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字深度干货]工程师们,我们该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17淘宝总消费怎么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23:42

我相信大部分工程师在看到朋友圈的这条消息“某世界五百强公司开始清理34岁以上的'老'工程师”,都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发展的有些惶恐不安。我相信大部分工程师都会问下面这些问题:


当工程师的会不会一下子就被人家淘汰,开除了?为什么公司不重视工程师?不做工程师,我还能做什么呢?是该继续现在的工作,还是寻求新出路?别人成为科技新贵,我为什么就是赚不了钱?我的市场价值在哪里?我值多少?这么多专业知识怎么学得完?

那作为一个普通工程师而言,究竟该怎么办?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可能大家都看过很多朋友圈里关于“34岁以上工程师被清理”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中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工程师的职业问题。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身边工程师同事和朋友的工作经历,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选对公司

公司对一个职场上的人来说,是太重要了。很多人能够有所成就,就是通过公司这个平台上,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积累了人脉,获得了一定的资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一定要问公司能为你做什么,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资源和价值。所以,你如果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你的职业为你提供机会,就得睁大双眼,去选择那些能够锻炼你,并给你提供资源和人脉的公司。

我们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依然有许多幻想和诱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影响我们,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一般情况下,人们首先会选择具有下面这些特征的公司:

  • 公司规模大

  • 公司福利待遇好

  •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在选择公司从“价值”这个角度去衡量。打个比方,我们看一个池塘好坏与否,并非看其形状、地势以及所在的位置,而是看是否有我们需要钓的鱼。尽管池塘周围的风景也能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但是在钓鱼和欣赏风景之间我们还是会优先考虑前者。

对于一个技术工程师来说,选择一个公司,应该更多地从自己的内在需要出发,而不是公司的外在的规模和形态,以下是几种价值取向:

  • 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相互匹配

  • 公司文化气氛是否与个性相吻合

  • 是否能够学到有价值的技能

首先对于每一个工程师来说,你应该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你最喜欢做什么事,你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当然认识自己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些人还是学生阶段的时候就能做到,而有些人工作十多年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要干什么。如果你花了10年时间还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那就是你自己的错了。认清自己之后,你就可以选择那些跟你职业生涯规划匹配的公司,比如你是想做一个技术比较全面的,还是只想就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想做一个技术全面的人,那么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就得多考虑一下相对规模较小的公司,因为你得到的锻炼机会很多,反之你就得选择较大的公司。另外,你还考虑这家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文化你是不是能喜欢,想想如果是一个管理非常严格的公司,而你又是一个很随意或者不喜欢约束的人,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岂不是非常痛苦?再就是要考察这个公司是否能够让你学到有价值的技能,你首先得考虑这个这个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它做的产品属于朝阳产品,还是夕阳产品?如果你进入这个公司做的产品属于朝阳产品,那就意味着以后你们公司会有更多竞争者出现,你也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了。这也就是“有价值的技能”的前提条件。就拿现在炒的很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吧,现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程师很少,如果有一个公司给你一个机会愿意去培养你,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实践,你应该毫不犹豫的加入,因为你学到的是朝阳技术!

规划职业

在中国,大部分人在进入职场的初期对职业规划还是没有多少想法。这个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 这里我不想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规划职业,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开始。你得问自己,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只有真正的了解自己,你才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才能合理的规划职业。那么从一个工程师角度出发,你要考虑的是,这份职业是不是你一直想干下去的?如果不是,你应该走向何方?我列举了一般技术公司的岗位、要求以及工作性质,让大家对这些岗位有些认识,供大家参考,同时我也会给大家讲解如何从一个工程师转到其他部门。

一个公司的跟业务相关的部门大致可以分为: 研发,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术支持,市场,销售。每个部门的职责是不同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因此是不同的。

  1. 销售

  2. 市场

  3. 技术支持

  4. 研发(按照对技术依赖的程度由弱到强排序)

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前面4个部分,对于研发部门,相信大部分工程师都深有感受,这里不再过多叙述。

  • 销售部门是一个公司的关键部门,是可以直接给公司带来收益的部门。销售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如果把销售的层次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的话, 那么低级的销售就是跑单,需要经常直接接触客户,属于产品型销售;中级的销售,只需要关注一些重要客户,并制定一些销售策略,属于方案型销售;高级的销售关注的是高价值客户内部的政治问题以及长期的客户关系。因此高级的销售一般至少是总监以上级别了。 

