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总结,分治法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上架时间技巧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9:55

分治算法

一、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治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释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再把子问题分成更小的子问题……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的解的合并。这个技巧是很多高效算法的基础,如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

任何一个可以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都与其规模有关。问题的规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题所需的计算时间也越少。例如,对于n个元素的排序问题,当n=1时,不需任何计算。n=2时,只要作一次比较即可排好序。n=3时只要作3次比较即可,…。而当n较大时,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处理了。要想直接解决一个规模较大的问题,有时是相当困难的。


--------------------------------------------------------------------------------

二、基本思想及策略

分治法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一些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以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

分治策略是: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问题,若该问题可以容易地解决(比如说规模n较小)则直接解决,否则将其分解为k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互相独立且与原问题形式相同,递归地解这些子问题,然后将各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这种算法设计策略叫做分治法。

如果原问题可分割成k个子问题,1<k≤n,且这些子问题都可解并可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求出原问题的解,那么这种分治法就是可行的。由分治法产生的子问题往往是原问题的较小模式,这就为使用递归技术提供了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应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问题与原问题类型一致而其规模却不断缩小,最终使子问题缩小到很容易直接求出其解。这自然导致递归过程的产生。分治与递归像一对孪生兄弟,经常同时应用在算法设计之中,并由此产生许多高效算法。


--------------------------------------------------------------------------------

三、分治法适用的情况

分治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该问题的规模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
2) 该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的相同问题,即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性质。
3) 利用该问题分解出的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为该问题的解;

4) 该问题所分解出的各个子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即子问题之间不包含公共的子子问题。


第一条特征是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满足的,因为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一般是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条特征是应用分治法的前提它也是大多数问题可以满足的,此特征反映了递归思想的应用;、
第三条特征是关键,能否利用分治法完全取决于问题是否具有第三条特征,如果具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特征,而不具备第三条特征,则可以考虑用贪心法或动态规划法。
第四条特征涉及到分治法的效率,如果各子问题是不独立的则分治法要做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重复地解公共的子问题,此时虽然可用分治法,但一般用动态规划法较好。


--------------------------------------------------------------------------------

四、分治法的基本步骤

分治法在每一层递归上都有三个步骤:
step1 分解: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规模较小,相互独立,与原问题形式相同的子问题;
step2 解决:若子问题规模较小而容易被解决则直接解,否则递归地解各个子问题
step3 合并:将各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

它的一般的算法设计模式如下:
Divide-and-Conquer(P)
1. if |P|≤n0
2. then return(ADHOC(P))
3. 将P分解为较小的子问题 P1 ,P2 ,...,Pk
4. for i←1 to k
5. do yi ← Divide-and-Conquer(Pi) △ 递归解决Pi
6. T ← MERGE(y1,y2,...,yk) △ 合并子问题
7. return(T)

其中|P|表示问题P的规模;n0为一阈值,表示当问题P的规模不超过n0时,问题已容易直接解出,不必再继续分解。ADHOC(P)是该分治法中的基本子算法,用于直接解小规模的问题P。因此,当P的规模不超过n0时直接用算法ADHOC(P)求解。算法MERGE(y1,y2,...,yk)是该分治法中的合并子算法,用于将P的子问题P1 ,P2 ,...,Pk的相应的解y1,y2,...,yk合并为P的解。


--------------------------------------------------------------------------------

五、分治法的复杂性分析

一个分治法将规模为n的问题分成k个规模为n/m的子问题去解。设分解阀值n0=1,且adhoc解规模为1的问题耗费1个单位时间。再设将原问题分解为k个子问题以及用merge将k个子问题的解合并为原问题的解需用f(n)个单位时间。用T(n)表示该分治法解规模为|P|=n的问题所需的计算时间,则有:T(n)= k T(n/m)+f(n)

通过迭代法求得方程的解:
递归方程及其解只给出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但是如果认为T(n)足够平滑,那么由n等于m的方幂时T(n)的值可以估计T(n)的增长速度。通常假定T(n)是单调上升的,从而当 mi≤n<mi+1时,T(mi)≤T(n)<T(mi+1)。

--------------------------------------------------------------------------------

六、可使用分治法求解的一些经典问题

(1)二分搜索
(2)大整数乘法
(3)Strassen矩阵乘法
(4)棋盘覆盖
(5)合并排序
(6)快速排序

(7)线性时间选择
(8)最接近点对问题
(9)循环赛日程表
(10)汉诺塔

--------------------------------------------------------------------------------

七、依据分治法设计程序时的思维过程

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数学归纳法,找到解决本问题的求解方程公式,然后根据方程公式设计递归程序
1、一定是先找到最小问题规模时的求解方法
2、然后考虑随着问题规模增大时的求解方法
3、找到求解的递归函数式后(各种规模或因子),设计递归程序即可。


八,典型分治法案例解析

1,快速排序

快排是C.R.A.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末尾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元。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cpp]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手动快速默写快排:先划界,再分治....    
  2. int quickPartion(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3. {  
  4.     int pos = rand() % (high - low + 1) + low;  
  5.     swap(arr, pos, high);//将末尾的元素随机化,防止极端情况    
  6.     int key = arr[high];//总是将末尾元素选为关键化界元  
  7.     int i = low - 1;//总是记录比key小的元素最前面的位置  
  8.     for (int j = low; j <= high - 1; j++)  
  9.     {  
  10.         if (arr[j] <= key)  
  11.             swap(arr, ++i, j);  
  12.     }  
  13.     swap(arr, ++i, high);  
  14.     return i;//返回“中间位置”  
  15. }  
  16.   
  17.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18. {  
  19.     if (low < high)  
  20.     {  
  21.         int mid = quickPartion(arr, low, high);  
  22.         QuickSort(arr, low, mid - 1);  
  23.         QuickSort(arr, mid + 1, high);  
  24.     }  
  25. }  

