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1-5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推荐算法入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6 05:30

 
作者:林木村 

内容提要

    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暴发,天下大乱,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海内一统,近一个世纪的分合历史十分引人注目。汉晋间的分合主要是是三国的兴亡。三国集三代、秦汉文化之大成,三国人物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打天下如何守江山的问题。我在连载的帖子里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简述历史故事中泛论这些问题,纰謬在所难免,敬请批评。为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引语作了删改。其实,这种写法,早已有之,我不过是模仿而已,希望能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第1章 桓灵昏庸失政
   
    东汉王朝自顺帝后开始衰落。建康元年(144),顺帝病逝京都洛阳,由其年仅两岁的独子刘炳即位,即冲帝。尊顺帝梁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诏太后兄大将军梁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
   
    西汉高帝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分封诸吕为王。吕后死,诸吕谋反,为陈平、周勃平定。不久,吴楚等七国宗室诸侯王自治坐大,起兵叛乱。景帝平之,收缴其权。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继续削弱分封。到东汉,一遇幼帝即位,为防宗室侵夺,多要以太后摄政。太后因不便接触朝臣,常重用其父兄弟,结果权力常落外戚手中。外戚为久专国政,多贪立幼帝。
   
    永嘉元年(145),冲帝夭亡。李固建议宜选宗室年长有才德者为帝。梁冀不从,乃与太后定策禁中,迎勃海孝王刘鸿八岁子建平侯刘缵为帝,即质帝。质帝知梁冀骄横,尝谓其为跋扈将军。梁冀闻而大怒,恐为后患,遂鸩弑之。梁冀召群臣商议立嗣。李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及大鸿胪杜乔皆谓清河王刘蒜德才显著,宜立之,群臣多赞同。梁冀欲嫁妹给蠡吾侯刘志,故欲立之,与众意不合。散朝后,宦官曹腾等找到梁冀,曰清河王严明,若即位,大将军恐难保富贵,不如立蠡吾侯。梁冀然之。李固欲权去外戚、宦官,任用贤能,政归皇帝,故招致梁冀和宦官的忌恨。翌日,公卿再会,梁冀气凶辞切,欲立刘志,众人慑服,唯李固、杜乔坚持原议。梁冀立刘志为帝,年十五,即桓帝。太后犹临朝。太后妹立为皇后。诸梁皆蒙恩宠,官显爵高。太后深知前世得失,力行善政,但却又溺于宦官,再加梁冀暴滥,致使天下失望。
   
    梁冀害死李固、杜乔,暴尸街口。朝野丧气,怨声载道。李固临终,书与胡广、赵戒曰:“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 二人得书悲惭,长叹流涕(《后汉书·李固传》)。
   
    和平元年(150),太后崩,归政桓帝。但梁冀专权愈烈,暴虐滋甚。他安插亲信于宫卫,监窥宫中巨细;对州郡上贡进物,先挑上品,次品留给桓帝;大造第舍园囿,穷奢极欲;每天受贿接礼不计其数。桓帝崇其位高三公,他犹嫌礼薄而不悦,他欲为周公。皇后亦恃荫庇而奢滥乖忌。皇后无子,每有宫人孕育,辄随嫉害,难有保全者。桓帝不敢谴怒,但疏之。
   
    延熹二年(159),皇后失宠,忧郁而死。桓帝不满梁氏专暴,遂与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合谋,诛灭梁氏。五宦官同日封侯,时称“五侯”。皇帝只要被架空,不得理政,便多要与宦官为伍。他一旦想夺回权力,宦官便是可以信赖的力量。
   
    梁氏被灭,普天同庆,但五侯得势擅权,骄横贪暴,又使举国悲哀。时叛乱迭起,天灾不绝,国库空,民相食。忠臣贤士深为痛恨,不断直言相谏。宦官更进谗,诬告此辈结党,诽讪朝廷。桓帝听之信之,下诏逮捕党人。尚书朱穆深疾宦官,上疏曰:“案汉初之典,士人可任中常侍,中兴以后,乃悉用宦者。自殇帝以来,浸益贵盛,权倾海内,穷困天下。愚臣以为可悉罢省,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 桓帝怒而不纳(《后汉书·朱穆传》)。宦官虽因身份卑下,难以登上辅政之位,但以钻营之道,博得封宠,干预朝政,已是贻害无穷。
   
