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反射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闻牛创富软件怎么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9:44

反射原理:

        设 点 A, B 都在横线 l 的同侧, 点 C 与点B关于横线 l 对称。 如果 A与C能够用折线连接, 则A与B也能够用折线连接,

         并且连接A与B的折线中, 触到或穿过 l 的折线条数等于从 A 到 C 的折线条数。


证明:

        由于 A, C 位于 l的两侧,  从A到C的折线必然穿过 l,   从第一个交点起,将折线的以后部分关于 l 进行反射, 必然得到从 

        A到B的折线,且此折线与l接触或相交,因而 A与B也能用折线连接; 反之, 如果A到B的折线若与l接触或相交, 经过如上

       的反射, 必然得到从A到C 的折线,因而两者一一对应, 个数相等。


应用举例:

在一次选举中, A得到的选票数为 a,    B得到的选票数为b,   a > b。  现将选票排列后一张张统计, 试问有多少种排列, 在任一时刻

A 的选票数都比 B 的选票数多?


应用折线模型, 设A得票记为0(折线上升), B得票记为1,x 轴代表已统计的总票数, y轴为a领先b的票数, 则折线起点(0, 0),    终点 (a+b,  a-b)

A 始终领先于 B的 折线必然经过 D(1,1)点,问题转化为求从 (1,1) 到 (a+b, a-b)满足条件的折线条数。

根据前一篇文章中的折线计数公式,  从A到B的所有折线条数为 C(a+b-1,  k),    k=(a+b-1+a-b-1)/2=a-1

如果折线与 x 轴接触或相交,把第一个交点之前的折线关于 x 轴反射,必然经过 E(1, -1)点, 这样的折线条数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为

C(a+b-1,  m),  m=(a+b-1, a-b+1)/2 = a


从而符合条件的排列数为:  C(a+b-1, a-1)  - C(a+b-1, a)  =  (a-b)/(a+b)  * C(a+b, a)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