些不明智的手段来暂时缓解自己的
心绪。这些手段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很多人会把困境的因素轻率地归结于别人,
进而用暴力的手段报复他人、陷害他人,企图以此手段暂时地压制自己内心的痛
苦;一些人会用酗酒的方法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一些人把自己家的东西都砸了,
希望通过这种发泄的方式来化解痛苦;一些人则摧残自己的身体,在比较严重的
情况下,甚至自杀,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痛苦了……

根据佛教的观点,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根本不是消除痛苦的方法,就像砍
树不把根铲除一样,它还会生长出枝叶。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彻底切断,
今后还会出现其它痛苦,无论你怎么去排除它们,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滋生
的。

我们应该懂得,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内心不自在才聚集而成。因此,
我们应该从这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人不是机器,可以借用别的力量来
控制操纵,并使其本性彻底地得到根本改变--但这是不可能的。仅仅想凭借外
部世界的某种手段,去强行消除人们内心深处的种种问题,当然是相当困难的。
因为痛苦主要是由心聚集而成,所以应该依靠心来使自己安祥和平静,应该依靠
产生痛苦的心识本身来消除痛苦,而不能依靠粗暴的行为来消除痛苦,解铃还需
系铃人。例如可以用修无常、禅定、如梦如幻等内在的温和的方法,将痛苦彻底
消除。这种观点与人们的意愿与主张是相适宜的。从根本上而言,也是有别于其
他方法的。

用这些方法来消除烦恼的根源--我执心,内心的痛苦就会自然缓解。再进
一步将痛苦转为道用--加以利用,亦可提高慈悲心和修行层次。用自他相换的修
法,就可以替代他人的痛苦……等等,佛法中有着许多类似的利用痛苦作为增上
修行的方法。这些,都是以最终消除人们内心中的“执爱自心”为目的。我们普
通人,考虑问题往往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而佛教的观点则恰恰与此相反,
它们二者不仅在消除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差别,而且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其看法
更是大相径庭。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认为,“执爱自心”不但不会给人们带来幸
福安乐,相反它是痛苦的根源。

    只有克服和抛弃了“执爱自心”,用“执爱他心”去代替它,这样才能获得
真正圆满的幸福安乐。所以,必须完全彻底地抛弃造成痛苦的“执爱自心”,这
才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执着痛苦〗

我们要知道正确地对待痛苦与不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若不去控
制它,它就会反过来控制我们。因此,不论遭遇多么大的痛苦与不幸,我们都要
敢于正视它。

这里最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缠绕我们的痛苦及其根源执着心解
脱出来。如果对痛苦的执着心越强,对待痛苦的忍耐力就越弱,如此下去,最后
连忍耐一点点痛苦的能力也失去了。或者说仅有的一点忍耐能力也全部变成了烦
恼。他们要么是抱怨社会,要么就是抱怨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抱怨自己,最终,
自身受到伤害,从而走向毁灭。

比如我们在平时接触到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场合,一和
别人接触时,总是心情烦躁不安,不愉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过分执着自己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自我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混乱。
正如章巴甲热曾说,“执着心很大的人们终日被痛苦、欲望所困绕,明了心情宽
松的人才不会与大乐分离”。卡巴格西也曾说:“若未驾御自心念,则做何事
皆不适,智者知晓心念事,相遇逆缘亦转安。”

全知麦彭仁波且也讲过一句与这种错乱思想有关的箴言:
    迷乱之心未消前, 何生所为皆痛苦,
    漂泊不定诸有情, 自在安乐永难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从错乱的幻觉中解脱出来,无论你出身高低贵贱,
无论你怎么做,痛苦都会纷至沓来。

对于痛苦的踪迹过于敏感,这不仅不能消除和克服原有的痛苦,反而会因为
自己执着错觉的缘故,又增添新的痛苦。人们都想离苦得乐,为什么还要去寻找
第二个痛苦呢?!

