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的文明细节

来源:互联网 发布:录像分析视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2:18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到很触动心弦,就想借来收藏。希望大家看后留下您的想法!

身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不仅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许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已忽略了道德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它将体现的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不是气势磅礴毫无边际的口头表现,它存在与你的举手投足间。
每天乘坐电梯上学、放学,所以我最深刻的感觉到上下电梯的拥挤和杂乱。每天在电梯的等待间隙我都无意识的观察一齐等待的人,临近上课了,阵阵抱怨声从人群中发出“这是什么电梯啊?”,有的同学就强而有力的一直敲着电梯的键不放,生怕电梯失灵了。焦急和抱怨在等待中蔓延,这时一个文质彬彬毫无怨言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微笑默默的等着,似乎等待也是一种享受。本来同样焦虑的我看到她如此平静的表情,我也耐心而安静起来。电梯终于往下移动了,这时候有经验的同学也移动着碎步向前靠拢,甚至还有的大步插到人群的最前方。几秒钟的工夫人群显得那么的紧凑。电梯在我们面前开启了那扇门,这时真有千军万马向前涌的景象。不管那门有多小可容纳多少人,人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加油啊,挤进去啊。庆幸的是我也挤进了这扇门,站在仅存的一小块地方我舒了一口长长的气。电梯关上的那一刹那,我看见刚才那张平静和微笑着的脸,她依然伫立在电梯门前。电梯门关上了,里面是拥挤得没有一点空隙,人们脸上都多少挂着点汗珠,抱怨声又阵阵响起:“真热啊,真挤啊!”渐渐的有人准备出电梯了,而这时也有一幅人们雷打不动站稳脚跟怕被人抢了地盘的阵势,直到你开了口“同学,请让一下好吗?”人们才会不自觉不情愿的稍稍挪动一下脚下的地盘,让急于出去的人有一小条侧身走的‘路’。转念想想如果大家都自觉的让一让,挪一挪,或前面的同学能先走出电梯让想出去的人先走出来,也许就会在井然有序的电梯文明中节约不少的时间。这就是我每天都经历的电梯之旅。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一件不值得提的小事,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文明修身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形成的,在你的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你的道德和素质,这与文化知识的表现不一样,即使你的文化层次不高但你从言行透出的品质也会让人折服!这可是当代我们的必修课啊。我们除了在课堂上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德育应该予于重视,这是新时期时代发展的需要。不管你的学历有多高,在与人的交往中最直接的体现还是你的言谈举止。
广大青年一代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逐一事业后继有人的关键,“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传统并不是落后守旧,时代精神也不是个人的张扬和放荡不羁,除了在课堂上我们要接受品德方面的教育外,在实际的行动中更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与知识同在。
小小的电梯容纳下了人们的各种姿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是否要向那位平静有序等待的女同学看齐呢?这是关系到我们的价植取向的问题,等待电梯的人群可以说是一个小集体,每个人让出一小步,每个人都井然有序,电梯的文明也会像夏日中的一条清凉的泉水清爽的沁入心田,细水长流!
 
现在,上下班或者外出办事,一般都离不开电梯。因而国人乘电梯时的种种陋习,笔者见了不少。乘电梯最令人无奈的是大声喧哗,在电梯里打电话也是这样一种效果。电梯是一个空间非常狭小的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对他人的影响尤甚。其实,这都是国人在公共场合陋习的延伸。另外,有很多人乘电梯时胡乱站位。本来要去最高楼层却很不自觉地站在电梯口,成为其他乘客进出时的障碍。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友人对此颇有意见。他曾经向笔者抱怨,外国人乘电梯时都是先进来的靠边站、靠里站,从一边进,从另一边出,秩序井然,这在北京很难见到。
  最近一次在电梯里的遭遇,让笔者深受教育。那是在北大附近的一个宾馆,等电梯的时候共有3人,笔者和朋友,还有一位外国姑娘。电梯来了,我们3人先后进入,笔者按了4层,外国姑娘没有再按楼层。笔者以为这位外国姑娘正好也到4层的,结果却是她送我们先出了电梯,又按了到3层的数字键。
  这件小事比照出的不仅是电梯文明礼仪,也照见了笔者的那个字来。这个实际上也就是礼让三先,助人为乐等公德践行能力的不足。公共场合要有公共道德,然而,公共道德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靠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事入手真正地做出来的。

朋友从美国观光归来,说起她在美国逗留期间,乘坐电梯若干次,有三种情况让她感到了文明带来的舒适。第一,在进入电梯的瞬间,没人拥挤,没人推拦,彼此尽可能地谦让;进入电梯后,只要你的眼神与别人的眼神碰上了,对方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对你说声;第二,碰上老、幼、残疾人或者赶电梯的,总有一个人控制着按钮或者用手挡住电梯门,没人会让电梯门夹着他们。第三,先下电梯的人,后面总会有人对你说拜拜。能在坐电梯的短短时间里收到他人传来的友善信息,的确让人感到无言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