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总结 第三章2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115会员怎么搜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3:08

本文对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3.5、3.6两节,其中3.5节重点讲了项目管理中的文档管理、流程管理和敏捷方法,3.6节重点讲了作者亲历的一些项目。


文档管理

1、pd的文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详细的看p156的图):

商业需求文档:BRD。

产品需求文档:PRD。

需求规范类:PD做什么、用户体验规范:交互规范、视觉规范、文案规范等,主要让负责用户体验的同学负责。

需求管理类:用户调研文档:用户调研的前中后都需要做什么,调查问卷、用户访谈怎么设计等;产品需求列表;产品信息架构:用来描述产品的页面或功能之间的关系,网站地图、导航结构等。

流程管理类:日常发布流程;变更事件流程;

项目管理类:项目管理制度(原则性内容,例如产品会议制度、项目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的权责利等);项目任务书;kick off的ppt;项目组织结构;项目WBS;项目日报周报;项目发布预告及公告;

日常工作类:会议记录;个人日报与周报;

今后不管去哪里工作,这些模板都是自身的知识积累,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上面所说的各种模板,工作以后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制,多思考这些制度与规范,团队大了以后要用制度去约束人,而不是靠人去管理人。

模板主要有三方面作用:让经常看同类文档的人提高效率;让写文档的新人可以尽快上手;让写作者不会漏考虑某些内容。

模板与规范应该在需要的时候自然生成,逐步从简单到全面,不断迭代优化。

2、文档的版本管理问题

一种方式可以使用SVN,但问题是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人来编辑,另一种方式用wiki。苏杰文档版本号的含义:第一次给别人看是0.5,以后每次自己的修改,改小数点后第二位,如0.51、0.52等;有过集体讨论后的较大修改,会修改小数点后第一位,比如改成0.6,直到第一次正式对外发布,改成1.0。


流程管理

1、长视者把目的当手段,短视者把手段当目的。

2、通用的做产品的流程(适用于其他行业):概念->方案->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维护。前两个阶段需要高手做,进入第三个阶段,高手应该去做新项目。新人做老产品,新人不挑活,老产品不容易出事;老人做新产品,老人需要变化才有激情。

3、流程的本质目的在于知识的传递。当年的“英雄”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转变成显性知识表达出来,而对于经常做的事情,就可以用流程这种形式固化、传承,后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起码不会太无助。在这点上,规范、模板的作用也类似,这就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4、评审是否可以省略

评审会议主要由以下几个

产品会议:必须有,决定“做不做、做多少的问题”。

kick off会议:最好开一下,鼓舞士气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需求评审:如果项目kick off之后只做一次评审的话,那就是需求评审。

设计评审:表面上看起来经常在时间紧的情况下省略,实际上是在开发人员实力很强的情况下省略,而开发较弱,新人多,业务不熟的团队,则必须进行设计评审。

TC评审:仅次于需求评审,项目KO之后的第二重要评审。

功能评审:也是必须的,且需要项目干系人都参与,功能评审经常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例如邮件里通知大家测试环境地址,然后大家自己去看。

发布评审:可以让开发经理决定是否需要。

上面的几个会议可以分为下面两类:

商业评审:决定做不做,包括产品会议与功能评审,商业评审得出的三个决定是:项目继续、重新定向、项目终止。

技术评审:决定怎么做,包括需求、设计、TC、发布评审。技术评审得出的三个决定是:项目继续、有风险的继续、必须解决某问题后再继续。

商业评审与技术评审最好分开,或者说在任何评审会议上不要同时讨论商业与技术问题,否则会被技术人员带入细节讨论,或者商业人员打击技术人员,或者决策者思维被搅浑。


敏捷方法

实践中的总结

1、项目计划应该不断修正,开始订的项目计划,一个月后很可能已经面目全非,强行遵守是没有意义的,而应该不断的修正。

2、迭代周期内尽量不加任务。如果某次迭代内的任务无法完成,可以为了时间点的要求,移出一部分任务到下一个迭代。

3、持续细化需求,强调测试,测试执行的过程可以用来补充和细化需求。

4、通过不断地发布来分解问题,让需求方不断的,尽早的看到结果。不断地发布是为了把大问题分而治之,先解决最核心的,风险最大的问题。

5、当每周两次发布时,阿里一般选择在周二和周四,如果只有一次的话,周三是个不错的选择。

敏捷过程中的沟通

苏杰书中有一句话写的很好,摘录在此:“无论最终发现什么,我们必须理解并完全相信:每个人在其当时所处环境下,在其能力范围中,做了最大的努力。”

1、每个项目,项目经理都会建立一个即时通信的IM群

2、项目相关的第一封邮件,会把大家的email收集齐

3、每日站立晨会

4、项目看板视情况而定,板上横向为各个功能点的进度百分比,纵向为项目成员。红黄绿不同颜色的便签可以用来代表不同类型的人物。

作者亲历过的几个项目实战

1、老板项目

老板项目的Time是给死的,但是老板经常是一时说最好怎样,结果我们千万不要理解成必须怎样。订项目计划的时候给自己留一段富裕时间。

Quantity是可变的,开始的时候,尽量把Q搞大,并合理的给出一个巨大的Quantity,然后老板会因为Resource不够而自己砍Quantity,此时pm应该排出各种功能的优先级和所消耗的资源。

由于是老板项目,因此一般Resource资源是很丰富的

2、封闭开发

封闭开发的好处是交流非常方便;小空间更容易产生讨论,参与者更加积极;

3、项目外包

任何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合作的多方必须要明确合作模式、划分权责利。

项目外包的话,乙方应该主动向甲方收集需求,并维护PRD等文档;而开发外包由甲方驱动更合适,走甲方的需求流程,不断给外包的工程师更新需求。项目外包过程中,甲方一定会有验收测试,但是乙方一定要在项目范围内安排比验收测试更详尽的测试,千万不能把找bug的测试寄托在甲方的验收测试上。

三边六拍项目

三边指的是:边计划、边行动、边修改,敏捷开发的过程中就是这样的,重要的是,关键的方向、目标一开始就要清晰,一些原则、约定不能总是改变。

六拍指的是:领导拍脑门决策、领导拍员工肩膀表示信任、员工拍胸脯承诺、领导拍桌子骂娘、员工拍屁股走人、领导和员工拍大腿后悔。六拍之后的关键是吸取经验教训,防止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