一些人会想:用嘴说说容易,但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非常不幸的事情时,就
会手忙脚乱,所以,产生痛苦是必然的。的确,除了内心已经获得了自在的人以
外,一般人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时,痛苦确实无法避免,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
是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感受痛苦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

    例如,各方面的处境相同的两个人,虽然他们遇到了完全相同的不幸,可是,
他们两人在心理上具备承受和抑制不幸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实际的情况就是这样,
所有的结果最终会根据他们各自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为什
么这么说呢?一个人没有面对痛苦的勇气和经验,思想就不可能开通;相反,另
一个人具有面对痛苦的勇气和经验,思想就会很开通,这就是他们二者的区别。
如果痛苦不在于人们的内心而完全依赖于外界,是一种独立存在,那么当相同的
痛苦和不幸出现时,他们为什么没有出现相同的压力与痛苦呢?因此痛苦的大小
取决于对心的所持态度和方法。关于这一点,早有例子进行过说明。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个人为了考验佛陀,他来到佛陀跟前。那个人胡言
乱语讲了半天,最后佛陀问他:“如果施主给的东西他人不接受,那么它该是谁
的财产呢?”这个人心想:那当然还是属于施主的。于是他就说道:“应该是施
主的财产!”佛陀说:“说得对,你所说的粗言秽语,我一点也没有接受,当然
还是属于你的。”

因此,我们也应该向佛陀学习,努力设法使痛苦不要加害于我们。基于此,
我们就应该生起正见。如果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观察,那么对事物的本
质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体悟。

一般来讲,凡夫在看待事物时,往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并认为那就是世
界的本来面目。因此,他们在看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时也是这样--这种狭隘思维
方式只会给自己带来内心的不安,不会有任何益处。所以即使是伤害过自己的人,
也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他,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新习惯,对自己对别人都会有
很大的利益。

 不论是什么人,前世的业力、现世的生活环境、人生的经历和人的个性等都
迥然不同。因此这个世界的性质就必然是多元的。每个人都依循自己的方式去生
活,我们不能强求人人都适合自己的意愿。假如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大大地
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当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就有勇气面对和承受;再进一步
说,滚滚红尘中每个凡夫人的生命都被烦恼所控制,有时做一些无知的事情当然
是再所难免的。但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它们,应该懂得这不是人的
错,而是他的内心烦恼造成的错误。只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思想才不会狭隘,
我们的思路才会变得开阔。

当人们的内心被欲念、怨恨、嫉妒等烦恼紧紧缠绕时,必然要产生难
以忍受的痛苦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伤害父母、伤害妻儿、甚至伤害自
己,对他人也会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这是情有可原的。因此,当别人攻击
我们时,应该想到这并不是人的过错,而是烦恼的过错。因此我们应该竭尽全力
使自己生起忍耐心。


可是有些人不同意把人和烦恼分开,他们认为把人和烦恼分开来讲这种观点
纯属是胡说。在他们看来,烦恼大,这就是人的过失,假如像你所说的那样去宽
恕他,对方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无所顾忌放任自流,对你什么事都干得出
来……这时,难道你还要容忍吗?

    把人和烦恼分开这种观点有不少的理由和例证。我们若深入地分析,冲动与
愤怒是我们清净心被烦恼之垢所染污而出现的,都是不明智之举,只会令事情愈
加复杂化。我们应当用智慧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修习忍辱并非别人说的统统都
对,我们都去接受。每个人都拥有追求真理的权力,假如我们站在真理的一边时,
就应该保留自己的观点。为了实现理想,甚至在必要时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来进
行强烈的辩护。为什么要把人和烦恼分开呢?为了正确地了解别人,令自己心胸
变得更开阔,而减轻内心的种种痛苦。我之所以这样讲,目的就在于此。

上面这些说法都与大乘佛教的理论观点有关。不论显宗还是密宗,都认为心
的本性是清净的,一切众生皆是因地佛。烦恼等缺点都只是暂时存在于众生的心
里,并没有进入他们的本性。因此,从心性的角度来看,都具有清净的佛性。所
以,要对包括微小生命在内的所有众生都不应该轻视和践踏。

显宗的观点是把众生观想为自己的父母,密乘更进一步把所有众生观想为佛
菩萨,这些都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得来的。因此,应该对所有的众生生起善心
和慈悲心,尤其是我们人类具有辨别和判断善恶的能力,在修行的道路上具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权益,并用爱心和宽容来对待他们
……这就是大乘佛教的基本人生观。


