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学习之“段地址*16+偏移地址=物理地址”的本质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形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23

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数据为2H,二进制形式为10B,对其进行左移运算:

观察上面移位次数和各种形式数据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

(1)一个数据的二进制形式左移1位,相当于该数据乘以2;

(2)一个数据的二进制形式左移N位,相当于该数据乘以2的N次方;

(3)地址加法器如何完成段地址*16的运算?就是将二进制形式存放的段地址左移4位。

进一步思考,我们可看出:一个数据的十六进制形式左移1位,相当于乘以16;一个数据的十进制形式左移1位,相当于乘以10;一个X进制的数据左移1位,相当于乘以X。发散思维。

 

“ 段地址*16+偏移地址=物理地址”的本质含义是:CPU在访问内存时,用一个基础地址(段地址*16)和一个相对于基础地址的偏移地址相加,给出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

下面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基础地址+偏移地址 = 物理地址的思想”

比如说,学校、体育馆、图书馆同在一条笔直的单行路上,学校位于起点,你要去图书馆,问我那里的地址,我可以用两种方式告诉你图书馆的地址:

(1)从学校走2826m到图书馆。这2826m可以认为是图书馆的物理地址。

(2)从学校走2000m到体育馆,从体育馆再走826m到图书馆。第一个距离2000m,是相对于起点的基础地址,第二个距离826m是相对于基础地址的偏移地址。

 

第二个比喻,比如,只能通过纸条来互相通信,你问我图书馆的地址我只能将它写在纸上告诉你。显然,我必须有一张可以容纳4位数据的纸条,才能写下2826这个数据。

可不巧的是,我没有能容纳4位数据的纸条,仅有两张可以容纳3位数据的纸条。

这样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数据。

一个是200

一个是826

拿到这个数据后,你要做如下运算处理:

200(段地址)*10+826(偏移地址) = 2826(物理地址)

8086CPU就是这样一个只能提供两张3位数据纸条的CPU。


转自http://www.cnblogs.com/jiqing9006/archive/2013/03/25/2980950.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