    永康元年(167),桓帝死,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桓帝宫人数千,未有留下子嗣。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迎十二岁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灵帝。迁窦武为大将军,进封闻喜侯,诸窦亦拜官封侯。名士卢植以窦武素有名誉,上书规之,宜择宗室年长有德者为嗣,并用宗室贤才,外戚不宜秉政。窦武不能用。但窦武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征用名贤,欲尽诛宦官。窦武说太后,依旧例,宦者不过监宫廷门户及管宫中各部财物,如今使与政事而任重权,子弟布列,专为贪暴。天下凶凶,正以此故。宜悉诛废,以清朝廷。太后谓汉家世有宦官,但当诛其有罪,不可尽废。 窦武犹豫不决,迁延时日,致使计策泄露。中常侍曹节、王甫知悉后,矫诏窦武、陈蕃图谋废立,督羽林兵杀之,幽闭太后。宦官疾恶名贤,遂大搞党锢,大杀党人。
   
    曹节、王甫死后,张让、赵忠等十二中常侍继续恃宠专权,时称“十常侍”。但宦官中也有清忠者,不过为数甚少。灵帝欲封赏中常侍吕强,吕强固辞不受,并奏曹节、王甫、张让等品卑人贱,谗谄媚主,疾妒忠良,掩朝廷之明,成私树之党,应罢黜之。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吕强后遭赵忠构陷而自杀。
   
    灵帝卖官鬻爵,增赋加税,造宫修殿,骄奢淫逸;宦官朋比为奸,擅权祸国;忠臣贤士不得进用,并且遭受残酷无情的打击和迫害;依附权势的地方豪强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民不聊生,四处逃亡。东汉王朝摇摇欲坠。
   
    中平元年(184),张角率领黄巾军起义。灵帝拜何皇后兄何进为大将军,召群臣会议,镇压黄巾起义。北地太守皇甫嵩认为宜解党禁,拿出藏钱以资军队。灵帝惧怕党人与张角合谋,不得已而纳之,赦免天下党人,增加军资,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俊为右中郎将,征讨颍川黄巾,以卢植为北中郎将,征讨冀州张角。
   
    灵帝只赦免了党人,并不用之,仍然信重宦官。郎中张钧上书曰:“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亲朋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宜斩十常侍,布告天下,以谢百姓,可不须师旅,而大寇自消。”(《后汉书·张让传》)灵帝怒,害之。皇甫嵩护军司马傅燮上书曰:“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今阉竖弄权,忠臣不进,此即萧墙衅发,而祸延四海,遂使黄巾起事。臣受戎任,战无不克。黄巾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灾患难弭。夫奸邪与贤良不宜共国,亦犹水火不可同器。陛下宜速诛谗佞,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后汉书·傅燮传》)灵帝因其有军功,不置可否。
   
    在两汉你死我活的权力舞台上,皇上是当然的领衔,宗室、外戚、臣僚及宦官是列在皇上前后左右的四大名角。西汉初的开场戏是龙争虎斗。韩信、彭越等功臣,有喧宾夺主之势,相继为刘邦剪除。刘邦死后,外戚企图夺取政权,为陈平、周勃平定。继之,刘氏诸侯王起兵,欲演割裂,景帝镇压并削弱之,实行中央集权。武帝热中独行,为加强皇权,又委以在宫中办事的尚书及经常出入宫中的侍中、中常侍等近臣实权,借以制约由丞相领导的正规的中央行政机构。尚书为皇帝机要秘书,侍中、中常侍等为卿、大夫加官,侍从皇帝左右,顾问应对。此后,称皇帝的近臣为中朝官(或称内朝官),中央行政机构官员为外朝官。阉宦常为中常侍,遂得以与政,由跑龙套而跻身大腕。武帝拾集权之阶再登专制之顶。武帝死,霍光受遗诏辅佐昭帝。昭帝死,霍光立昌邑王,不久即废,又立宣帝。霍光专权废立,使争而效之者不绝。元帝以宦官石显为中书令,石显祸政乱朝,西汉始衰。光武帝中兴,建立东汉。和帝立,外戚窦氏专权,图作不轨。和帝与中常侍郑众密谋诛之。东汉继续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尚书开始直接处理政务,领录尚书事者可谓揽有行政大权,由是丞相、公卿之权渐轻。宦官充斥中常侍,贵戚多把持军权。皇权至高无上,宗室、外戚、重臣皆具条件获取,就是宦官也有惦念之心。皇帝被窥伺搞得神魂不定,不知该如何防范是好。其实,天下事说难如乱麻,说易也都很井然。马和鹿简单一分,硬要指鹿为马,乱就生出。宗室、外戚、臣僚乃至宦官当中都有善恶之分。简明易行的办法就是择优除劣。群臣鱼贯,故可信者众。明主能辩良莠,只是昏君不知好歹。东汉末这最后的一幕简直糟糕透顶。皇帝庸碌无为,浑浑噩噩;宗亲面壁,形影相吊;臣子坐冷板凳,无用武之地;只见贵戚、阉宦这些虾兵蟹将上蹿下跳,轮番折腾。妇孺皆知,马上就要曲终人散了。