我们凡夫平时在思考问题时,常会持这样的态度,即喜欢把别人及其缺点过
错混在一起,这些偏见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正因我们常常看到对方的过错,即使
对方有很多优点,也不会信任他,总认为他非常坏,总想这个坏人会伤害自己。
人们不去责备人的缺点过错,而是去责怪人本身,导致自己的内心烦乱发怒,最
终陷入痛苦的境地……

认真分析这种观点,与我家乡的一个笑话极其相似:有一个傻瓜在家里看电
视,当看到一个不合自己心意的画面时,暴跳如雷,他立刻毫不犹豫地用石头把
电视机砸烂了。虽然电视节目不好,但只是电视节目的过错,而与电视机毫无关
系,这个道理即使一般的人也都清楚。可是他连这么简单的事理都分辨不清,才
做了这样的傻事。

这个笑话很能说明一个道理,人本身或人的心性就像电视机的屏幕,而人的
各种烦恼缺点就像电视节目,把人本身和人的缺点、电视机和电视节目混为一谈,
心自然会烦乱发怒,这是二者共同的地方。

如此,解释或许就会发现我们的思维和看法上肯定会有很多错误成份。虽然
从理智上明明知道自己有错误,但是面对现实的时候就无法顾及这一点。把人本
身和人的缺点混为一谈的做法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它具有很大的影响,
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改变。尽管如此,平时我们的思想中并不是没有正确的东西,
在多数人平常的言行中也会说,“他是一个好人,不过缺点就是性子稍微有些急
躁。”“不是对他本人有看法或意见,而是不同意他的说法。”等等……诸如此
类的说法是符合道理的。分析这些话的核心意义,某些地方是有问题的,我不敢
苟同,然而,他们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否定一个人。

    “不彻底否定一个人”这个道理,人们往往不能举一反三,在某个特定的范
围内,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们的理解能够超越这个范围,并将这个道理经
过一定的深化,使之逐步适用于更大范围的话,即使别人要伤害自己,思想上也
会想得开,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以前的微妙变化,这一点有修行经验的人
都有体验。在烦恼逐渐减少后,人的本性力量就会逐渐显现,使自己的痛苦逐渐
减少,懂得了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

    平时因痛苦而产生的压力大还是小,主要取决于对观念想法的理解。自己若
对事物能够忍耐,就会找到正确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在这个前提下,不论遇
到多么恶劣的境遇,心里都应清楚一点,那就是即便焦虑万千也无济于事。正如
古印度的佛学大师寂天菩萨所说的,遇到不好的境遇时应该这样想:对不好的境
遇,自己能够改变也罢,不能够改变也罢,最终的结果仅仅是这两个。假如自己
能够改变的话,就不要焦虑;假如自己想改变它,但又无能为力,焦虑又有什么
用处呢?!我们应该想到,除了正确面对痛苦外,不会出现任何有益的东西。我
们只有持这样的观点态度,心理上才会大有裨益。

    若事尚可救, 云何不欢喜?
    若已不济事, 不乐有何益。

这是寂天菩萨所写的颂词,我们应该牢记它的意义。

〖痛苦并非是永恒不变的〗

正如释迦牟尼佛所指出,佛教所有观念中,认识无常是最殊胜的修法之一。
无常的观念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遇到坎坷境遇时,它是分析痛苦必不可少的
理论依据。

    世界上很多痛苦都是因为“境”和“有境”不平衡所造成的。就像“境”在
不停地变化一样,对有境--心的认识也应该相应地把握,这样,进退取舍的操
作才会与实质规律相复合。由于不了解这种情况,“境”虽然在无常、虽然在变
化,然而,心却以为是永恒不变的,并用此说法来加以否定诸法无常。正因为这
两者不谐调,在自己的面前留下了事先没有遇料到的许多事物,从而使自己心灰
意冷……一切都是无常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意外与不幸,应该深刻认知这
个道理,并在自己的思想上有所准备。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像处在波浪之上一样,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的,未
来的世界也同样不会停止不前,也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在这种千变万化的大潮
流中,人的身心也会每时每刻不停地变化。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人们的观
念、思想、行为也在变化。

