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或通信领域当前的主流技术及其社会需求调查报告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官方网站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7 10:43

可穿戴设备

目前较受欢迎的应用是娱乐和社交,而较快进入商用的功能是健身、医疗及健康监测。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典型产品包括google/百度智能眼镜、sony/三 星/果壳智能手表等,医疗领域,可穿戴式设备主要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ECG)、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产品,目前主要功能进行一体化整 合成为趋势,如三星智能手表同时也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达到60%。
HIS预计全球范围内与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App应用装机量(或下载量)会从2012年的1亿5600万上升至2017年的2亿4800万,随着开发者加入及生态环境改善,可穿戴设备将放量增长。
第三方机构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预计,若果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比达4000万个,便可能为开发商带来4亿美元商机,而程序内广告(in-APPadvertising)可能大幅提升营收。

可穿戴设备自2012年至今一直在升温,如今行业巨头为了取得市场份额也争相进行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小米的智能手环,苹果的iwatch等等一些炙手可热的智能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智能设备也正在被人们所使用。虽然在刚刚发布之时被人视为鸡肋。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是越来越叫座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可穿戴设备这些年的发展趋势:

可穿戴设备是延续性地穿戴在人体上,具备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及独立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其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可长期穿戴和智能化。
可穿戴设备风潮由谷歌眼镜(GoogleProjectGlass)引领,在智能手机和平板进入停滞期后,以智能眼镜、手表等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谷歌、苹果等巨头下一部竞争的主战场。

智能手机是可穿戴设备爆发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智能手机现在已经不光是拿来讲电话,或者是上网,其内建的处理器与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它成为远程的计算机引擎,而同时智能手机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预计未来,手机可能作为智能控制中心和计算系统,使可穿戴设备、平板、笔记本、电视等所有终端保持互联,而每个人的身体及可穿戴设备将变成微网络,身上配戴各式与智能手机连结的装臵,提供各类功能并与智能手机、云端进行数据计算和交互。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便携性要求出现、硬件配臵提升、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云端互联等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预计可穿戴设备将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爆发性增长点。尤其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五大平台及相应开发者都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时,后台数据及前端检测传输更加完善时,可穿戴设备将会变成主流。按照ShareThis2013年6月最新数据,消费者在移动设备上点击和分享内容的行为是桌面电脑的2倍,随着社交网络越发重要,可供分享的数据暴增。
以社交分享平台中份额最高的facebook和google来研究,按照Searchmetrics数据,目前Facebook的分享量以每个月10%的速度增长,Google分享量目前以每月19%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4月,facebook和google的数据分享量相比2012年初增长分别是202%及788%,数据分享爆发时代到来。即时的数据分享和社交网络的需求将导致用户对各类移动终端需求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在数据分享和社交领域具备放量基础。
此外,用户对健身、医疗及健康监测等需求也在持续抬升,可穿戴式设备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可加载的功能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ECG)、助听器、药物输送等。未来可穿戴设备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成为新的移动平台市场及生态圈,硬件终端不仅是营收增长点,也将成为粘住客户的产品形态,进而围绕消费者形成可穿戴设备、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视、汽车等终端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智能方案,因此原软硬件、互联网等各类厂商均参与到推出硬件终端产品的环节中来。
目前包括sony/宏基等手机/笔记本厂商、百度/果壳等互联网厂商、奋达科技等小家电厂商、富士康等代工厂以及九安医疗等医疗器械厂商均参与到可穿戴设备竞争中来,三星也将在即将到来的柏林消费电子展上推出GalaxyGear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的主流应用包括信息娱乐与社交分享、医疗及健康监测、健身及运用、军用及工业应用等,目前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目前较受欢迎的应用是娱乐和社交,而较快进入商用的功能是健身、医疗及健康监测。娱乐和社交领域的典型产品包括google/百度智能眼镜、sony/三星/果壳智能手表等,医疗领域,可穿戴式设备主要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ECG)、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产品,目前主要功能进行一体化整合成为趋势,如三星智能手表同时也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达到60%。
HIS预计全球范围内与健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App应用装机量(或下载量)会从2012年的1亿5600万上升至2017年的2亿4800万,随着开发者加入及生态环境改善,可穿戴设备将放量增长。
第三方机构EndpointTechnologiesAssociates预计,若果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比达4000万个,便可能为开发商带来4亿美元商机,而程序内广告(in-APPadvertising)可能大幅提升营收。