第2章 天下大乱
   
    中平元年(184),灵帝遣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统兵四万征剿颍川黄巾,随后又遣骑都尉曹操率兵增援。三将打败颍川黄巾。皇甫嵩、朱俊乘胜进讨汝南、陈国等地黄巾,悉破之。皇甫嵩、朱俊封乡侯,曹操迁济南相。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好《诗》、《书》,习弓马,世代统兵驻边关。朱俊字公伟,会稽上虞人,英才侠义,任过县令、刺史等职。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宦官曹腾养子曹嵩子。曹腾因立桓帝有功,封费亭侯,迁大长秋。曹腾死,曹嵩嗣。曹嵩中平年间花钱做过数月太尉。
   
    《三国志·武帝纪》曰:曹操少机敏善权,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桥玄谓曹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在此,裴松之注引了《魏书》、《世语》及孙盛《异同杂语》里的一些说法。《魏书》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曹操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世语》曰:桥玄谓曹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曹操乃造许子将,许子将纳焉,由是知名。孙盛《异同杂语》云:曹操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 许子将不答。固问之,答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大笑。《后汉书·许劭传》曰: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有高名,好核论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许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曹操乃伺隙胁之,许劭不得已,乃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大悦而去。
   
    桥玄异曹操是有原因的。《三国志·文帝纪》曰:熹平五年(176),沛国言黄龙见谯县,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 单飏曰:“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光和元年(178)十二月至二年三月,桥玄任太尉。可见,桥玄是为光禄大夫时闻沛国将有王者兴,后为太尉时睹曹操而异之的。曹操生于桓帝永寿元年(155),熹平末、光和初时二十岁出头。桥玄认为汉室已衰,曹操将是取代者。至于许劭评价曹操,我赞同孙盛的说法。曹操少时确实顽鄙,许劭以此轻之,有可能。但许劭识人,不在桥玄下,重看曹操更有可能。《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袁宏《汉纪》曰:刘繇与孙策争江东,许劭劝刘繇北连曹操,刘繇从之。说明许劭对曹操有好感。《后汉书·何颙传》曰:何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曰:曹操为布衣,汝南王俊称其有治世之具,能济天下,建桓文之功。说明识人者必具慧眼。所谓识人即观其表而知其里也。不管怎样,就曹操一生所为来看,孙盛记的既能说得通也与事实吻合。就曹操的才识,他若在清平里,应该是个能臣,难为奸贼,但他恰逢乱世,遂有所图谋。汉室已乱,桥玄信天命,自谓曹操将立,许劭则谏其勿为奸雄为好。曹操深感桥玄知己,奋除群雄,挟持献帝,但他亦未忘许劭之言,至死未有易代。
   
    曹操任济南相,罢贪官,免污吏,郡界肃然。朝廷征其为东郡太守,他因朝廷政乱而不就,称疾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狩猎,以自娱乐。中平末,灵帝置西园八校尉(注一),又征其为典军校尉,乃就征。
   