  • 销售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的销售经验不会过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人脉,让销售越老越值钱,处理起一些问题来,会越来越游刃有余。当然了,销售压力比较大,政治斗争也激烈,一个不小心,没站好队,就被赶了下来。

  • 研发工程师一般难转到销售,首先是因为销售部门更愿意招一些有销售经验或者商务背景的(除非愿意培养)。销售和研发工作性质差别太大,对人员的思维模式要求也是不同,因此研发工程师可以先跳到售前技术支持,培养一下自己的商务意识,认识销售,才能够顺利跳到销售团队中。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做销售的,所以自己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性格,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

  • 接下来我们说说市场部门。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市场部门,一般一些小公司就让销售承担市场的工作。那什么是市场呢?简单的说市场就是4P: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也就是说你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定义产品的价格及其策略?销售渠道是什么样的?如何促销?

  • 市场的好处就是见多识广,人脉资源丰富,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市场和销售往往是企业CEO,CMO等重要岗位的后备军。市场这个岗位,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一个成功的市场人员,应该具备的是:一定的技术理解能力;敏锐的商业头脑;较强综合分析能力;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因此,市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比销售更加能锻炼人的综合素质,而压力相对来说还小些。

  • 研发工程师一般比较难转到市场,原因是大部分研发工程师每天忙于研发工作,鲜有机会接触到市场方面的工作和信息,缺少商业方面的思维意识。 但是有一个例外,市场部门里面有一个岗位叫做“Product Manager”,很适合工程师去做,因为此岗位是需要定义产品的功能,要求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当然不同公司会对此岗位的职责定义又有所不同,因此也要分情况。如果要转去做市场,你要更关注整个产业链方面的东西,而不是技术本身的一些细节。 

  •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技术支持这个岗位。很多工程师不想做研发了,而技术支持工程师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岗位,因此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技术支持这个岗位!技术支持的工作职责一般是:介绍产品功能给客户,追踪客户项目,挖掘客户需求,协调内外部资源,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从技术支持的阶段上来讲,技术支持往往分为售前技术支持和售后技术支持。但是每家公司在这个岗位上定义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样,有些公司可能就不分售前和售后,而有些公司却划分成两个不同的部门。因此我们这里不再提售前和售后这两个概念,我们按照技术支持的工作特点,分为偏销售型技术支持纯技术型技术支持。 偏销售型技术支持,基本的工作职责是: 介绍产品功能给客户,追踪客户项目,挖掘客户需求,协调内外部资源。这类技术支持需要围着销售和客户转,以满足公司内部销售和外部客户技术支持的需要。这个岗位对一个企业来说,在某些方面是必要的。因为销售为了把产品卖给企业,需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了解客户的组织架构,项目信息,以及相关人员。销售需要去客户那里打听一些消息来,但是销售直接对接的往往是公司管理人员,而这些管理人员一般都会有有一定的商业思维,极有可能只会告诉销售一些片面的消息,甚至不告诉。这时候就需要偏销售型技术支持出场了,技术支持就需要经常跑到客户那里,问问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项目进展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顺便套套近乎,吃吃饭,聊聊天,而整个过程中,因为大部分工程师缺少商业意识,或者不会从公司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技术支持工程师的问题,基本不设防,会和盘托出,所以偏销售型技术工程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商业间谍”的角色。这些搜集来的信息,会最终反馈给销售,销售再整合自己获得的信息,才能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成功将产品卖给客户。

  • 纯技术型技术支持基本的工作职责是: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对客户进行指导和培训。因此,这类纯技术型技术支持本质上还是一份技术工作,这一岗位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综合技术分析能力,帮助扩展自己的技术知识面。因为客户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跟产品使用相关,因此它的技术特点是:掌握产品使用的基本知识,理解产品的一些工作原理,以及具有更广泛的系统知识。 当然这些大公司,可能分工很细,每一个人负责一面,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纯技术型支持工程师,你需要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你快速定位问题和解决问题。