 回过头来,想想从小到大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不会相信。
比如,像我们自己小时候,偶尔发现一种新的玩具,由玩玩具所得到的快乐现在
要找根本就找不到。丢失了这种玩具的痛苦,现在同样也找不回来了。

如果再看看孩提时代的种种幼稚想法,除了感到可笑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
西。可是深入思维,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想法和孩提时代的想法是一样的。尽管
我们现在不会再去玩那些儿童玩具,但是,工作、家庭、感情等又何尝不是一种
玩具,而人们平常去玩这些玩具时是非常执着的。

    如果我们对变化无常的现像有一些认识,当遇到不好的境遇时,自己的想法
就会有别于一般人,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就会这样想,痛苦也是无常的,它
不会永远困扰自己,是可以摆脱的。痛苦会随着外部世界的迁变而变化,会随着
内心世界的演变而变化,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痛苦并非永恒不变的存在。我们应该懂得以“永恒之心”来执着无常的事所
造成的粗猛焦虑,这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应该用无常的观点来调整自己的内心,
如果能够使外部世界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变化保持一定平衡,我们就生活的比较
潇洒自在了。

〖痛苦是一场噩梦〗

所谓痛苦,是依凭于某种条件相对而存在,并不是一种实有恒常不变的存在。
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来看,痛苦的确是依赖于其它条件相对存在的,对于这一点
是很容易理解的。

比如,要是一个陌生人对我们讲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我们心里会感到不舒
服,感到难受,可是,当听到自己的亲密朋友也对自己说如此坏话时,陌生人说
自己坏话所造成的难受,就算不上什么了。而对朋友,我们会说:“别人这样说
我不怪他,但是像你这样的好友也这么说我,这是不应该的!”于是动怒心烦,
遭受痛苦的折磨。如果那个亲密的朋友是依靠狡诈、伪善的手段进行欺骗,使自
己遭受到巨大损失和灾祸的话,同样,“亲友仅是在语言上说说所带来的痛苦”,
情况又无所谓了,对此,我们就会说:“因为是朋友,当面说些难听的话,是可
以原谅的。可是,靠这种欺诈手段来伤害,这令我无法忍受。”然后,自己感到
心如刀割,怒不可遏,痛苦难忍……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在痛苦时,我们对痛
苦的感受也同样是相对存在的。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先在腿部扎上一根针,会立
刻感到针刺之苦。接着,用比针还粗的锥子,扎在手臂上--感到这个疼痛,针
刺之苦就会微乎其微。如果再用匕首刺入腹部,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而锥刺之苦与针刺之苦,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的确是这样,通过上面三件烦恼事情的例子和身体上发生不同程度痛苦的假
设,经过逐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痛苦的存在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痛苦本身能独立存在,它便不会因为观待对象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也就
是讲,微小痛苦的存在,不应该因强烈痛苦的出现而受到影响。但是,事实却非
如此。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是,在微小痛苦出现时,会感觉到,并有所执著。但当
剧烈痛苦产生时,我们会立刻对前者微小之苦弃之一边,无所感受,从而执著感
觉剧烈之苦--这就是观待对象转成剧烈痛苦后,对待痛苦的感受也同样改变了。

事实证明,痛苦除了相对存在之外,它的实质是难以成立的。因而痛苦只是
一种虚假的存在。所谓虚假,就是如梦如幻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有着极其深奥内
涵的。

我们要想达到真正的如梦如幻的境界,只有在证悟空性之后,才能够获得。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如梦如幻的感受,是不难得到的。

这一相似的感受,从我们自己人生历程中就可以找到。回顾过去岁月的许多
前尘往事,尤其是自己所经历的痛苦等,我们会发现它们就如同昨夜的梦境,这
两者是如此一致。我们就会认识到,虽然痛苦正在发生时似乎真实存在,但时过
境迁,却都只留下一点痕迹--片影鸿爪。

