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树CST、PVST、PVST+比较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表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7:40
今天比较一下CST、PVST、PVST+ 几个生成树技术,始终不怎么明白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CST成为公共生成树,在生成树收敛的时候,不考虑网络中vlan的存在,只在网络中生成和维护单个生成树;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所有CST的BPDU作为不带标记的帧通过本地vlan进行传输。
       这样的工作模式有它自己的优点,就是计算STP时的CPU的负载。然而,也会带来问题:1.网络中的STP无法按照vlan的特殊需求,为vlan创建最优的STP路径,可能导致某些vlan存在次优路径。2.冗余的端口被阻塞掉之后,在每个vlan中就无法转发数据,会导致无法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
       PVST是cisco私有的技术,per-vlan即给网络中的每个vlan都创建一颗生成树,这样可以解决CST的问题,为不同vlan通过冗余连接进行负载平衡。但是,是cisco的私有技术,只能通过cisco的中继链路ISL中继封装发送,这样协议的兼容性就差。
      PVST+是cisco的另一个STP专利,但是与PVST不同,PVST+的诞生就是为了兼容其他版本的BPDU而产生的,它可以通过ISL封装与PVST互通,也可以不给BPDU封装与802.1Q互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CST、PVST、PVST+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了!当然还有很多生成树协议标准,IEEE802.1D、IEEE802.1S、IEEE802.1W这样国际标准的生成书协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