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营销的乐趣(二)--从知乎的黄继新上非诚勿扰说起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新网络词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0:43

非诚勿扰火了一阵了,知乎的黄继新也上节目了;和聚美优品的陈欧一样的路数,效果应该也不错。广告的打法有硬有软,做企业家也得豁出去了,这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创业的话,未婚者更具有优势,呵呵。

知乎和豆瓣都是内容为主,慢点也好。IT是工具,需要扩展用户,除了传统的那些人,电视媒体也该出场了,所以,这是一种尝试,效果也不难评估。这也说明,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获取用户对所有企业的永恒价值。

他们都是一种“众包”,不知道大家对创富方向的众包,有没有兴趣,可以和我交流。

不急于盈利

  读+:据说当时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还有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和蔡文胜毫无犹豫就投资知乎,据你所知,他们当时最看重知乎的什么?

  黄继新:投资人面对一个初创期企业时,最看重的无外乎就是三点:创始人、团队和所在的市场方向。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个社区未来的巨大价值,看到了人和人高质量的互动产生高价值信息的效率,以及这个团队能够实现这个未来的能力。

  读+:知乎如何盈利?目前盈利了吗?后期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黄继新:知乎致力于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高质量内容产生地,以及最大的高质量社交关系产生地。围绕这些目标,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收入模式了。只是我们和投资人达成了共识,并不急于立即使用这些手段来盈利。因为我们目前最大的工作,还是要让这个机制、这样好的氛围能服务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展现自己宝贵的知识、经验、见解,让更多的人收获到别人分享的价值。


附录:转自:http://wenhua.cjn.cn/jctj/201309/t2350250.htm

  “听不懂音乐怎么办?”作家张佳玮在知乎网上看到这个问题,他认真写了972个字,给出了饶有趣味的推导过程,连打了三个比方:吃回锅肉、读小说和看球赛。

  比如一个爱吃回锅肉的人,可以一概不懂,只知道“这碗肉真好吃”。所以,“感受”这种事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听不懂就听不懂吧”。

  张佳玮这种幽默风趣的文字,在知乎网俯拾即是。“为什么要规定身高1米40以上的小孩买全票?”、“不切断蔬菜就能更好的留住纤维吗?”这类对很多人有点小困扰、却也不会特别在意的小问题,在知乎上,总有人郑重提出,然后有人郑重作答。

  简单的问题“勾引”来富含营养的见解,形成了知乎不竭的吸引力,让它大火特火。知乎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它不同于“百度知道”和“维基百科”,更是一个社交网站:每个答问往往勾连起一个提问者、多个解答者和更多围观网友,他们在知乎这个大社区里,互动、交流、碰撞。

  从2011年上线至今,知乎每月增长近2000万用户访问。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到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知乎资深用户张佳玮和田浩,请他们畅谈知乎走红的秘密。

  如果你有一个很棒的问题,可以来知乎

  2010年,知乎创始团队诞生,有的是传媒人,有的拥有互联网创业经历。他们在网络上浸淫多年,取得了一个共识:互联网圈子里,有一群愿意分享新知、到处“讲道”的人。

  这个圈子,主要是一些IT从业者、创业者,他们的共同点是“爱问”、理性思维,对真实世界的疑点保持着旺盛的探究欲,眼睛里掺不得沙子。

  2011年1月26日,知乎网正式上线。核心团队中的7个人,分头邀请朋友加入试用。最开始,知乎一直采用邀请制和审核制,只允许少数用户加入,网页不对非会员开放。

  许多问题都能得到当事人亲自回复,如李开复就曾回答自己为什么离开Google。一些不被外人所熟知的行业故事,如《听说马化腾经常会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封?》,也引得不少腾讯员工现身。

  “我们一直很慢,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有限的用户量上,不停地优化社区机制。”黄继新这样解释当初的邀请制。

  2012年下半年,知乎开放网页访问;今年3月开放注册。开放可能导致鱼龙混杂,影响知乎“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定位。黄继新这些“技术控”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手段是投票”,如果你喜欢或同意某位用户的回答,你可以点赞同,让得票高的回答不致沉没下去。

  “只要你的回答表现出了认真、专业和对相关知识的负责态度,你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可。”黄继新说。