2,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把序列递归地分成短序列,递归出口是短序列只有1个元素(认为直接有序)或者2个序列(1次比较和交换),然后把各个有序的段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的长序列,不断合并直到原序列全部排好序。可以发现,在1个或2个元素时,1个元素不会交换,2个元素如果大小相等也没有人故意交换,这不会破坏稳定性。那么,在短的有序序列合并的过程中,稳定是是否受到破坏?没有,合并过程中我们可以保证如果两个当前元素相等时,我们把处在前面的序列的元素保存在结果序列的前面,这样就保证了稳定性。所以,归并排序也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核心函数:

[cpp] view plain copy
 print?
  1. //分治法的合并函数    
  2. //arr[low...mid]与arr[mid+1...high]相合并  
  3. void Merge(int *arr,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4. {  
  5.     int leftlen = mid - low + 1;//arr[low...mid]的长度  
  6.     int rightlen = high - mid;//arr[mid+1...high]的长度  
  7.   
  8.     int *L = new int[leftlen + 1];//每次归并时都在动态申请内存,这里可以优化  
  9.     int *R = new int[rightlen + 1];  
  10.     L[leftlen] = INT_MAX;//末尾均是哨兵元素      
  11.     R[rightlen] = INT_MAX;  
  12.     //赋值,准备有序放入arr[low.....high]  
  13.     int i = 0;  
  14.     for (; i < leftlen; i++)  
  15.         L[i] = arr[low + i];  
  16.       
  17.     int j = 0;  
  18.     for (; j < rightlen; j++)  
  19.         R[j] = arr[mid + j + 1];  
  20.   
  21.     //有序放入arr[low.....high]  
  22.     i = 0; j = 0;  
  23.     for (int k = low; k <= high; k++)  
  24.     {  
  25.         if (L[i] <= R[j])//谁更小,谁就放入arr[k]中  
  26.             arr[k] = L[i++];  
  27.         else  
  28.             arr[k] = R[j++];  
  29.     }  
  30.   
  31.     delete[] L; L = NULL;  
  32.     delete[] R; R = NULL;  
  33. }  
  34.   
  35. //合并排序法(分治法)    
  36.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low, int high)  
  37. {  
  38.     if (low < high)  
  39.     {  
  40.         int mid = (low + high) / 2;  
  41.         MergeSort(arr, low, mid);  
  42.         MergeSort(arr, mid + 1, high);  
  43.         Merge(arr, low, mid, high);  
  44.     }  
  45. }  

九,Leetcode实例

题目:

在一个未排序的数组中找到第k大的元素,注意此言的第k大就是排序后的第k大的数,
注意:给定k总是安全有效的。


分析:

总是将要划界的数组段末尾的元素为划界元,将比其小的数交换至前,比其大的数交换至后,最后将划界元放在“中间位置”(左边小,右边大)。划界将数组分解成两个子数组(可能为空)。

设数组下表从low开始,至high结束。
1、 总是取要划界的数组末尾元素为划界元x,开始划界:

a) 用j从low遍历到high-1(最后一个暂不处理),i=low-1,如果nums[j]比x小就将nums[++i]与nums[j]交换位置

b) 遍历完后再次将nums[i+1]与nums[high]交换位置(处理最后一个元素);

c) 返回划界元的位置i+1,下文称其为midpos

这时的midpos位置的元素,此时就是整个数组中第N-midpos大的元素,我们所要做的就像二分法一样找到K=N-midpos的“中间位置”,即midpos=N-K

2、 如果midpos==n-k,那么返回该值,这就是第k大的数。
3、 如果midpos>n-k,那么第k大的数在左半数组
4、 如果midpos<n-k,那么第k大的数在右半数组

//思路首先:  //快排划界,如果划界过程中当前划界元的中间位置就是k则找到了  //time,o(n*lg(k)),space,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对数组vec,low到high的元素进行划界,并获取vec[high]的“中间位置”      int quickPartion(vector<int> &vec, int low,int high)      {            int x = vec[high];          int i = low - 1;          for (int j = low; j <= high - 1; j++)          {              if (vec[j] <= x)//小于x的划到左边                  swap(vec,++i,j);          }          swap(vec,++i,high);//找到划界元的位置          return i;//返回位置      }       //交换数组元素i和j的位置      void swap(vector<int>& nums, int i, int j){            int temp = nums[i];            nums[i]=nums[j];            nums[j]=temp;        }       int getQuickSortK(vector<int> &vec, int low,int high, int k)        {            if(low >= high) return vec[low];          int  midpos = quickPartion(vec, low,high);   //对原数组vec[low]到vec[high]的元素进行划界            if (midpos == vec.size() - k)      //如果midpos==n-k,那么返回该值,这就是第k大的数                return vec[midpos];          else if (midpos < vec.size() - k)  //如果midpos<n-k,那么第k大的数在右半数组               return getQuickSortK(vec, midpos+1, high, k);          else                               //如果midpos>n-k,那么第k大的数在左半数组               return getQuickSortK(vec, low, midpos-1, k);      }       int findKthLargest(vector<int>& nums, int k) {          return getQuickSortK(nums,0,nums.size()-1,k);      }  };  




注:本博文为EbowTang原创,后续可能继续更新本文。如果转载,请务必复制本条信息!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ebowtang/article/details/51638278

原作者博客:http://blog.csdn.net/ebowtang

本博客LeetCode题解索引:http://blog.csdn.net/ebowtang/article/details/50668895

3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