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团队项目考核体系的建立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管理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51

文/谷雨霖

 

 项目的考核可以从两个层面看:一个是站在客户和用户角度谈;一个是站在项目内部谈。
站在客户角度,那就是要看项目整体达成情况,如需求是否满足、进度是否保障、交付后一定时期内的缺陷情况。通常项目总监、部门总经理站在这个角度考核的比例会大一些。
说的直接些,项目如果有奖金的话,这些指标直接约束了项目奖金盘子的大小。项目只有客户满意了,才可能有盈利。


对于项目内部考核角度来说,比较具体了。通常QA要求的点,都是考核点。例如milestone的进度,质量,开发效率,bug fix率,bug返工率等等
具体谈,内部项目管理人员考核体系,要先从公司项目组织结构着手。
所谓,你赋予项目管理人员什么职责,你就去考核什么。
关于项目组织结构,这里就不详细谈了,主要分行政部门结构、纯项目经理结构、矩阵结构(弱、平衡、强)等。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大部分公司的项目管理是弱矩阵结构,即项目经理有项目成员管理权但行政权利不强(如不能影响人员的工资),项目经理承担着准部门经理职责但没有行政权利。
下面,我谈谈基于这种组织结构下的人员考核体系,抛砖引玉、举一反三。
在这种弱矩阵结构下,技术团队人员通常会存在三类职责的人:
A类:参与到项目主体开发的人员,指参与在公司正式立项并取得项目财务编号项目的成员。
这些人从行政部门中抽调出来进入项目,在项目过程中间一般不会返回其所属行政部门(如软件开发一部);
B类:非项目类,指未参与在公司立项项目,而是参与行政部门安排的任务工作,包括:产品维护、预研、工具开发等活动,通常由部门经理安排执行;
C类:项目支持业务人员,包括部门经理、配置和质量管理等工作人员。

区分好要考核的人群后,再去按职责设定绩效考核相应的负责人,负责人再依次分解:
对于A类人员,通常以项目绩效为主(TQC),辅助以知识积累、团队建设考核。
对于B/C类人员,则以任务完成情况、配合项目程度、部门管理指标去考核。

注意,考核是与激励挂钩的,否则考核就失去动力。
也就是说,你要提前考虑好人员的奖金激励盘子、人员工薪调整的规则。否则,考核基本就是形式化!!

下面给出一个我对某项目管理负责人的考核体系,其他人以此增减:
序号    KPI(GS)及目标值    权重(相加=100%)        考核标准
1    项目开发时效        40%                在项目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开发任务;
2    项目开发及服务质量    30%                设计质量,设计性能,文档质量,编码质量,开发量,bug率,故障率,系统支持维护满意度;
3    客户响应速度        10%                业务需求响应速度,问题/故障/Bug处理速度
4    团队建设贡献        15%                公司制度、政策的上传下达;掌握员工的情绪及工作情况的能力;维护与客户之间关系等
5    公司贡献        5%   

绩效考核项中可以设置10-20%权重的主观考核项,作为绝对数字标准的调整,理性和感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