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来自刻意练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直播小陈珍珠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23:27

成功来自刻意练习

--读<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有感

目录:

1 成功和天赋无关

2 成功与能力

3 领域知识模型

4 成功来自刻意训练

5 内心的力量

6 结论


----------------------------------------------

成功和天赋无关

看着那些成功的,拥有成就的人们,我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天天上班生活仍然庸庸碌碌?成功从哪里来?是刻苦勤奋,还是天赋异秉?大多数人用天赋来安慰自己,试图说服自己接受生活的平淡,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1985年,芝加哥大学的Benjamin Bloom教授写了《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一书,研究如何在青少年中发现天才。结果令人沮丧,各行各业精英的经历表明:天才无法在青少年时期被发现。所谓天赋,IQ等与将来的成就根本没有相关性。而最后成功的精英人物,无一不是刻苦练习,勤奋钻研的人。书中结论: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得来的。2008年,Malcolm Gladwell畅销书《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提出10000小时规则。“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其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非常勤奋刻苦,这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象棋大师的成长需要10年的时间,意味着10000个小时的训练。成名前,甲壳虫乐队在酒吧中演出过10000个小时。创立微软公司之前,比尔·盖茨编程超过10000个小时。画家毕加索、音乐家莫扎特、篮球运动员乔丹,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都有超过10000小时的训练。两本书都提到一个例子,1993年,迈阿密大学的Anders Ericsson教授,来到柏林音乐学院(Berlin Academy of Music),将那里的学生分成三组:普通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卓越的学生。他想了解,最好的音乐家有什么共同点?结果,唯一发现的共同点是练习时间的长短。普通的学生,练习弹琴的时间,总计在4000小时左右;优秀的学生,大约在8000小时左右;卓越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低于10000小时。

莫扎特被认为是神童的代表,但实际上早期的作品更可能出自其父亲之手或至少经过了其父亲的修正,而且,其真正得到认可的作品,是21岁时创造的第九钢琴协奏曲。此外,据传他能完整地记录下脑海中整首的曲子。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手稿显示,莫扎特同样经常修订,删除,改写曲子的某些部分,写下某个片段,并放置数年之久。当然,所有这些无法掩盖其作为作曲家的伟大。只是,莫扎特是通过令人震惊的辛苦努力才成为莫扎特的。

我们对天赋充满误解,从未深层次思考过其含义。至少,现在的科学还未找到哪些基因和音乐,研究等息息相关。

----------------------------------------------

成功与能力

如何定义成功,本身就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问题。我们的重点落在其与时俱进上: 体育上,1908年奥运会男子200米冠军是22.6秒,现在高中生世界纪录是20.6秒;智力上,培根曾认为要完整掌握当时的数学要三四十年,而现在初高中生学到东西已远超当时的范围;艺术上,小提琴演奏家Leopold Aure曾认为柴可夫斯基1878年创造的协奏曲无法演奏,现今刚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手都可以胜任。而且,成功很多时候无法得到承认,这在艺术创造领域表现尤为明显,梵高的例子广为人知;J.S.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被普遍认为是最伟大音乐作品的,但在其在世时仅仅演奏过两次。

成功的人真的拥有很强的能力么?未必,其能力更多体现在“特定领域”中。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成为了国际象棋高手,得分最高的拼字游戏玩家IQ分数测试低于平均水平。优秀的音乐家能辨别不同的音调,但在区分说话腔调时并不比普通人好多少。

人的能力是能改善的,经过特殊训练,普通人可以记住很长一串数字(需要练习将数字和生活结合起来的技巧,俗称的记忆方法,如联想法,定桩法等等);通用总裁杰克.韦尔奇可以快速找到报告中二十多处矛盾之处。在我们两眼发晕不知所以听报告的时候,大牛总是能犀利地指明问题。这些都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

领域知识模型

大块理论和层级组织表明,杰出人士对其领域形成一种深层次的结构,甚至伴随着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当开始学习一种乐器的时候,大脑皮层会发生变化;长跑运动员的心脏比普通人的要大。这是来自刻意训练的结果,而不是与生俱来的。面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不是看到听到注意到什么,而是感悟和理解到了什么。有了构建领域知识模型,日后更多知识涌入,便能合理归类,也才能看得更远(预测下一步的动向),更具辨识力(快速扔掉你不需要的信息,读书写文章亦如此,才能去芜存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成长,不断调整和优化该模型。

杰出的人能更好的理解他们说看到的东西。虽然看得更少,但看到的(知道的)更多。相比普通人,杰出的人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所看到的东西。球场上是如此,普通人只盯着球,无法知道下一步对手会将球传到哪里。而高手会观察人的动作,提前做出预测,赢得宝贵的时间,掌握整体局势。读书亦是如此,同样是看书,感悟和理解却不同,提取到的信息量也有区别。同样的原材料,不同水平的厨师,做出的东西有质的区别。