可穿戴技术的目的

通过“内在连通性”实现快速的数据获取、通过超快的分享内容能力高效地保持社交联系。摆脱传统的手持设备而获得无缝的网络访问体验。[2] 
可穿戴健康设备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产生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分支。1960年代以来,可穿戴式设备逐渐兴起。到了70年代,发明家Alan Lewis 打造的配有数码相机功能的可穿戴式计算机能预测赌场轮盘的结果。1977年,Smith-Kettlewell 研究所视觉科学院的C.C. Colin 为盲人做了一款背心,它把头戴式摄像头获得的图象通过背心上的网格转换成触觉意象,让盲人也能“看”得见,从广义上来讲,这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健康设备。
EVERY实验室认为,健康领域才是可穿戴设备应该优先发展、最优前途的领域,可穿戴健康设备本质是对于人体健康的干预和改善。可穿戴设备也正从“信息收集”向“直接干预”发展,可穿戴健康设备是指针对城市人群各种常见病。例如:随时随地给颈椎做个放松按摩,甚至直接干预脑电波助人睡眠。再此方面国外的melon以及国内的every都在此方面提出了自身的创新产品。
  • 佩戴舒适,甚至无感。想做到完全无感,对现在的可穿戴健康设备还是天方夜谭。但是尽量做到轻便小巧,则是所有企业的努力方向。可穿戴健康设备和专业医疗设备相比,虽然效果不及专业设备,但其优势就在于可以方便地、随时随地对身体进行保健治疗,对于预防、缓解疾病有很大优势。
  • 使用过程不应干扰正常生活。消费者不能接受需要专门花费时间、不断挑战自己耐心的健康设备。所以,可穿戴健康设备在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不要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 外观应适合使用场合和环境。有时候,可穿戴设备并不可能“隐形”。但是,如果这些设备的外观足够贴合环境,甚至足够酷,那么用户也不介意戴着这样的设备招摇过市。
  • 可穿戴技术的技术产品
  • 爱普生Pulsense系列可穿戴设备
    爱普生发布的Pulsense系列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这些产品整合了爱普生公司行业领先的独创生物感应技术与基于云系统的服务,满足穿戴消费品市场健身、健康和运动需求。
    Pulsense系列中的PS-500智能手表和PS-100智能手环,是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腕部感应可穿戴设备,对心率、活动强度、卡路里燃烧与睡眠模式具有监控与数据存储功能,是理想的日常活动穿戴产品,也是心脏健康记录设备,并可以通过苹果系统或安卓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将存储的自身数据传到在线健康和/或健身服务软件中,或通过电脑上传软件传输这些数据。对于具有多项运动目标的消费者来说,从保持健康、减肥到马拉松训练都可以使用。[4] 
    轻型时尚的PulsensePS-100手环使用简单的LED显示,可以无线连接智能手机,读取并传输所储存的生物识别数据。PS-500手表具有一个LCD显示,可以实时查看心率数、行走步数、卡路里燃烧情况和日期/时间。另外,这两款装置都配有有氧运动心率查看LED指示灯。Pulsense系列这两款装置,能续航一星期左右,并具有很强的防水功能,很适合老年人日常佩戴。

    Google Glass

    2012年6月28日,谷歌发布了一款穿戴式IT产品——谷歌眼镜。该设备由一块右眼侧上方的微缩显示屏,一个右眼外侧平行放置的720p画质摄像头,一个位于太阳穴上放的触摸板,以及喇叭、麦克风、陀螺仪传感器和可以支撑6小时电力的内置电池构成,结合了声控、导航、照相与视频聊天等功能。[3] 

    苹果Iwatch

    苹果推出的智能手表—iWatch,也是一款可穿戴的智能设备。这款手表内置了iOS系统,并且支持Facetime、WiFi、蓝牙、Airplay等功能,同时最令人惊喜的是,iWatch支持Retina触摸屏,这款手表看似和iPod nano一样,也具备16GB的存储空间,令人兴奋的是iWatch还具备8种个性化的表带,让你尽情挥洒个性。[3] 
    [3] 

    Pebble Time

    备受关注的下一代Pebble在经过数日的预热后,终于再次选择在Kickstarter上首发亮相。和之前的Pebble Steel不同,这次取名为Pebble Time的新一代Pebble可以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代产品,在功能上进行了彻底的升级。
    首先,Pebble Time终于成为家族中首款配备彩色屏幕的成员,采用了彩色e-paper材质,官方坚称这种材质除了更容易在户外阅读,更重要是省电,因为Pebble Time依然能维持7天的续航。
    外观规格方面Pebble Time表身比上一代薄20%(9.5mm),同时配备语音回复或备忘。由于采用了标准22mm表带,换装随性,Pebble Time也能很时尚。[5] 
  • 眼镜显示器
    据悉,苹果的穿戴IT设备专利的摘要描述内容显示,该技术将使用一到两台显示器,以将图像投射到用户眼睛当中。通常情况下,此类显示器并不会向用户的外围视线播放图像,而苹果这项专利技术则采取了新方式,使显示器所播放图像不但会进入用户视线中,而且还能够“引导”用户视线。这也意味着苹果这项专利针对的是“淹没式”设备(完全占据用户的视线),而非谷歌智能眼镜的“走动式”设备(可同时看到周围景观)。苹果技术专利还谈到了将两个图像分别投射到用户两只眼睛的技术原理,称此举将有效解决用户戴上设备后引起的不适,并增加图像亮度和扩大视场。

    BrainLink意念头箍

    BrainLink意念头箍是由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专为iOS系统研发的配件产品,它是一个安全可靠,佩戴简易方便的头戴式脑电波传感器。作为一款可佩戴式设备,它可以通过蓝牙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台式电脑或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配合相应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意念力互动操控。Brainlink引用了国外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强大的培训软件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它能让手机或平板电脑及时了解到您的大脑状态,例如是否专注、紧张、放松或疲劳等。您也可以通过主动调节自己的专注度和放松度来给予手机平板电脑指令,从而实现神奇的“意念力操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