    北中郎将卢植与张角作战,灵帝遣宦官左丰诣军观势。有人劝卢植宜贿赂左丰,卢植不肯。左丰还言卢植畏敌不进,灵帝怒,免其官,拜董卓为东中郎将,代讨张角。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博识有志,任过太守、尚书等职。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少好侠,力大性猛,任过校尉、太守等职,数讨羌胡。董卓不敌张角,军败而还。灵帝诏皇甫嵩进讨。张角病死,其弟张梁、张宝率领黄巾军。皇甫嵩先后打败张梁、张宝,并斩之。黄巾主力虽被打败,但各地散军仍继续战斗。
   
    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汉阳阎忠说皇甫嵩曰:“天道无亲,百姓与能。将军兵动若神,电扫黄巾,威震本朝,风驰海外。身建高人之功,以事庸主,难以图安。今将军若赫然奋发,崇恩振武,必除阉宦,以释群怨。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移神器于己家,推亡汉以定祚,实风发之良时,至决之神机也。” 皇甫嵩曰:“人未忘主,天不佑逆。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所不敢闻。” 阎忠知计不用,乃亡去(《三国志·贾诩传》注引《九州春秋》及《后汉书·皇甫嵩传》)。
   
    中平年间,凉州韩遂、马腾等叛乱。皇甫嵩、董卓奉诏讨之。中常侍赵忠、张让构陷皇甫嵩,灵帝以张温代之,张温无功而回。后灵帝复遣皇甫嵩。皇甫嵩官至左将军,为主帅,董卓官至前将军,为副帅。二人因意见相左而有隙。
   
    中平六年(189)春,朝廷先后征董卓为少府、并州牧,敕令兵属皇甫嵩,董卓皆辞不就。皇甫嵩侄子皇甫郦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董卓拒诏,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乱,踌躇不进,此怀奸也。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皇甫嵩曰:“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后汉书·皇甫嵩传》)于是皇甫嵩上书朝廷。灵帝责让董卓,董卓依就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夏四月,灵帝死。
   
    阎忠说王,皇甫郦言霸,这是东汉末出现较早的王霸之论,此时的皇甫嵩也是深具实力做这些事情的人,但他是儒将,恪守汉家君臣之节,不愿乱中取利。
    
    自黄巾起义暴发,天下遂大乱。拥兵反叛,聚众揭竿者,不可胜数,小者成千,大者上万,或杀贪官污吏,或占山割地为王,或流为盗贼寇匪。黑山张牛角等十余辈并起,所在寇抄。益州马相自号黄巾起兵,自称天子。幽州张举、张纯反叛,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布告天下,当代汉室。大浪滔天,泥沙俱下,起落浮沉,眨眼瞬间。
   
    初,灵帝何皇后生长子刘辩,王美人生次子刘协。群臣请立太子,灵帝以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而有意刘协,然皇后有宠,且何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灵帝疾笃,托付刘协于宦者上军校尉蹇硕。及灵帝崩,蹇硕在内,欲先诛何进而立刘协,何进觉,称疾不入。蹇硕谋不行,刘辩乃即位。尊何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参录尚书事。刘协封勃海王,寻徙陈留王。
   
    何进与中军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交结,欲除宦官。袁氏兄弟是汝南汝阳人,自其高祖袁安至叔父袁隗,四世五人为三公,势倾天下。袁绍字本初,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宦官皆恶之。袁术字公路,以侠气闻。何进厚待袁氏兄弟,并博征智谋之士何颙、荀攸、王允、刘表、蒯越、华歆等二十余人,以为心腹,共议大计。何进收蹇硕而诛之,袁绍遂建议尽诛宦官。何进欲说服太后,太后不从。何进不能立断,故事久不决。
   
    袁绍又进策,召四方猛将引兵向京师,以胁太后。何进然之。何进主簿陈琳认为,何进总握兵权,除阉竖,易如反掌。征外兵来,强者为雄,京城必乱。何进不从。典军校尉曹操闻而笑之,料其事必宜露,事必宜败。
   
    何进敕令前将军董卓逼上林苑,府掾王匡及东郡太守桥瑁进成皋,并州刺史丁原向孟津,皆声言以诛宦官。
   
    何进计谋积日,已走风声。何进入宫迫太后,张让、赵忠等设伏杀之。何进遂做了窦武第二,但袁绍没有步陈蕃后尘。张让、赵忠一伙阉竖实际上威势已去,不比当年曹节、王甫等气焰嚣张。袁氏兄弟与何进部曲见何进死,随即围攻皇宫,屠宰群宦,张让等劫少帝走小平津。董卓至,会公卿迎少帝,少帝欲董卓退兵,董卓不从,护少帝还宫。
   