  知乎不提供标准答案

  早期知乎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它和“百度知道”有什么区别。

  黄继新举例解释:《中国好声音》今晚几点开始?这种问法在百度中随处可见。如果改一下问法,《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要在周末晚间某个时段播出?这就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知乎式问题。

  黄继新引用知乎CEO周源曾说过的一句话:“‘百度知道’表面看是回答,其实还是搜索。‘知乎’表面上是问答,实际上是一个社交网站。”

  在知乎上提出一个问题,会有很多人看到,他们可以帮助你去邀请这个世界上最懂行的人来回答。当一个人受到邀请时,他会发现,这个提问已经有几百个人订阅关注了,他就会很有动力贡献自己的智力,并拿出来分享。

  在用户张佳玮看来,知乎很多问题,“不那么沉重,可以聊天般展开”。比如有一次,有人问,“你爱上一个人,最奇特的一次经历是什么?”他便写下了自己和女朋友相遇相知的故事,没想到文章获得了5000多个赞同。

  知乎更依赖个人的经验,对准确性并没有百分百的要求,也不像维基那样会给出极丰满的出处。这一点正是黄继新等创办者所提倡的。“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很可能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在知乎,问答形态已经不仅仅是我来问你来答,“更像是发起一个讨论”。

  知乎不提供标准答案。黄继新举例说,当你在百度提一个问题:小孩子送去某个幼儿园好还是不好时,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些对于提问者是没有价值的。

  非黑即白的答案有时并不重要。黄继新反问记者,如果你有机会向前辈请教一个重要问题,对你来说,他的思考过程或者亲身经验宝贵些呢,还是直接给140字的结论宝贵些?“我们希望一个好的回复,能够给人打开一扇窗”。

  相信每个人的智识

  知乎的用户很“较真”。比方曾有人问:“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元硬币掰断?”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的老师为此愣是做了一个实验,并列举相关力学数据。

  随着知乎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草根专家”正在崛起。被称为“最牛知友”的田浩,就经历了从一名普通网友成为知乎大V的过程。

  田浩曾是云南边防部队的一名士兵,所在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禁毒。今年元宵,他无意间在知乎看到有人问:“贩毒的都是怎么被抓住的?”他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做出了解答。“文字写完,我和哥哥出去散步,回来就发现新消息点不完了”。田浩很快成为知乎名人,有了24282个关注者以及超过2万个“赞同”。

  后来,田浩干脆出了一本书,叫《边境缉毒实录》,讲述“惊心动魄的缉毒故事”。

  黄继新说,他发自内心地相信每个人的智识,只要机制合适,每个人都能参与高质量内容的创造。“知乎要把高质量信息分享与获取的成本,降低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他说,“只要不限制提问,并且认真回答,各种问题就自然会产生”。

  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在知乎中,每一个问题下的每一个回答都可以被分享。依靠用户的力量,好内容随时被分享到微博等社交网络。上个月,作为知乎每日精选的《知乎日报》手机应用软件,装机量已经达到150万。

  知乎乍看有些另类,有些纯玩知识趣味,在“不爱动脑筋”的人眼里可能还有些枯燥,敬而远之。黄继新却乐观相信,人只要有想法,就会有疑惑,而只要有疑惑,他或者她就能从知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认真你就赢了

  见习记者郑汝可

  我在2012年注册了知乎,潜水很久,收藏了不少精彩回答,自己却很少认真说上两句。比起张佳玮、田浩,我是一个不太合格的“知友”。

  但知乎却带给我了很多。在我的“收藏夹”里,就有不少喜欢“对小问题动大脑筋”的人。

  有位“吃货”,为了回答“市面上最好吃的火腿是哪种”,尝遍了他能买到的所有品种,并详细写下每一种的试吃报告。

  有位“技术宅”,为了探究“猫自己待在家里会无聊吗”,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做成一套3摄像头全景观察系统和一台wifi小车移动摄像,对家里的猫进行全方位观察,只为写出一份真实的答案。

  知乎的魅力,正因为这样一群有旺盛求知欲,不怕麻烦,乐于分享的人。

  在联系采访黄继新时,我担心他作为社区管理者,不那么欢迎我这种“围观多于参与”的用户。没想到他说,知乎欢迎所有人;知乎负责媒体接洽的成远,在周六大约凌晨3点,回复我的采访邮件,内容充实;张佳玮远在法国,加我微信,留下邮箱方便我跟进采访;田浩在邮件中说,“如有问题与我联系,24小时内回复。”