如果我们再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漫漫人生路,其实就是沉痼
之长梦。这期间所经历的幸福与欢乐,却是一场美梦,而经历的痛苦,却是一场
噩梦……

可是,在一般人眼里,因为眼前这一切可以亲眼目睹,所以必然是一种真实
存在,不可能等同梦境。然而,我们都知道,在梦境中,眼前一切也能感到是确
确实实的存在,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希望与焦虑,都犹如白昼一样真实。但是,
这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同样,白天所发生的一切也是如此。

《禅定王经》中曾提到,有一少女在梦中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不久男孩就
夭折了。先是在小孩出生时,少女心里有着难言的欢悦,然后小孩死了,又揪心
裂肺般的悲痛……在她梦醒之后,这一切又都烟消云散。小孩根本就没出生,哪
来的死亡?对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少女已不再有喜怒哀乐的执著。只是在心中留
下了对梦中凭空产生出如此多幻象的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而已。

    同样,眼前发生的一切看上去似乎真实存在,快乐和痛苦也是一种无可否认
的事实,但当我们的心从执著中解脱出来后,才发现这一切如同梦境,只是自己
的幻觉而已。

    这两者一为睡着的梦,一为醒着的梦,无论是哪种梦,在本质上都不存在。

而一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执著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虽然我们能从睡眠之梦
中醒来,但醒着的梦却一直难以苏醒,在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中,我们承受着无休
无止难以忍受的痛苦。如果通晓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在
自己遭遇不幸时,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会想到再没有必要去执著于不切实际的
幻想,执著之心逐渐得以淡化,痛苦也就随之减少,这是必然的。

西藏的大德无著贤菩萨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颂》指出:

    “诸苦犹如梦死婴,实执幻象徒劳累,
      由此遭遇违缘时,领悟幻境佛子行”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生活应该是实实
在在,不应该是虚无漂渺的,为什么去观修如梦如幻呢?我认为,修习如梦如幻
并非使你的生活变得虚假,恰恰相反,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且还会促
使你消除生活中的虚假成份,进而充分把握生活的实质。由于我们没能认识内在
实质,导致我们无论在生活态度上,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出现许多错误,从而,
会遭遇到许多困难与不幸。有时,自己明明知道不该执著的事,反而执著,造成
内心的创伤……这些都是本性中不存在的虚假成份--无明的垢染。假如你追求真
实的生活,而且想要明白其中的真正价值,那么,你就应该用各种方法(如梦如
幻的修法等)来消除虚假的垢染。

    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完美无憾了!

〖受苦受难的“我”到底在何处〗

寂天菩萨曾说:“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皆由我执生,此魔何所需。”
由此在现实世界,灾难和痛苦都是因为我执而产生的。所谓的“我执”,不是指
的别的,就是指平时我们内心中存在的自我意识,由于这个缘故,我们自身被一
种有别于任何东西的执著方式所牢牢束缚。


 所以,我们会说:“他对我不好,我忍受不了,我太痛苦了。”对于所有的
东西都想以我为中心加以控制,并想据为己有;甚至于别人说了一点点不好听的
话,都会斤斤计较,产生强烈的情绪反映,多数人每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直接
或者间接地为了自我;别人的大多数行为都被视为对自我的威胁,从而极度烦恼
……诸如此类的痛苦,借助于我执的力量,还会被无端地扩展下去。

心理上的痛苦,显而易见是由我执造成的,但生理上的痛苦也肯定与我执有
关系。这一点,讨论起来稍微有些难度,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生理上的痛
苦,也与自我有关。“我执”的习气特别执著自我肉体,从而形成了一种坏的习
惯。所以,在经受生理上微小的疼痛时,自我的感觉是很灵敏的;反之,换了与
自己相续无关的人,若受到攻击或伤害,因为自己的我执局限于自身,他人受到
伤害与否,就与自己毫无关系了。由此看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一切痛
苦与问题都是从我执中产生的。对于所缘境的我--“我的概念”,若用佛法中
分析胜义空性的逻辑推理加以判断的话,确确实实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执
著于“我”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倘若有所谓"我"的存在那也是存在于自相续
的蕴体之内,因而我们用分析胜义空性的逻辑来分析是寻找不到的。如果我们认
为它是存在于身体中手足等每一部分则都是“我”,那就有许多“我”,可以说
多如牛毛,这就不符合情理了;如果身体的每一部分不是“我”,从其它地方就
更找不到“我”了,所以是构不成所谓的“我”了。