    ————————————————————————————
    注一:《三国志·魏书·张杨传》注引《灵帝纪》及《后汉书·何进传》记西园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灵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第3章 董卓篡政
   
    【内容提要: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暴发,天下大乱,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海内一统,近一个世纪的分合历史十分引人注目。汉晋间的分合主要是是三国的兴亡。三国集三代、秦汉文化之大成,三国人物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打天下如何守江山的问题。我在这些连载的帖子里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简述历史故事中泛论了这些问题,纰謬在所难免,敬请批评。为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引语作了删改。其实,这种写法,早已有之,我不过是模仿而已,希望能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董卓入洛阳,收编何进部曲。他见丁原爱将吕布甚勇,遂诱吕布杀死丁原,并其众,以吕布为骑都尉。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善骑便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骑都尉鲍信见董卓揽握京都兵权,谓袁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擒也。”(《三国志·董卓传》)袁绍有所畏惧,未敢行动。
   
    董卓呼袁绍,议欲废少帝,立陈留王。袁绍见董卓欲行篡逆,与之言语不和,愤然而去。董卓初来乍到,知袁绍势要之家,故未敢加害。袁绍不敢久留,亡奔冀州。董卓见袁绍逃走,遂悬赏捉之。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欲解袁绍之危,乃说董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若收徒聚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三国志·袁绍传》)董卓觉得有理,乃拜袁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拜袁术后将军。袁术亦惧,南奔鲁阳。
   
    董卓集会群臣,自比伊尹、霍光,废少帝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即献帝。董卓继而杀死何太后,自为太尉,进封郿侯,不久又为相国。周毖、伍琼劝董卓矫桓灵之政,征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董卓纳之,追理陈蕃、窦武及党人案件,悉数平反;闻蔡邕、荀爽等人有高名,皆强征入朝;表韩馥、刘岱、孔伷、张邈、张咨等出宰州郡。然董卓性情残忍,一旦独揽大权,则所愿无极。杀人放火,收刮钱财,奸淫劫掠,无恶不做。京都随即大乱。
   
    董卓表曹操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曹操知其不能长久,遂不就拜,变易姓名,间行东奔,逃归乡里。
    
    东郡太守桥瑁伪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董卓罪恶,企望义兵,解国患难。关东州郡风起云涌。


第4章 关东州郡起兵
   
    【内容提要: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暴发,天下大乱,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海内一统,近一个世纪的分合历史十分引人注目。汉晋间的分合主要是是三国的兴亡。三国集三代、秦汉文化之大成,三国人物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打天下如何守江山的问题。我在这些连载的帖子里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在简述历史故事中泛论了这些问题,纰謬在所难免,敬请批评。为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我对一些引语作了删改。其实,这种写法,早已有之,我不过是模仿而已,希望能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袁绍传》曰:曹操至陈留,散家财,并得陈留孝廉卫兹资助,中平六年(189)十二月,起兵于己吾县,众有五千人。初平元年(190)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曹操行奋武将军。
   
