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星际战甲嗜血冲动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9 12:11



源码:https://github.com/baitxaps/ObserverPattern

观察者模式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 

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的通用类图如图所示。
几个角色名称:
Subject被观察者:定义被观察者必须实现的职责,它必须能够动态地增加、取消观察者。它一般是抽象类或者是实现类,仅仅完成作为被观察这必须实现的职责:管理观察者并通知观察者。
Observer观察者:观察者接收到消息后,机进行update(更新方法)操作,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ConcreteSubject具体的被观察者:定义被观察者自己的业务逻辑,同时定义对哪些事情进行通知。
ConcreteObserver具体的观察者:每个观察在接收到消息后的处理反应是不同,各个观察者有自己的处理逻辑。


观察者模式的优点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如此设计,则不管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非常容易扩展,而且在Java中都已经实现的抽象层级的定义,在系统扩展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观察者模式的缺点
观察者模式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问题,一个被观察者,多个观察者,开发和调试就会比较复杂,而且在Java中消息的通知默认是顺序执行,一个观察者卡壳,会影响整体的执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考虑采用异步的方式。
       多级触发时效率更是让人担忧,大家在设计时注意考虑。


观察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的处理机制。


观察者模式的注意事项
广播链的问题。
异步处理问题。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