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包走向自主开发 --- 体制改革

来源:互联网 发布:法医 奇葩的案子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9:34
体制改革,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因为在最近10年中,在政府的多项报告中,这个词是最常用的词。伴随着全国性的思维转换,体制改革也在慢慢进行。进而,我们能发现大连IT行业的改革和方针变化实际上是中国发展和变革的结果。但至少目前中国的创造力是有一定的发展了,可是大连的IT以及人们的思维和体制依然停留在10年前。这必然导致现在的结果,大连IT的创造力和动力变得非常僵硬。
     实际上,思维转变了,必然会发现现有的体制禁锢了行业和公司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连政府跟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对行业的引导作用。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围绕一个行业的相关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比重关系,行业布局等等,都依赖于政府的规划。一个城市的产业能否达到自给自足,良性发展,也都跟政府当年的决策相关。但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政府要做很多的调整,应该去分析一下,现在大连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还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来的有竞争力的资源。以前,有人会说大连外包的3大优势:1.日语,2.人力成本,3.嵌入式领域。但今天再来看,任何一项优势都不明显,反而正是这些当年的“优势”让我们坐井观天,不思进取,惧怕改革。
          实际上,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绩主导,斗争主导,官僚作风,外行管内行,极端主义等等。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轻则资源浪费,时间浪费,重则前功尽弃。当然政府部分的病需要自己去解决,非政府官员也只能在此发发牢骚。
          现在也都在说要重振老工业基地,那么能不能重振大连的IT业呢?用流行的话来说,大连现在IT外包业“产能过剩”,需要外部和内部同时改革,一方面引导“产能”向更先进的领域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方面要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合理调配内部资源。
          个人觉得现在大连IT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是环环相扣,理不清头绪。
          人才流失或者人才缺失。大连不乏好的大学,大连理工,大连海事,东财等等,每年培养出来的IT人才很多,也很精尖,但不知大连政府是否有统计过,毕业后能在大连工作满3年的毕业生有多少,如果再刨除大连本地毕业生,还会有多少。为什么人才都走了呢?“外包”产业为大连的IT定下了默认的工资标准,在IT领域内,不管技术优劣,不管能力高低,工资相比全国都是在很低的水平。人的能力的差别,在大连的IT业中并没有体现,工资水平低也罢,人才的个人“尊严”也没有得到满足。大连同时作为旅游城市,消费水平是非常高的,在近期的全国的生活成本调查中排全国第四,在二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球的调查中排名79。也就是这里的人们拿着很低的工资,去做高消费。这也是很多人向往大连的气候,但面对生活成本,都望而却步的原因。人才的另外一个需求是可供发展的空间,这就是大连的另一个短板。虽说很多500强企业入驻大连,但这儿都不是他们的重点,要么是一些外包相关的部门,要么是一些办事机构。从大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考虑的是地域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硬环境的优惠,软环境的配置。人才缺失了,软环境就打了折扣了,实际上大企业不是付不起高新人才的工资,而是怕在调度和配置好其他资源以后,没有人才的资源来支持自身的发展。有的领导喜欢把低工资低人力成本当作大连的地区优势,也有的领导喜欢在引资的时候拿着政府的硬件优惠来炫耀,需要知道的是,大连能给予的硬环境,别的城市也能给予,只有人才是发展的最大资本,留住人才,是大连发展的第一要务。
          面对全国性行业用工费用增加,农民工月收入都可以轻松过万,大连的IT界沉默了。
          大连的IT应该好好洗牌了,正所谓“不破不立”。
     第二,企业内部的体制和功能划分。
          对于外部因素,或许我们不应该过度指责,可能这就是“不做当家人,不知财米油盐贵”吧。但我们至少应该从企业内部看清自己。
          作为一个“准外包”业务者,我来阐述一下大连外包公司内部的体制。我喜欢把一个公司的运营比作一个人的代谢循环。
          从外部表现来看,这人一条腿“小儿麻痹”,一条腿“类风湿”。所谓“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敏锐灵活的市场部,但这条腿先天畸形;另一条是核心技术,可是做外包的,没有一项是可以做到家的,后天劳损。
          这个人有点痴呆,也就是“二”。喜欢手里攥着别人丢过来的糖饼,去舔狗的屁股,并且誓死不渝。狗的伙食好了,自己多少能吃饱,一旦狗便秘了,或者被打了,就只能被活活饿死。他看不到手里的糖饼,或者他觉得狗屎比糖饼更美味,更值得期待。
          这个人以前很勇猛,现在没有小鸡鸡。勇猛的时候把“料”都给了“婊子”,“阳痿”的时候没给自己留条后路,“鸡鸡”没了才想到没有亲儿子。

          再从内部剖析一下。
          首先假设,狗屎也是需要消化的。
          这个人有多个胃,却没有一段小肠和大肠,从胃直通肛门。公司内部以技术领域为依据分为多个业务部,这么分完全是为了适应狗屎的需要,狗屎今天带菜叶了,那就找一个可以消化菜叶的胃;狗屎今天带玉米了,就用消化玉米的胃;狗他妈的今天也吃屎了,那也找一个可以应对“狗吃屎”的胃。如果狗一直保持了丰富的屎量,那么这个人的进化肯定是符合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可是,今天狗没屎了,这个人又饿的不行,吃了一口糖饼,发现吃得比屎还难受。因为已经没有一套完整的消化系统了,不能吸收全部的营养,消化不良。面对这样的人,你还有什么办法呢?要么猛给两耳光,治治二二的脑袋,让他从上到下的惊醒和变革,要么让他死吧。
          实际上,我最想说的就是,曾经的外包企业应该重新构造一套新环境下的消化系统。传统的外包模式和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需要了。人应该吃糖饼,而不是狗屎。自主开发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消化链,需要消化从入口开始至排出为止的所有营养。不能只吸收蛋白质而忽略糖分,营养均衡的结果是一条腿走路更有力了,也可以抵御一定的风寒了。
          新的体制必然是以营销领域为主导而建设的,而不是外包模式下的技术领域。举个例子,以前公司内部的部门都是运维部,ERP部,嵌入式部等等,现在应该划分成汽车部,游戏部。传统的部门间毫无联系的横向划分要转移到以业务为主导的纵向划分。具体的体制需要以情况而定,但横向划分的方式却是已经丧失了应用空间,会禁锢自主开发的发展。
          跟国有体制改革一样,体制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方面的利益,不管是权衡争取还是妥协,最终都要持续进展下去。公司内部的体制改革,重在宣传,改革体制先转变思维;胜在决心,要坚定不移的开展,半途而废就是手术失败。

     面对大环境,企业能做的就是先从自身做起,从内部审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不适之处,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来赢取新的动力,保障自身发展。

     体制改革,改的是人心思维,革的是组织制度。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