    关于曹操起兵的情况,查看一下其它书传,可以知道得详细一些。《三国志·张邈传》曰: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与曹操、袁绍为友。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董卓之乱,张邈与曹操首举义兵。《三国志·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曰:卫兹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董卓作乱,曹操到陈留,始与卫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卫兹曰:“乱生久矣,非兵无以整之。兵之兴者,自今始矣。”《后汉书·曹腾传》曰:曹操起兵,曹嵩不肯相随,乃与少子曹德疾避乱琅邪。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曹操到陈留,与张邈、卫兹同盟,首举义兵。曹操不得曹嵩支持,只能散部分家财,另加张邈、卫兹之助,得据陈留己吾县,有众五千人。袁绍等州郡俱起,众各数万,其中有张邈。张邈的数万兵应是其与曹操、卫兹结盟共有的兵力。曹操据一县,兵五千,张邈拥一郡,其兵应该多于此数,卫兹兵也不会少于此数。张邈应为三人同盟的盟主。张邈的兵若不是结盟共有的而是自有的,那说明他的实力更强了。《三国志·高柔传》曰:高柔,陈留圉县人也。曹操据兖州,高柔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曹操善,不以为然。说明张邈最初在陈留起兵时是首领,曹操居其下。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张邈是陈留太守,握有陈留郡的实权,曹操的资历虽不在牧守下,但他是弃官东归的,两手空空,没有据点,寻求依附是很自然的事情。义兵首领皆是具有州郡的人物,袁绍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并封侯。袁术亡鲁阳,带着将军的衔,后得孙坚,占有南阳郡。袁绍做了盟主,才以曹操行奋武将军,不过是一个空号。在诸义兵首领中,曹操可能还排不上去,排上的话,也是列后的。张邈、曹操、卫兹最先起兵,而后又列入诸义兵中,说明他们以小盟又加入到以袁绍为盟主的大盟中了。袁绍等起兵后,张邈与弟张超会刘岱、孔伷、桥瑁等于酸枣,又结同盟。张邈这番活动是欲自强。在袁绍的大盟下,张邈似乎已是第二号人物了。他见袁绍有矜色,责之。袁绍不欲张邈强,让曹操杀之。曹操要从中渔利,故未从。后曹操见张邈等不能成事,遂离开酸枣,投河内袁绍。曹操在自己的谋划和袁绍的支持下,先占东郡,后领兖州,这才有了地盘,而张邈却无甚发展,反受制于人,故他要伺机谋求自立。这些都是后话。
   
    灵帝末,黄巾余党郭太复起白波谷,众十余万,时破河东。董卓击之不克,又闻东方起兵,甚惧,乃鸩杀弘农王,欲迁都长安。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及河南尹朱俊等都反对迁都。董卓恨之,罢黄琬、杨彪,然贪朱俊名重,乃表迁太仆,为副相国。朱俊固辞不受。周毖、伍琼亦反对迁都。董卓怒曰:“卓初入朝,二君劝用善士,故卓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遂收斩二人(《后汉书·董卓传》)。
   
    袁绍、王匡屯河内,袁术屯鲁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屯邺县,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屯酸枣。王匡遣兵屯河阳,将图董卓。董卓遣疑兵从平阴渡,而潜遣锐卒从平县渡,绕击其后,大破之。董卓随即迁天子并尽徙洛阳百姓于长安,死者遍野。他自率兵留屯洛阳,烧杀抢掠。
   
    时皇甫嵩领兵三万屯扶风,与京兆尹盖勋相谋,欲讨董卓。董卓惧,乃征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盖勋为议郎。皇甫嵩长史梁衍曰:“汉室微弱,董卓专权。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迎接至尊,奉令讨逆,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擒也!”(《后汉书·皇甫嵩传》)皇甫嵩若兵出扶风,半日即抵长安,但他未从,而就征。盖勋众弱不能独立,亦就征。皇甫嵩一到长安,便被收监。其子皇甫坚寿素与董卓相善,遂投奔董卓,向之求情。董卓乃下令释之,改任议郎,寻迁御史中丞。盖勋失意,不久病卒。董卓死后,皇甫嵩迁车骑将军、太尉等职,李傕、郭汜乱政时病故。有人诘其智勇不终,范晔则称其赴履危乱,不贪功名,终以善终,难能可贵。
   
    闻山东起事,长沙太守孙坚举兵北上。荆州刺史王睿素遇孙坚无礼,孙坚过而杀之。南阳太守张咨闻孙坚至,不与军资,孙坚怒而斩之。孙坚至鲁阳,投为袁术麾下。袁术得据南阳,使孙坚屯鲁阳。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之后。黄巾起,为朱俊佐军司马;凉州乱,为张温参军事,以董卓不逊,欲张温斩之,张温未从。军还,出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诸军畏董卓兵强,莫敢先进。曹操乃引兵西进,欲据成皋。张邈遣卫兹分兵随之。曹操到荥阳汴水,遇董卓部将徐荣,与战不利。曹操中箭,卫兹阵亡,死伤惨重。曹操到酸枣,为诸将画策: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大谷,全制其险;袁术率南阳之军经丹水、析县入武关,以震三辅:三军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张邈等不能用。曹操的计策是可行的,只是他尚缺乏号召的实力和威信。
   