〖如何利用痛苦〗

首先,我们应该放弃不愿接受痛苦的心念。否则,在面对痛苦之际,心中就
自然产生烦恼,导致承受力变得脆弱,因此,逃避痛苦是消极的,我们应该对这
一点引起足够的重视。

痛苦本身,不一定都是有害的,它可以转化成力量。如果我们正确地利用这
种力量,就能够使恶缘变化为顺缘。一般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会一帆风顺、
轻而易举的。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既然违缘不可避免,在面临挫折时,不要使
自己的精神崩溃,应该鼓起勇气去坚强地面对。在遇到困境之际,我们的注意力
不应该集中在痛苦之上,而应集中到如何运用转化痛苦的力量上。


〖内心的安详与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普遍认为快乐是存在于外在物质上的,从而引发盲目冲
动地去贪恋、去执着追求。不过,追求外在物质所产生的快乐并不可靠。一切外
在的物质,都是虚假的世俗法,它们往往欺骗着我们从眼识(以及耳识、鼻识、
舌识、身识)乃至到意识间的感官。那些未证悟的人们,会经常跟着外在物质的
假相跑,变得迷惑彷徨……

我们所处的这个花花世界极具诱惑力,而人们的心也是飘摇不定毫无主见,
导致心识被外境物质所控制,极不稳定,变化很大。举个例子来说,回忆自己从
童年到现在的经历,思想认识的更替变化是如此频繁。过去判断为千真万确的事
情,现在很多都成了错误的;过去认为是真理的,而现在有许多变成了谬误;过
去认为是谬误的,但现在有许多变成了真理……由于看到如此变化的现像,不禁
使人感到,过去和现在的想法的确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
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与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
可见,我们已经被心欺骗了多少次呀!诚如佛经中说,“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
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圣者之道有何用?!”

从无始乃至于今天,外境欺骗了感官,感官欺骗了我们……这一道理就如同
西藏谚语所言,“仇人欺骗儿子,儿子欺骗父亲”。因此,不牢靠的基础--感官,
依虚假世界所产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面我们先从身识--身体的感觉说起。例如,当感到寒冷而难受时,就希望
得到热的温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温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时间长了感到十
分烦热,进而身体就难以忍受了--由此可见,从热的温暖所产生的安乐也不是
绝对的。再比如,坐久了会感到烦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由此会觉得舒
服。然而,走的时间长了,舒服感会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
式所得来的安乐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假如从热的感觉中得到的舒服是绝对的快乐,
那么,即使处在燥热的环境中,也应该感到安乐,事实并非如此。这种快乐的产
生又需要在某种条件--冷气的加入下才能重新获得。从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
必须以长时间久坐为前提条件……否则,安乐怎有可能产生呢?

如果存在绝对的安乐感,就不应该需要其它条件。因为,其本身自可产生快
乐。但是,实际情形不是这样。这种世间的快乐,在龙树菩萨所著的《宝鬘论》
和圣天菩萨著的《中观四百颂》中都取名为“改变痛苦形式的快乐”。它意思是
讲,某种痛苦仅仅是改变了形式,即成为所谓的快乐,其实,它本身并非是真正
的快乐。

    同样,意识的感觉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从感情方面说,有些年轻人遇
到了称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时,对方的每个言谈举止都是那么的可爱且百看不厌,
仿佛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要
是没有了对方,就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脸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对方在一起的
情意绵绵欢乐幸福,好象用世间所有美妙言辞都无法表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
憬。但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还需要面临许多考验……一般人的内心世界根
本不自在,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无法和谐统一的。事实往往是这样,当
炽热的感情稍为冷却,而理智战胜感情时,也许你就会发现对方发生了许多难以
预料的变化。“以前的人怎么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此时,一看到对方,就
心厌情忿。以前依靠对方所产生的快乐,现在则完全被痛苦所取代。因为误会而
结合,因为理解而分开。最终事情到底是否如此,只要问一问那些离了婚的人士
就明白了……