  • 技术支持岗位在公司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工程师拿这个岗位作为一个跳板。如果是纯技术型技术支持工程师的话,它的好处在于技术没有抛弃,退一步可以回去做研发,进一步还可以跳到其他市场等商务岗位,但是直接跳槽到商务岗位,绝对比回去做研发难多了。原因在于纯技术型技术支持岗位并不会提供太多商业方面的机会给工程师去锻炼,这就要求工程师自己能找些机会去锻炼。而偏销售型技术支持工程师,显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完全转去做销售。 

  • 技术支持的套路一般在2年内就可以掌握了,继续做下去,无非是自己的技术知识再扩展一些而已,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按照掌握的套路去做,完全可以胜任售后的工作。如果自己的最终规划是商务角色,建议尽早转岗。

设计策略

不管你是一个研发工程师,还是技术支持工程师,你都会面临中年危机,所以要提早在职场上布局,针对自己的情况设计一定的应对策略。以下是我根据不同工程师的职业生涯,从不同方面去考虑如何布局:

1.跟对领导,并学会和领导相处

每个人都渴望出人头地,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怎么做到脱颖而出呢?一种就是通过贵人相助,另一种就是靠自己。然而,我们翻翻成功人士的传记,你会惊奇地发现,有多少人是紧跟别人后面爬上成功阶梯的,从一份卑微的工作到最后成为大公司的总裁。因此对于步入职场的工程师来说,除了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外,你需要给自己找到一个贵人,去给你指点方向,去帮助你。这个贵人极有可能是你众多领导中的某一位。所以你要永远争取为你能找到的最精明、最出色、最有能耐的人工作。即使你的领导不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但是跟一个好的领导至少让你工作很顺心。在经历过不同类型的公司,跟随过不同的领导,我根据他们对工程师的管理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分为这几种类型:

  • 资源型领导。资源型的领导可以最大程度帮自己的团队调用和协调公司资源。这种类型的领导,有一定的领导魅力,对团队和公司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公司在公司里很容易上位,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对象,并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贵人。和这类领导相处,要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做事情,领导才喜欢,并能尽量去帮你争取到一定的资源。

  • 权威型领导。看一个领导是不是权威性的领导,最简单的就看下平时开工作会议的时候,是不是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在说话,而别人都不轻易发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氛围?因为在平日工作里,这个领导表现出的强势和权威令下属不愿意,甚至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领导,往往喜欢的是听话的下属,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下属有太多的想法,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就行了。所以跟这样的领导相处,如果你想升职,你要尽量表现出的是踏踏实实的形象,还要尽量避免挑战他们的权威。权威性的领导,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危机意识,有的领导怕自己的位置被下面某个能力很强的下属替代,所以不肯放权给自己的下属,或者不让下属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他们会提拔一些能力不是很强的人。很明显,在这样的领导下干活,你要能够忍受和习惯他的脾气和管理方式,否则的话,建议赶快闪人。

  • 民主型或开放型领导顾名思义,这样的领导会尊重每个下属的想法和立场,会从下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认真听取下属的建议和意见。跟这样的领导相处,相对容易些,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但是有一点,你要搞清楚的是领导和下属的边界,你可以给领导提意见和想法,但是你不能代替领导去做决定,在某些场合你的势头不能超越领导,不能给他难堪。这样的领导,如果有一个很强的能力和资源,必然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对象。

  • 严格型领导。作为工程师的领导,有一种类型的领导就是严格型或者严谨型领导。这类领导对下属的要求和管理非常严格,严格到不能容忍沙子般微小的错误,整个项目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按照他制定的规则去做,比如每次会议都要需要完整的记录下来,不能遗漏。这样的领导太拘泥于细节,不够大气,很难笼络下属,也得不到下属的支持,这样的领导其实更适合当工程师。用一个字去形容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当下属的感受,就是“累”。所以对于这样的领导,你要么学会忍受,要么闪人。

  • 放任型领导。放任型领导既不给下属太多的激励,也不给他们太多的指挥,基本放任自流,各干各的,偶尔实在看不过去了,指挥一下。在这样的领导带领下,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问领导要资源以及汇报工作,否则就像被放羊了,失去了方向,干活没有积极性和激情了。这种领导的风格,不适合那些被动的接受工作的工程师。 

2.学习什么样的技能?