    以张邈为首的酸枣诸军是表现最差的,说袁绍也胆怯可能不准确。袁绍作为盟主,进屯河内,应该说是一马当先了。王匡进逼董卓,按理是承袁绍旨。《三国志·文帝纪》注引《典论》帝《自叙》曰: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董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兖师应为曹操,豫师为孔伷,河内之军该指袁绍、王匡。同盟不过是个松散的组织,成员各有心腹事,袁绍难做到令行禁止,就别说曹操了。王匡、曹操相继失败也势必要影响义军的斗志。曹操离开酸枣,到扬州一带招募兵马,后进屯河内,与袁绍会合。酸枣诸军食尽而散。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景帝子鲁恭王之后;姿貌甚伟,知名海内,受党锢迫害;党禁解,事大将军何进。《三国志·刘表传》曰:灵帝崩,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曰:孙坚杀王睿,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前者略,不知刘表是怎样任的;后者详,说明是朝廷任的,而朝廷为董卓把持,朝廷之任,实际就是董卓之任。但我对后者有些怀疑,刘表可能不是董卓任的,而是袁绍任的。刘表若是董卓遣来,袁术、孙坚会坚决拒之,不会有什么犹豫。孙坚杀王睿,袁术近水楼台,他不自取荆州,等董卓来安排,不大合逻辑。义军有盟,袁绍为盟主,袁绍有所谓的表封表拜的权力,袁术若自行其是,必然要冒犯袁绍,所以他在等袁绍的安排,即望袁绍能让他遂心。但袁绍却遣刘表入荆州,这让袁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拒之背盟,听之则无利。袁氏兄弟的矛盾应该是由此而生。
   
    《三国志·臧洪传》曰: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等在酸枣设坛结盟,共推臧洪操盘歃血盟誓。裴松之批语曰:于时此盟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魏氏春秋》横内刘表等数人,皆非事实。刘表保据江汉,身未尝出境,何由得与臧洪同坛而盟乎?裴松之认为《魏氏春秋》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其一是会盟止有五人,刘表等必不在内; 其二是刘表在荆州,未尝出过境。我认为《魏氏春秋》的说法可能符合事实,其一是《臧洪传》说得很清楚,会盟不止五人,故刘表可能在其内,曹操随张邈,亦有可能在其内;其二是会盟是由张邈、张超兄弟发起的,紧随袁绍的大盟之后,酸枣诸军基本就是会盟的成员,孙坚约在此时杀的王睿,故刘表很可能还未赴荆州。《三国志·刘表传》及注引《汉晋春秋》曰:曹操挟献帝都许,刘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刘表与袁绍断,刘表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何独怪乎?”刘表不想背盟主袁绍,说明他参加了义军。他若是初平元年(190)正月参加义军,也就完全有可能与张邈等结盟。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刘表像孙坚后为义军成员也是可能的。刘表曾受党锢迫害,袁绍则营救过受党锢迫害的人,后二人皆事大将军何进(刘表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袁绍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据此,我认为袁绍任刘表是说得通的。
   
    《后汉书·袁术传》曰:刘表到荆州,上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我在这里提及的是时间次序,至于刘表上袁术为太守,我仅顺便一说,袁术为后将军,不大会接受。因灵帝末,刺史提在郡守上,拥一州军政大权,部分刺史改为牧(注一)。袁术要做得是牧伯,他后来便自为扬州牧、徐州伯。《三国志·许靖传》曰:关东州郡起兵,御史中丞许靖出奔豫州刺史孔伷,孔伷卒,依扬州刺史陈温。由以上两条可知:刘表到荆州,孔伷死,袁术以孙坚为豫州刺史。袁术不得袁绍以其据荆州,故趁孔伷死,自占豫州,以免再落后。后袁绍遣周昂为豫州刺史,与袁术争。二袁矛盾激化,兵戎相见,义军同盟开始向割据演变。
   
    袁绍、韩馥等以献帝受制于董卓为由,谋立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和袁术皆反对。
   
    孙坚率荆豫兵,与董卓军数战。初平二年(191)二月,董卓终不敌,弃城西走,屯黾池。孙坚进洛阳,清理废墟,分兵出函谷关,乘胜追击。袁绍遣周昂袭豫州,孙坚遂停止西进,回屯鲁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一: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主要以打击豪强、整肃徇私、抑制盘剥等六条察问郡县,本为监察官性质,官阶低于郡守。成帝时,改刺史为牧。哀帝初,又改归旧制,不久复称牧。东汉初又称刺史。太常刘焉睹灵帝政衰,认为刺史权轻而又贪暴,建议以清名重臣替之,宜改刺史为牧伯。灵帝纳之。刘焉求得益州牧。