  曾有媒体说,黄继新和他的创业伙伴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这样说,大概是因为知乎依然保持纯粹,尚未开始盈利。

  可他们还不是凭着一股认真的劲儿,把知乎做得风生水起。

  成远说:“知乎的核心是鼓励‘认真你就赢了’,人人都有自己比别人更专业的一面。我们希望所有人都有机会体会到。”

  链接>>>

  我们相信一点,在垃圾泛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绝对的稀缺品,知识——被系统化、组织化的高质量信息——都还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远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知乎提供了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来分享知识,将每个人的知识都聚集起来,并为人人所用。

  基于这个想法,我们的初衷是:

  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知乎能帮助每个人去展现自己亮闪闪的一面;

  知乎将成为一个由人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组成的P2P网络;

  知乎帮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知乎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

  ——2010年10月15日《知乎致用户信》

  (见习记者郑汝可整理)

  访谈

    见习记者郑汝可

  读+:知乎吸引的都是什么人?

  黄继新:知乎未来是适合所有人的。但目前,知乎最吸引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经验、见解,希望能帮到别人的人,同时知乎也吸引每一个想要吸收和获取别人知识、经验、见解的人。

  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微博之乱耳,无SNS之劳形”,这是一位用户形容知乎氛围的一句话。注册开放之后,这种氛围有变吗?

  黄继新:没有变化。知乎至今仍然是整个中文互联网上,最强调认真、最在乎专业、最重视友善、最鼓励互助的社区。有某些时刻,或者某些角度,你会觉得,呀,不够完美。但一方面,我们得忍受一定程度的不完美,这既是世界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我们追求完美的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认真、专业、友善、互助的态度,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一点动摇。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知乎是整个中文互联网上讨论氛围最好的社区。

  读+:你觉得知乎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黄继新:知乎上许多个领域里认真、专业、有责任感的用户,我们观察过他们的行为,他们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回答获得了多少赞同票,他们更关心对自己常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整理,是否对自己足够清晰,又同时对他人足够有用。他们更关心同行的赞同,哪怕数百票赞同里只有两三个是来自同行的认可,也是他们最大的自我实现的满足。

  每个人都有

  “精英”一面

  读+:有用户指出,知乎不断有“低级问题”出现,但另一些用户也辩驳,“没有坏问题,只有好答案”,作为社区管理者,你怎么看?

  黄继新:激发思考,而非单纯地非黑即白,这本来就是知乎比其他地方更宝贵的原因之一。我们对问题没有“好问题”和“坏问题”的区别对待,我们设计产品机制的目标是经过公共编辑,问题都能被更多人理解,“坏问题”、“低级问题”是很难定义的标准。

  读+:知乎算一个“精英社区”吗?

  黄继新:那要看你怎么定义。就知乎而言,我们不用这些概念来区分用户。知乎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精英”的一面,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引入投票权重机制,就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机制源源不断地发掘认真、负责而专业的用户。我在前段时间的一次演讲中也说到,每个人在社会化网络上都渴望得到认可,知乎希望能激发人们因为智识、因为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分享,而得到认可。

  不急于盈利

  读+:据说当时启明创投和创新工场,还有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和蔡文胜毫无犹豫就投资知乎,据你所知,他们当时最看重知乎的什么?

  黄继新:投资人面对一个初创期企业时,最看重的无外乎就是三点:创始人、团队和所在的市场方向。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这个社区未来的巨大价值,看到了人和人高质量的互动产生高价值信息的效率,以及这个团队能够实现这个未来的能力。

  读+:知乎如何盈利?目前盈利了吗?后期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黄继新:知乎致力于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高质量内容产生地,以及最大的高质量社交关系产生地。围绕这些目标,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收入模式了。只是我们和投资人达成了共识,并不急于立即使用这些手段来盈利。因为我们目前最大的工作,还是要让这个机制、这样好的氛围能服务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展现自己宝贵的知识、经验、见解,让更多的人收获到别人分享的价值。

  读+:新浪的“微什么”,百度的“百度知道”,他们都有着很大的用户基数,知乎怎样竞争?

  黄继新:这两个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但在互联网上,不同的使命和不同形态的产品,就注定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服务不同的需求。他们的使命和知乎本身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并不担心。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