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题与故乡的月亮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轩辕剑6优化补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20:58

北京

-- 作者 谢自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城四题》


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朝阳门内大街166号是三联书店店址。

在北京,登长城,踏定陵,眺望了沉甸甸的昆明湖,触摸了圆明园生动的断石;要回来了,就想起了还没去过的书店。

从前门乘地铁到朝阳门站下车,从地里上来后就不辨东西了,询问出口处小卖部的一位老妇,她用地道的北京话指点着告诉我:“走这儿过去,向左拐弯。” 我完全顺从地一路搜寻166号,没多一会儿,就站到了书店前。

什么时候结织三联书店的呢?我自1986年订阅《读书》起,对书店就有了一份亲热。几年来,我通过邮递,买到了不少我喜欢的书。不用说,标明“生活·读书·新知”的三联书店,以它的真诚联结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我呢,聊可算作读者中的一个,如今不招而来,在书店的敞书架前嗅到了墨香,就一头扎了进去。

我知道,书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自信活着就不会跟它分手。而这一幢直接与读者相处的书店建筑,倒使我不胜迟疑。它既窄小,又缺乏流行的亮色,在众多且迅速喷薄而出的建筑群的包围下,如一弹丸一谷粒,真可谓沧海一粟。

但是,正是这一弹丸一谷粒似的书店,临喧嚣繁热,我行我素,安祥与大度有如慈母。不错啊,书店以书留名,书因书店传扬。而我恰好站在书与书店中间,一呆就呆了好几个钟点,我觉得我的内界起了微妙的变化。不信,你自己去试一试。


杂碎汤与《爵士乐》

我不知道杂碎汤是否属清真馆特产,远远过了中午,饿了,见一扇书有“清真馆”字样的门就撞了进去。

里面点心不少,花卷、包子 —— 我能够直呼其名的就这两种。留意了一下买卖,有一种大约敷上牛肉馅子的煎饼(我自己叫它煎饼)十分走俏。顾客从何而来?见他们买罢煎饼,再从清真服务员手里接过一碗汤。汤呈棕黑色,汤里有横来竖去的东西,是什么呢?一问,才知道叫杂碎汤。

我买煎饼和杂碎汤,拣了个位子坐定,先用“一次性”探了探杂碎汤,想马上了解汤中之物,一看不得了,大约是羊血和羊肺之类,好象也眼睁睁地看着我,我不敢动它。或许,我是花了一元五毛钱买就这一碗的,不吃,倒勾我想起拎包中的《爵士乐》。

杂碎汤是汤,《爵士乐》可不是乐。薄薄一册,纸张不过百页,配以桔黄色底子且有不少小天使在忙碌的封面,煞是中看。我以八毛钱购得《爵士乐》,书是我的了,想到它心头就热。孟子说鱼欲熊掌欲什么的,怎么就断然咬定两者不可得兼?本来,喝一碗杂碎汤,读一册《爵士乐》,我完全可以暗自充当一次“万物皆备于我矣”的角色。

而现在呢,我就照直说,很羞愧没能习惯故国京城中的杂碎汤。


太和殿·导游·王府饭店

书上说故宫九千余间建筑数太和殿最高大。我在最高大的太和殿前留了个影,双手叉腰,面露笑色,我的身侧身后有不少人,在拍照留影。我突然想,不到一百年前的这块空间,有满清帝国的文武百官犹犹豫豫地过来,双腿打颤,连大气也不敢出。

时代到底不同了,就连太和殿前的天空似乎也显出一脉慈祥的蔚蓝;我们就在这一脉慈祥的天色下,由导游带着朝千百间辉煌空寂的建筑门洞穿来穿去。导游则好象熟透了故宫的一瓦一椽,一人物一世界,她一边比划着说,一边说着比划,说到妙处,就炸出一片笑声。我不懂故宫,所以一路有如一头绵羊尾随导游,心里却寻思:“这方圆七十二万平方米的故宫曾潜伏了多少杀机?演化了多少活剧?”