的确,我们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这种变化
也是非常迅疾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论何时何地,永恒的安祥是难以获得的。如
此看来,我们的心理感觉并不是一牢永固,如果真正的快乐存在于外境当中,那
么,用游戏和歌舞的欢乐,对于那些因失去儿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们来讲,
也应该使他们心生欢喜。但事实上却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给他们这样做,必然会
加剧他们的痛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假使欲令他们快乐,那所必需的首要条
件就是先要他们心情开朗--把心锁打……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仅仅是生
起快乐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们因为愚昧的缘故,自以为一切快乐都能从外境获得,这种习气已经根深
蒂固。人们往往极力追求外在物质的欢乐,这有巨大的危险性。因为,他们的内
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获得了少许快乐,也极易被外境所转,而最终成为痛苦。
他们追求外在快乐的行为,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米拉日巴尊者曾说:“内在欢
乐尚未得,外在快乐皆苦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质方面的
进步,与精神方面的发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
竞争局面与日俱增。为了追逐名利,人们不择手段,争前恐后。在如此激烈的竞
争中,我们不可否认,有的人采用合法与不合法的手段,的确获得了些许成功。
这些人的富有生活,对于弱小贫穷者来说,都是梦所不及的。有的人对他们羡慕
不已,会不由自主地蜂拥而上,迎合奉承、谄言献媚……实际上,那些权利与金
钱,正如借来之物一样,你仅可以暂时享用,但并不能永远属于你,对于这个道
理又有谁能够知晓呢?

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仍没有满足之时,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某些已有
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们欲望膨胀,对外在物质的贪婪达到了极限,而这种贪欲
却永无休止……在此情况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财富,那些灾难又接踵而
至……这时,以前所有的欢乐幸福都变成了记忆中的痕迹,是再也回不来了,除
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无益处的。亲朋好友会远离,而围聚在自己身边
的人却是相互讥讽责怪,喋喋不休……此时此刻,这个人内心中熊熊燃烧着悔恨
之火,所有希望都变得十分渺茫,最后连活下去的勇气也丧失了。另外一部分人,
虽然暂时没有丧失名利地位,但是,他们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虑着利害得
失,一直都被焦虑所困扰,从而在精神上不断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们不仅迷失
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在前进过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们的内心总觉得如履薄
冰,心惊胆颤。虽然尽可以得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物质享受,但他们的内心深处
已经很难再出现真正的安祥与恬静。因此,外在物质的快乐并非可靠,它是不健
康的快乐。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想,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期间,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是不太现实的,对此我并
未加以否定。我想强调的是,要想获得健康的快乐,必须依靠内心这一主要因素,
而外在物质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对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认识上出错,
这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我们以内心为主要目标去追求,由此获
得自在的话,那么,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与刺激,也不会产生痛苦,而且,
自然而然,就会在人生之路上充满了快乐与幸福。又有人会想,追求内心快乐是
否妨碍到享受外在物质的快乐呢?我认为,这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是有助益的。
假若我们的内心没有安祥自在,那么,不管外在东西多么美丽漂亮,也会感到索
然无味。假若我们的内心已然悠闲自得,那么,对于外在物质品味,自然会感到
快乐。

获得内心真正安乐的人们,无论怎样做,对他们来说都是欢乐的。即便他们
缺吃少穿,没有可亲可爱的亲友,也许甚至饱受饥渴与寒风刺骨的折磨,但他们
内心仍然是喜洋洋乐融融的。此时,是真正达到了“乐中最殊胜,内心即安祥”
的境界。

内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不会受其挟制和役使,就
象尊者米拉日巴一样,他是我们真正追求解脱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
辉煌的历程。对于这样的一位勇敢者,无论是什么样的痛苦和伤害,都无所畏惧。
在这种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内心永远是安乐的。他们实现了永久的理想,而对
于世间任何快乐都无所羡慕,从而,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说:

    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
    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
    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
    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
    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
    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
    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
    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