在公司学到的技能,总体而言分为两种:

  • 专用技能

  • 通用技能

    前者是只有自己公司能用到的,而其他公司很少能用到或者根本就用不到。后者是很多公司都能够用到的。为什么很多从大公司离开的工程师,有时候却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原因很简单,大公司的工作划分很细,如果正好给你的工作带给你的技能,只能用在自己公司,而其他公司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再去想办法补充一些“共性”的技能,比如主动要求承担某些合适的工作,或者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去充电。

    除了通用技能,你需要把眼光放长远些,你要往前看十年,看那时候需要哪些技术或者技能。如果发现某项技术是未来的热门技术,你就需要提前给自己布局。

    3.如何升职?

    很多工程师都喜欢埋头做事情,直到老板没给自己升职,却给另外一个同事升职加薪时,就开始愤愤不平,心想自己做的比他好,凭什么自己没有升职。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成熟的。所谓“存在即是合理的”, 员工永远无法站在老板的高度考虑问题,老板有老板的考虑。对你而言,升职是个敏感话题,对老板而言更加敏感!因此,你要从老板的立场考虑不给你升职的原因。

    职场心理专家指出,如果老板想为你升职,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限于你的工作能力,还有你的人际关系、前景发展,甚至私人生活状态等其他因素。所以要想快速升职,不光是自己的工作能力要提高,还要学会一些技巧让你老板主动为你升职:

    • 体现你的价值。你需要让领导知道你在整个团队中,是必不可少的。少了你,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展。

    • 和老板搞好关系。

    • 投其所好。根据上面的领导的类型,再根据领导的性格,判断出领导到底喜欢哪种类型的人,在他面前要尽量表现出你就是他喜欢的那一类型的下属。

    • 善于表现。要善于表现出你的困难,你的努力,你的贡献,以及你的个人损失。埋头苦干只有自己知道,领导却有可能不知道,你需要直接或者间接的让你的领导知道你碰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花了多少精力,你的贡献是什么。所以你在半夜1点钟解决了问题,并发了一个邮件给大家及你的老板,比你在中午1点钟发邮件,效果会好很多。当然了,你不能老是在半夜1点钟发邮件,这样就太假了,过犹而不及。另外,公司里面有些事情或者工作,是简单重复或者耗体力的事情,对你个人的技术能力没有太大提升,这时候你需要告诉你的老板,就说你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去做这些事情,自己的损失的是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少发闹骚。因为你发的闹骚,很容易会被传到老板的耳朵里。千万不要相信HR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或者说让匿名收集一些建议或者意见,如果你把你的闹骚当作意见反馈上去的话,你的谈话内容和通信内容,HR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的老板。接下来,你就知道后果是什么了。

    • 忠诚。忠诚比聪明更重要。如果在平时工作中,老板感觉你卖小聪明、不值得信赖,不管你天赋多高,也无法获得更高职位。一定要记住美国心理专家罗伯茨 希姆的话:在聪明和忠诚面前,老板的选择永远是后者。

    • 扩大影响力。你要体现自己在团队里面的价值或者重要性,老板才会愿意给你升职或者加薪,因此你需要做的是去影响别人和团队。当然了,你不能盲目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你的影响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要注意和收敛了,你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老板对你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所以只要你在你的老板下面干活,你就要收敛自己的影响力,除非你可以再依靠一个更大的老板,或者可以干掉自己的老板。

    4.如何转岗?

    前面我们讲到公司的一些岗位。其实很多工程师在工作一两年之后,就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工作,就想去转岗。那么怎么转岗呢? 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所在公司能不能给你提供转岗的机会,如果不能,你就需要在外面寻找机会,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工程师直接在外面换岗的话,并不是那么顺利,大部分人很难通过外部公司换岗,所以这时候你可以考虑先过渡到外面的某个公司继续做技术相关工作,而这个公司是一个能够给你提供转岗机会的平台,这样的公司往往是一些较大的公司或者平台。那么,内部转岗就能一帆风顺吗?未必。所以你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的做一些事情,下面是一些内部转岗的技巧:

    • 提前学习另外一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比如你想去做市场,你就需要了解市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用语,同时你需要了解公司内部市场岗位是做什么的,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课程,比如MBA。

