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2089不要62(数位DP入门)

来源:互联网 发布:unity3d模型资源百度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7:38

首先附上一段大牛的精彩讲解:

原文请点击此处:http://www.itdadao.com/articles/c15a541366p0.html

数位DP其实是很灵活的,所以一定不要奢求一篇文章就会遍所有数位DP的题,这一篇只能是讲清楚一种情况,其他情况遇到再总结,在不断总结中慢慢体会这个思想,以后说不定就能达到一看到题目就能灵活运用的水平。(其实DP都是这样……)

这一篇要说的数位DP是一道最简单的数位DP: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089

      题目大意:多组数据,每次给定区间[n,m],求在n到m中没有“62“或“4“的数的个数。

      如62315包含62,88914包含4,这两个数都是不合法的。0<n<=m<1000000

试想:我们如果能有一个函数count(int x),可以返回[0,x]之间符合题意的数的个数。那么是不是直接输出count(m)-count(n-1)就是答案?

好,那么下面我们的关注点就在于怎么做出这个函数。我们需要一个数组。(dp原本就是空间换时间)

我们设一个数组f[i][j],表示i位数,最高位是j的数,符合题意的数有多少个。比如f[1][2]=1; f[1][4]=0; f[2][6]=8 (60,61,63,64,65,66,67,68,69).

我们先不关注这个f有什么用,我们先关注f本身怎么求。首先f[1][i]=0(if i==4),f[1][i]=1(if i!=4) (0<=i<=9)。这一步是很显然的,那么根据这个题的数据范围,只需要递推到f[7][i]就够用了。那么稍微理解一下,可以想出递推式:

  f[i][j]=

    if (j==4) f[i][j]=0

    else if (j!=6) f[i][j]=Σf[i-1][k] (k=0,1,2,3,4,5,6,7,8,9)

    else if (j==6) f[i][j]=Σf[i-1][k] (k=0,1,3,4,5,6,7,8,9)

上面的式子也是很显然的,如果觉得不显然可以这样想:i位数,最高位是j的符合条件的数,如果j是4,肯定都不符合条件(因为题目不让有4),所以直接是0;如果j不是6,那么它后面随便取,只要符合题意就可以,所以是f[i-1][k],k可以随便取的和;如果j是6,后面只要不是2就行,所以是f[i-1][k],k除了2都可以,求和。

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f数组,再重申一下它的含义:i位数,最高位是j的数,符合题意的数有多少个。

现在我们就要关注怎么利用f数组做出上面我们说的那个函数count(int x),它可以求出[0,x]中符合题意的数有多少个。

那么我们做这样一个函数int solve(int x) 它可以返回[0,x)中符合题意的有多少个。那么solve(x+1)实际上与count(x)是等价的。

那么现在问题转化成了:小于x,符合题意的数有多少个?

很简单,既然小于,从最高位开始比,必定有一位要严格小于x(前面的都相等)。所以我们就枚举哪一位严格小于(前面的都相等)。

假设我们现在把x分成了a1,a2,...,aL这样一个数组,长度为L,aL是最高位。

那么结果实际上就是这样:长度为L,最高位取[0,aL-1]的所有的符合题意数的和;再加上长度为L,最高位取aL次高位取[0,aL-1-1]的所有符合题意数的和;再加上……;一直到第一位。

上面有一句话之所以标粗体,是因为这句话并不是对的,但是为了好看,就先这样写着。因为我们还需要考虑这种情况:最高位aL如果是4,那么这句话直接就可以终止了,因为粗体这句话前面的那句话“最高位取aL”是不能成立的。还要考虑这种情况:最高位aL如果是6,那么这里并不是能取[0,aL-1-1]的所有(不能取2)。加上这些条件之后就很严谨了。

把上面的汉字对应到题目里,就是我们前面求出来的f[L][0..aL-1]  f[L-1][0..aL-1-1],所以稍加思索之后就能写出程序了。


最后附上我自己的一点思考:

对于这数位dp的入门题,这篇分析讲解的还是非常棒的,但是最后的几句话我还是感觉不是那么的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代码中的solve(int x)返回[0,x)中符合题意的有多少个,并不包括该数本身。其中有比较难理解的一点就是,一般的数位dp采取的是记忆化搜索,但是下面的代码只是采用了for循环从数的高位开始枚举小于该位的数字。在小于上可能会需要一点思考,随便举个例子,比如76543。那么从高位开始枚举,就是0-6嘛,因为最高位是7,当加上dp[5][0-6]后(5表示五位数),那么最高位从0到6的符合题意的数都被加上了,也就是说最高位为0-6的5位数中符合题目要求的个数被加上了。那最高位是7的怎么办,不是还有可能最高位是7么?接下来枚举次高位,就是0-5,当加上dp[4][0-5]后,代表的意思就是,当固定最高位为7后,加上次高位为0-5的,也就是相当于加上”最高位为0-5的4位数中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数的个数“,注意此时实际上并不是前一句话中的4位数,因为最高位是7,这个条件是隐含的。其实就是加上了最高位为7,次高位为0-5的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5位数。那么之后的枚举也是同样道理。想说明的只是一点,在for循环中,当枚举下一位时,上一位其实是被固定为了原来x中该位的数,这个条件是隐含的,或者说是初次接触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想到的。


综合上述观点,得出的思考:

  1. 赋dp[0][0] = 1,是一个很有技巧的一个步骤。可以当作经验,或者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2. 从高位开始枚举每一位数字的时候都是枚举小于该位原先的数,当枚举下一位时,上一位数字是被固定为了原先的数,这个条件在for循环中是隐含的。也正因为如此,solve(int x) 返回[0,x)中符合题意的有多少个,它的区间左闭右开,就是因为在枚举个位的时候并没有枚举到该数个位上原本的数,而导致枚举不到x这个数本身。所以经常看到计算时候会先有x++或者x+1之类的。

#include<iostream>#include<cstdio>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LL dp[10][10];int a[10];void getdp(){    dp[0][0] = 1;    for(int i = 1; i < 10; i++)    {        for(int j = 0; j < 10; j++)        {            if(j == 4)                dp[i][j] = 0;            else if(j == 6)            {                for(int k = 0; k < 10; k++)                    dp[i][j] += dp[i-1][k];                dp[i][j] -= dp[i-1][2];            }            else            {                for(int k = 0; k < 10; k++)                    dp[i][j] += dp[i-1][k];            }        }    }}LL slove(int num){    a[0] = 0;    while(num)    {        a[++a[0]] = num % 10;        num /= 10;    }    a[a[0]+1] = 0;    LL ans = 0;    for(int i = a[0]; i >= 1; i--)    {        for(int j = 0; j < a[i]; j++)            if(j != 4 && !(a[i+1] == 6 && j == 2))                ans += dp[i][j];        if(a[i] == 4)            break;        if(a[i+1] == 6 && a[i] == 2)            break;    }    return ans;}int main(){    int n, m;    getdp();    while(scanf("%d%d", &n, &m) == 2 && (n || m))    {        LL k1 = slove(m+1);        LL k2 = slove(n);        printf("%I64d\n", k1 - k2);    }    retur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