车子到了王府饭店不远处停了下来,可能是好心的导游要我们开开眼界,导游说:“王府饭店你们可以跑进去看一看,它是五星级的,里面很漂亮。”

料想谁也没有拜会过五星级饭店,现在却意外地可以在不受阻拦的情况下走到五星级里面,这是否象如今踏上太和殿是开了禁一样?我们打亮丽的大门进去,一下子被五光十色撩拨得心花怒放。有的去门内两侧客厅的沙发上坐坐,有的飞快绕过人工瀑,跨上自动扶梯去光顾地下小型百货商场,左面瓷马前,右面吊兰侧,大呼小叫争相拍照,惊得“地面小姐”用食指放到红唇边吹气,示意有外宾在不要声张。

不声张可很难,我们这一群来自江南小镇的大儿童,对北京有丰富的好奇心。从太和殿到王府饭店,一路游来,在新与旧,潇洒与庄重之间留连忘返,就是想说还说不出跨越时空的建筑折射出多少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北京烤鸭就这么吃

亲戚是我妻子那一面的,到了北京,当然要去看看。

去了,他们就约请我吃饭。吃什么呢?他们问我喜欢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有什么喜欢;就这样,定下来第二天晚上吃烤鸭。

我比约定的时间去得迟,他们可还在忙碌,见我来了,就致歉一样地对我说:“烤鸭还没有拿来。”烤鸭是预订的,据说有一个熟人,在一家正宗烤鸭店里,地方远了点,需要驱车去带回来,我觉得怪不好意思。4月6日,是我归期的前一天,他们都动员起来了。为我饯行?我心想:是北京的亲戚好客呢?还是好客的亲戚在北京?

烤鸭带上来了,还有其它佳肴,摆了一桌。我被邀来坐定,他们说:“吃吧!今晚你要多吃一点烤鸭。”我答应着,却没有动筷,他们见我楞着,知道我不懂怎么吃。这下可好了,他们都为我张罗:一边动作着,一边把他们的动作译成好听的北京话灌输给我。

我看到他们先摊一张蒸热的薄饼在手掌里,接着用筷子夹起油亮喷香的烤鸭片到一个碟子里蘸上厚厚的一层甜蜜酱,然后把蘸着甜蜜酱的烤鸭片放到薄饼上,再添几根切成一寸余长的葱;葱添好了,就用双手熟练地把薄饼卷起来。“就这样,可以吃了。”是谁先递了过来?我接住经“制作”的北京烤鸭,猛地咬了一口,既香又甜,加上温和的葱头辣味,可口极了,但亲戚还是不放心地问我:“还行么?北京烤鸭就这么吃。”

后来,我又知道,通常北京人吃着吃着这风味佳肴就不再吃饭了。而那一晚,亲戚料知我没这个习惯,预先蒸了一锅饭,好让我在餐桌前回到了江南。


-- 作者 谢恩铭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故乡的月亮

今晚看书时,突然哼起了童年时听到的一首歌的歌词:“我的心充满惆怅,只为那弯弯的月亮”,一时为之所动,却不能想起歌名。

立马放下手中的书,打开电脑,搜索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原来是《弯弯的月亮》这首经典老歌,词曲作者是李海鹰,原唱陈汝佳,后来的翻唱有不少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欢、吕方。

这首歌在中国的乐坛有很高的地位,是一代人的记忆。如今再听,仍然回味无穷。

我以前只听过刘欢的版本,而我记忆中这首歌还是父亲当年唱的。父亲唱歌还不错,当然了,不是什么专业水准,就是寻常百姓自娱自乐而已。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喜欢唱一些经典老歌,例如《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涛声依旧》,《晚秋》,《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还有今天这首让我感慨的《弯弯的月亮》。

我比较喜欢唱歌许是受了童年的影响吧。

曾经的很多老歌真的词曲俱佳,反观今天的流行乐坛,很多歌曲已大不如前了。这是一种矛盾。

祖国在腾飞,京城也早已今非昔比,若要续写“京城四题”,定与父亲多年前完全不同了。这也是一种矛盾。

说来惭愧,北京我还没真正去过,只在几年前转机时到过首都国际机场,算是逗留过一会。

幸而,明年过年回国机票也已经买好了。我也已和父母约好,到时候除了和家人一起过年,走亲访友之外,还要抽几天去一趟北京,回味一下父亲当年《京城四题》所描绘的地方。

更何况,“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一定要去的。

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敢自称好男儿,在法国七年,只回故土三次,心存惭愧。

俗话又说:停止忙碌,多陪陪父母。

今晚看的书是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多年前的书了,但是跟着作者游遍世界,也是很有意味。最近正看到写法国一些城市的几篇,例如《马赛鱼汤》。

自认是比较坚强的人,也很少有乡愁。朋友中不少人在法国生活了,不习惯,或者舍不得祖国和家人,选择回国。我却不知不觉留了下来,转眼已经七年了。

不曾想,今晚却被一首歌曲勾起了乡愁。趁着还算年轻,是该多回故乡看看。至少每年一次吧。

循环播放着《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我推开窗门,走到阳台上,正见一轮明月。幸而,这故乡的月亮是能让我们“千里共婵娟”的,也照亮了我在第二故乡的心境。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