    • 认识另外一个岗位的老板及其下属。在一个大公司内部,如果没有业务上的交集的话,你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认识他们,比如公司里面的活动。认识之后,你还需要经常跟他们交流,表达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观点,展露出自己某方面的知识和才能。等到有新的岗位开放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转岗过去了。

    • 跟HR搞好关系,你可以提前获得开放出来的岗位信息,追踪岗位动态,并了解你的竞争对手。这些信息非常有助于你转岗成功。

    5.掌握一些面试技巧

    如果你很想得到一个的工作岗位,你就必须考虑一些面试技巧,让你能够打败其他竞争对手。当然了,网上已经有一些人分享了面试技巧,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用过的一些技巧以及网上没有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或多或少的帮助到你:

    • 设计一份很好的简历。你首先需要做的是研究那个岗位的JD,看这个岗位需要的技能或者要求是什么。然后你需要根据这个岗位的JD去修改自己的简历。这就意味着,有可能你投递10个公司岗位,你应该有10个不同的简历。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一般公司招聘的时候,会先由HR去筛选,而HR也不是太懂里面的技术要求,如果简历很多的话,他们就会根据你简历的内容和JD进行匹配,如果第一眼就不匹配的话,你的简历就被扔掉了。除了我们说针对不同公司的岗位,制定不同的简历之外,你还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优化简历中的内容重点。比如,如果你从研发工程师转去做技术支持,你的简历中除了要强调之前的项目经验之外,你还需要强调你在研发过程中怎么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参加了哪些公司组织的活动,有没有给公司内部同事做过技术指导或者培训,怎么与客户互动等等这些偏向软技能的一些内容,因为这也是技术支持工作中的一部分。又或者你要申请市场的职位,你的简历中的重点需要强调你在平时工作或者业余时间中,参与了什么样的市场或者商业活动。

    • 面试前的准备。你需要很好的准备面试,首先你需要站在面试官的角度上去看你的简历,然后想一下他们对你的简历会提哪些问题,你可以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领导帮你审阅你的简历,然后问下他们可能要问哪些问题。另外你还要看一下岗位的JD,想一下面试官可能要问的问题。 

    • 面试中的回答。在这里我想提到的更多是价值观。为什么这么说价值观很重要了?每一个老板在招人的时候,都希望找到一个优秀的人给自己干活,那么从老板的角度,什么人才是优秀的人?排名第一的就是价值观,大家觉得李一男很优秀,但是任正非可能不这么认为哦。作为一家著名的通讯公司,非常看重价值观,所以他们在招聘工程师的时候,招的是踏踏实实工作的工程师,而不需要创业的,有太多想法的工程师。 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有一个面试官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然而我老老实实的告诉他我看的“小故事,大智慧”这本书,后来我就落选了,当时我就很奇怪,作为一个技术岗位,为什么要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后来我才明白,或许我应该告诉他,我正在看“ASIC design”这本书。又或者你去面试一个技术支持的岗位,面试官问你如何规划你自己的职业,你的回复不经意透射出你其实对市场或者销售的职位更感兴趣,这样的面试结果就是你将被淘汰。不要觉得自己不会犯这样明显的错误,实际根据我的观察,不少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其实你应该用坚定的语言和眼神,让面试官相信你很喜欢你所应聘的这个岗位。总之,在面试中,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让面试官明白你的价值观是和这个职位是完全匹配的。

    • 面试后的跟踪。很多人面试完了,就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通不通过就看公司的了。其实则不然,你仍旧有机会打败其他竞争对手,即使你自己觉得你面试的很差。你需要做的是继续表现下去。首先你需要在面试的时候,拿到面试官的联系方式,你可以直接问面试官要他的名片,公司邮箱,甚至微信。 然后在面试结束之后,深入思考一下面试中提到的问题,你甚至可以请你的朋友一起帮你想出一个完美的答复,然后你需要尽快回复邮件给面试官们,把面试问题的答案详细描述清楚,最后你需要诚挚的感谢面试官和公司,并表达出你对此职位的强烈渴望。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没有收到反馈,你需要再发一次邮件问候一下面试官,再次表示感谢以及对此职位的强烈渴望,接下来你就听天由命吧。 此招对于毕业生以及出入职场的工程师来说,去应聘某岗位,特别奏效。曾经让几个年轻人试过此招,屡试不爽。为什么这一招对年轻人身上很奏效呢?那是因为老板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年轻人,而对于毕业生或者工作一两年的工程师来说,老板会认为“态度决定一切”。