很多象棋大师脑海中能装着整个棋盘,能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棋盘上每个子的位置,甚至能同时进行多场盲棋比赛(捷克象棋大师Richard Reti1947年在圣保罗同时进行45场盲棋比赛,3942负);玩魔方的人可以记住所有块的分布,盲拧复原。但是,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对照组是高水平国际象棋选手和业余选手,在5-10秒内向其展示经常出现的2025个棋局,高水平组能回忆起每一个,而业余组只能回忆45个。但是,如果展示的是随机棋局,高水平组能记住的降到了67个,而业余组仍然是45个。记忆的东西是有规律的,而不是随机的,这是大块理论,每个人能处理的大块数或说单元数差别不大,但块和单元的组织结构决定了总信息量的大小。棋子的分布有规律性,魔方的块分中心块,棱块和角块。面向的问题空间被大大缩减,这个加工的过程是靠大脑的思考,对规律的提取和刻意大量的训练。一旦超出这个空间,大师和普通人表现无异。普通人的记忆空间是全集,不管是常见组合还是随机组合,表现基本一致,而大师的表现则有明显的起伏。 另一个例子,看电路图纸的时候,学生看的时候是一个个的器件和导线,而在专家眼中是一个个电路群。普通程序员处理的是一行行代码,而专家眼中是一个个的模块。这种理解/模型的建立需要多年的高强度训练。

不管是工作还是科研,要试着将掌握领域内的知识作为终极目标。假设设定目标要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便会驱动自己去做很多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学习领域历史,掌握领域内的动态和大牛,全方位进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不断的积累,会产生质变的效果。

----------------------------------------------

成功来自刻意训练

Anders Ericsson教授在文章《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提出刻意训练框架,将天赋从决定因素中排出了出去。对10000小时法则进行了补充,在其框架中,刻意(有目的)是关键,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所谓有目的,有三方面的意思:1 专门针对自身弱点设计的; 2 能反复进行; 3 可度量有反馈。

明确自身有哪些是要提高的,不逃避自身的弱点。Noel Tichy的同心圆理论(comfort/learning/panic zone)理论说明停留在舒适区是不对的,在学习区里练习才能进步。此外,如果只练习没有反馈,你会慢慢厌倦,满不在乎,甚至可能一遍遍加深错误的做法。甚至说,在不知道正确与否之前,不要多练。最重要一点,有目的练习常常不那么令人愉快,需要持久的专注与注意。倒不见得每天要花超长时间在其上,贵在每天的坚持。

精通任何东西须经历“禅定,精进,般若”三个阶段:开始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建造用的砖瓦泥块,费神费力;然后是整合和协调的过程,很多人的学习都停留在了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质的飞跃,将知识融合提升。武侠小说中的利剑,木剑和手中无剑胜有剑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收益递减原则:“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开始的小部分训练过程中发生,之后的训练获得进步就很少”是让很多人停下学习脚步的原因,虽然表面上的进步幅度在缩小,但真正的融汇贯通仍需要不断的努力。

刻意练习三种模式,第一种,音乐模式:以表演、发言和演讲为代表,强调的是感染力,用激情和逻辑引发观众的共鸣。写作(论文)也可看成是音乐模式的一种。需要逐字逐句分析,确定能完整无误且恰如其分地将思想表达出来。每次练习时,都请求教练的反馈或进行自我评估。对科技论文来说,还需要同行评议或者是实验室内部人员的修正修改。第二种,国际象棋模式:一般采用案例分析法,面对一个问题(一个棋局),寻找其中的解决方案。国际象棋模式的精髓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当前你掌握的信息输入,你的下一步活动是什么?第三种,体育模式:强调体能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两种。体能是技巧的基础,对一个会计或研究人员来说,数学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等价于体能。技巧性的训练同样离不开高强度的练习。“不可预知的对手,瞬息万变的形势,快速的反应”,这和科研中对现状对前沿的把握要求是一致的。

当然,刻意练习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成功。多花两倍时间联系并不保证能取得两倍的成功。人是复杂的生物,体质和精神状况因人而异。

----------------------------------------------

内心的力量

人们对创新和创造通常有两种误解,一种认为创意的产生是突然间的事情,另一种认为太多的知识反而给创新增加了难度,条条框框容易限制的人的思维。有时看不到全貌,是因为离的太近。其实后一种说法还是有些许道理的,写完文章后放段时间看总能发现问题。日本科学家金出武雄的一本书叫《像外行一样思考,像内行一样实践》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在取得突破性进展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准备性的工作,甚至有提出所谓“十年规则”和前面的10000小时理论互相对应。而且,创新不是突然而至的,是慢慢成长的,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因为他一直从事机器制造工作,长期的锻炼和实践让他具备了相关的技能。每一个新创造都是在既有创造的基础上产生的。“灵感的产生,往往是在数个小时的苦思冥想后获得的”。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哈利.塞克斯哈利在其著作中提到了“心流”的概念,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项工作中,时间放佛缓慢下来,人的心情很愉悦,工作不费力。这来自于能力和工作难度匹配。工作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太难则容易受挫。当人们工作时,必须逐步提高难度和技巧,才能不断感受这种心流。大量证据表明,驱动人们从事长时间努力工作的,大部分来自内心的激情,来在外部的动力往往是“有害”(急功近利)的。不论你处在哪个领域,体会其中的美妙,发觉内心的激情是让你持续前行的根本动力。

----------------------------------------------

结论:精力,毅力,执行力,沟通能力,相比IQ和天赋,人格的东西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性格决定命运大抵出自于此。。对那些自认为缺乏天赋或者难以达到某些能力的人来说,唯一的路障就是自己。最后一句话,伟大的成就不是只有上天眷顾的几个人才能拥有的,你和我都可以。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