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学习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搜狗输入法 优化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5 08:34

【前沿】

还没开始学习三层的时候,就听很多同学说三层啊、七层啊什么的,当时自己就特别好奇,三层是什么东西?怎样才叫做三层?三层是用来做什么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闪现在我的脑海当中。现在自己也初步学习了三层,对于三层我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大部分内容是自己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


【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通常意义上的三层加厚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搞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什么是三层架构? 多层结构的划分方式:物理/逻辑 两层/三层结构 物理上的三层:显示层/业务层/数据层(客户PC: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架构,也不仅仅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架构,三层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把这个三个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影城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各层作用】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具体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的搭建。

3、界面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区分方法】

1、数据访问层:主要看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它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最接近用户。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界面。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实现与业务需求有关的设计,也即是说他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以来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数据层】

   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问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规则】

三层架构的程序不是说把项目分成DAL、BLLWebUI三个模块就叫三层了,下面几个问题在你的项目里面:

1、UILayer里面只有少量(或者没有)SQL语句或者存储过程调用,并且这些语句保证不会修改数据?

2、如果把UILayer拿掉,你的项目还能再Interface/API的层次上提供所有功能吗?

3、你的DAL可以移植到其他类环境的项目吗?

4、三个模块,可以分别运行于不同的服务器吗?

 如果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为Yes,那么你的项目还不可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层程序。三成程序有一些需要约定遵守的规则:

    1、最关键的,UI层只能作为一个外壳,不能包含任何BizLogic的处理。

   2、设计时应该从BLL出发,而不是UI出发,BLL层在API上应该实现所有BizLogic,以面向对象的方式。

3、不管数据层是一个简单的SqlHelper也好,还是带有Mapping过的Classes也好,应该在一定的抽象程度上做到系统无关。


【与MVC的区别】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我们可以用来创建在域对象和UI表示层对象之间的区分。

   同样是架构级别的,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有一个表现层,但是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两个层。

   在三层架构中没有定义Controller的概念。这是我认为最不同的地方。而MVC也没有把业务的逻辑访问堪称两个层,这是采用三层架构或MVC搭建程序主要的区别。当然了。三层中也提到了Model,但是三层架构中Model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三层中典型的Model层是不一样的,三层中典型的Model层是以实体类构成的,而MVC里,则是由业务逻辑与访问数据组成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