    • 面试失败后的再跟踪。如果你面试一个心仪的岗位,但是失败了。而你非常想去这家公司做这个工作,你完全有机会获得成功。 你需要做的是:

      • 持续跟踪这家公司的动态以及招聘情况

      • 了解你心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 分析和总结上次面试失败的原因

      • 重新修改简历

      • 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并精心准备

    • 按照上面的步骤准备之后,你下次再面试成功的概率可以大大提高。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因为你面试的是同一岗位,又可能你会再遇到相同的面试官,那么这时候就有两种情况:1. 这个面试官忘了你。这个取决于你两次面试的时间间隔,如果间隔超过一年,这个面试官极有可能忘了你,但是在他的心智中,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这时候成功的概率会比别人高一些。2. 如果这个面试官记得你,那你需要表现出你对这个岗位和公司的兴趣,以及你对做出的努力。如果后面再面试不错的话,你的成功率绝对比你的竞争对手高。

    6.扩展人脉和资源

    永远记住一点“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在公司规划之内”,尽管很多外资公司的HR政策看起来都很开放和开明,比如标榜“balance betwee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company benefit”, 但实际上是吸引人的一句口号而已,大部分情况是没有或者没办法落实这个口号。不信,你可以申请公司开放出来的销售岗位试试,看看HR能不能实实在在地帮到你。所以对工程师而言,多数公司并不会为你考虑你的个人发展,他们喜欢的是单纯付出劳力型的工程师,而你的能力如果不能满足公司的需要,却要给你付出很高的薪水,那么你当然会被裁掉了。所以,现实是,你越“乖”,被换掉的可能性越高,被换掉的速度越快。那么怎么做一个不“乖”的人呢?除了上面我说的那些,让你在公司内部变成一个不“乖”的人,你还需要扩展公司之外的人脉和资源,让你在公司外部也成为一个不“乖”的人,去给自己布局。很明显,外部的“不乖”比内部的“不乖”更重要,因为外部的“不乖”让自己拥有更多外部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很多工程师都没有这个意识,自己的人脉也仅限于前同事和现任同事,这是非常危险的。当你被公司裁掉的时候,当你的年龄成为一个劣势的时候,当你彷徨在街头的时候,你却想不到哪个朋友能够帮助你或者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时,你不得不像年轻人那样投递简历出去,但是你却不再年轻!基本上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具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去帮助他们实现理想。而人脉和资源的多少,又决定这个人的成就有多大。今天我们看到马云,他在工业界,商界,演艺界,政界等等各行各业,都有人脉和资源,不管是底层的老百姓,还是位高权重的世界各国领袖都和马云建立了联系和关系,所以他的成就可以做的很大。

    那怎么扩展人脉和资源呢?

    现在网络和交通都很方便,你完全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去认识行业里面精英。比如,通过微信群你可以认识某个人,他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或者通过线下一次活动认识某个人,他是一个公司的技术总监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你可以认识不少人,并加他们为微信好友。那这些人都是你的人脉吗?NO,你顶多认识他们而已,他们并不一定能够帮助你。现在你需要做的是把他们转化成你的人脉。如何转化?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如何发自内心以及真诚的帮助他们,想跟他们成为朋友,而不是一开始就索求帮助。想想看,如果你是大咖,而有个陌生人总是要你帮助他解决问题,一次两次你觉得没什么,而次数多了之后,如果不是很熟的话,你是不是变得有些厌烦呢?所以正确的逻辑是,他应该想着如何先去帮助你,然后和你产生互动,并互相帮助,这样时间长了之后,就熟悉了,你们之间就互为人脉了。反过来,你要和其他人成为人脉,也要采取同样的逻辑。或许你可能会说,别人都是牛人了,我又能怎么帮助他们呢?其实再牛的人,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别人的帮助的,即使是一些微小的建议来说,他们也会觉得这是有用的。举个例子来说,有个牛人喜欢写一些技术文章,但是有可能文章里面也会出现错误,而被你发现了,你可以提醒他下。所以真正的人脉是互为价值的。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转载自:http://mp.weixin.qq.com/s/SfPszBY0gDPqsu7-_1ymbA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