第5章 董卓败亡
   
    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见孙坚不追,乃使董越、牛辅等将分守黾池、安邑诸县,以御山东,而自从容回长安,自为太师,号尚父,位在诸侯王上。董卓僭拟天子车服,封拜宗族,使列朝廷。筑郿县坞,储满财宝粮谷,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三国志·董卓传》)尝于宴饮时,就坐中杀人。尽毁洛阳和长安的铜人、铜马、钟架及流通的五铢钱,改铸小钱,因质量太差,致使钱毛物贵,货币不再流通,生民困苦。司徒王允密与司空荀爽等谋诛董卓。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通经习武,曾任豫州刺史,与皇甫嵩、朱俊共击黄巾,后事何进。
   
    董卓自知杀人过多,恐为人害,出行常以吕布护卫。董卓虽爱吕布如子,然性烈气狭,因其一次小过不遂心意,便拔手戟掷之。吕布敏捷,躲闪而过。吕布笑脸道歉,董卓怨解。吕布由是怀怨。董卓又使吕布守中阁,吕布与侍女私通,恐事发觉,日益不安。王允与吕布同乡,故行笼络以诛董卓。吕布见王允,露不满之意。王允遂请为内应,吕布许之。
   
    三年(192)夏,献帝有疾新愈,大会百官未央殿。董卓至,王允使吕布刺杀之,夷三族。王允独揽大权,露有骄色。
   
    董卓重用蔡邕,蔡邕不得已而事之。王允谓其为阿附者收将杀之。公卿惜之高才,多有相救。王允悔欲止,而蔡邕已死狱中。
   
    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屯陕县,奉董卓令,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进屯河南。董卓死,吕布遣兵击牛辅。牛辅抵挡一阵,终因恐惧而携金宝逃亡,左右劫财,斩首送长安。李傕等抄掠而还,见主皆亡,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欲遣散之,有人劝其曰:“凉州人素惮关东兵,一旦解兵,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嵩为将军,率之屯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王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我盟友耳,若安凉州屯陕,使关东见疑,甚不可也。”(《后汉书·王允传》)
   
    时百姓讹传,当悉诛凉州人。李傕等益惧,不知所为,欲行解散,各返其乡。校尉贾诩曰:“诸君弃军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献帝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晚也。”(《三国志·贾诩传》)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善运机谋,董卓以为讨虏校尉,随牛辅屯陕县。李傕听其计,乃率兵西进,路与董卓部将樊稠等合,众十余万,十日攻破长安。吕布东奔逃命,王允被俘受害。
   
    献帝诏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樊稠右将军,张济镇东将军,并封列侯。李傕、郭汜、樊稠共擅朝政,张济出屯弘农。韩遂、马腾降,率众入长安。诏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县。不久,韩遂、马腾袭长安。郭汜、樊稠出战,韩遂、马腾败还凉州。
   
    兴平二年(195),诸将开始争权。李傕疑樊稠暗通韩遂、马腾而杀之。郭汜自疑,遂攻李傕。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二人相攻连月,死者万数。李傕自为大司马。张济赶来说和,欲献帝东迁弘农。李傕许之。诏李傕出屯弘农曹阳;张济为骠骑将军,还屯陕;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护驾东行。郭汜复欲胁献帝都郿县,杨奉、董承不听。郭汜遂与李傕和,追至曹阳,欲劫回献帝。杨奉原为白波帅,遂急招河东白波帅韩暹等,与李傕、郭汜大战,保献帝至河东。
   
    建安元年(196)秋,因饥荒断粮,诸将护献帝至洛阳,河内太守张杨以粮相迎。迁张杨大司马,韩暹大将军,杨奉车骑将军,董承卫将军。
   
    王允有计除奸,却无谋安政,俯仰间前功尽弃,又使李傕、郭汜继续乱政。枭雄豪杰见献帝穷途末路,遂起而逐之。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