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flask 常见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订货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6:44

1、改变默认的本地路径

可以在创建应用对象时使用关键字参数static_folder改变 默认的静态文件夹。例如,你的静态文件都存放在应用下的assets目录下, 那么可以按如下的方式创建应用对象:app = Flask(__name__,static_folder='assets',template_folder='template')也可以使用一个绝对路径:app = Flask(__name__,static_folder='/var/www/static',)改变默认的本地路径并不会对路由表产生影响。改变默认的URL规则 : 如果不喜欢静态目录URL/static,也可以在创建应用 对象时使用关键字参数static_url_path换一个别的名字。下面的示例中,将应用下的assets文件夹注册为静态目录/assets:app = Flask(__name__,static_folder='assets',static_url_path='/assets')当应用运行后,通过URL/assets/main.css就可以访问assets文件夹下的 main.css文件了。

2、设置端口号,打出debug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0.0.0.0', port=5001, debug=True)

3、添加URL变量

如果指定访问点对应的视图函数接收参数,那么关键字参数将生成对应的参数URL。下面的 示例将生成/contact/Julia?format=html:@app.route('/')def v_index():    print url_for('v_contact',name='Julia',format='html')  #  /contact/<name>    return ''@app.route('/contact/<name>')def v_contact(name):pass</name>

4、添加锚点

使用_anchor关键字可以为生成的URL添加锚点。下面的示例将生成URL /contact#part2@app.route('/')def v_index():    print url_for('v_contacts',_anchor='part2')@app.route('/contact')def v_contacts():pass

5、外部URL

默认情况下,url_for()生成站内URL,可以设置关键字参数_external 为True,生成包含站点地址的外部URL。下面的示例将生成URLhttp://<x.y.z>/contacts:@app.route('/')def v_index():    print url_for('v_contacts',_external=True)@app.route('/contact')def v_contacts():pass

6、Request对象

Request实例对象中包含 了关于一次HTTP请求的一切信息,常用的属性包括:form - 记录请求中的表单数据。类型:MultiDictargs - 记录请求中的查询参数。类型:MultiDictcookies - 记录请求中的cookie。类型:Dictheaders - 记录请求中的报文头。类型:EnvironHeadersmethod - 记录请求使用的HTTP方法:GET/POST/PUT....。类型:stringenviron - 记录WSGI服务器转发的环境变量。类型:Dicturl - 记录请求的URL地址。类型:string关于Request类的详细信息,可以查阅 Flask官网在视图函数中,可以直接使用全局对象request访问当次请求对应的Response对象。 下面的示例打印当前请求的全部报文头信息:@app.route('/')def index():     print request.headers    return 'see console output'比如,如果想获取cookie,可以用 request.headers['Cookie'] 来获取

7、读取表单数据(POST方式提交)

Flask框架将用户使用POST方法提交的表单数据,存储在所创建Request对象的 form属性中。form是一个MultiDict类型的对象,和Dict类似,我们可以使用[]操作符读取 指定的键值:@app.route('/')def v_index():    uid = request.form['uid']    pwd = request.form['pwd']    return  'uid : %s pwd : %s' % (uid,pwd)除了form属性,也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的values属性来读取表单值,用法相同。

8、读取查询参数(GET方式提交)

对于浏览器以GET方法提交的表单数据,Flask框架将其存储在Request实例对象的args 属性中。和form属性一样,args属性也是一个MultiDict类型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是用[]操作 符读取指定键值:@app.route('/search')def v_search():    q = request.args['q']    return 'you are searching %s' % q除了args属性,也可以使用Request对象的values属性来读取查询参数。

9、读取JSON数据

在REST架构中,前端经常使用AJAX提交JSON数据://javascript code in browser$.ajax({    url : "/user",    method : "POST",    data : JSON.stringify(jsondata),    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success : function(){},    error : function(){}});如果前端在提交JSON数据时,正确设置了mimetype为application/json, 那么Flask框架会将其存储在Request实例对象的json属性中。根据所提交的JSON数据的具体情况,Request对象的json属性值为自动转换后的 的字典或数组:@app.route('/')def v_index():    print request.json #字典或数组    return 'see console output'

10、响应 :Response

与Request类相对应,Flask框架使用Response类表征对HTTP请求的响应。根据视图函数的返回结果,Flask确保向后续处理环节传递一个正确的Response实例对象。 这有几种可能性:视图函数返回字符串 :当视图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字符串时,Flask自动使用 这个字符串作为正文内容,以200作为状态码,以text/html作为mimetype,构造 一个Response对象传递给后续处理环节。下面的示例中,视图函数v_ping()返回一个字符串:@app.route('/ping')def ping():    return 'pong'Flask框架将基于这个返回结果构造如下的Response对象:response : ['pong']status_code : 200mimetype : 'text/html'视图函数返回元组 :当视图函数返回的是一个形式如(response,status,headers)的元组时,Flask自动根据这几个值构造一个Response对象。下面的示例中,视图函数v_ping()返回一个包含响应正文、状态码和包头的元组:@app.route('/ping')def v_ping():    return 'pong',200,{'x-tag':'sth. magic'}Flask框架将基于这个返回结构构造如下的Response对象:response: ['pong']status_code : 200mimetype : 'text/html'headers : [('x-tag','sth. magic')]视图函数返回Response对象 :当视图函数返回的是一个Response对象时,Flask 框架直接将这个对象向后续处理环节传递:from flask import Flask,make_response@app.route('/ping')def v_ping():    rsp = make_response('pong')    rsp.mimetype = 'text/plain'    rsp.headers['x-tag'] = 'sth. magic'    return rspmake_response()函数用来构造一个Response对象,第一个参数为响应的正文。

11、设置cookie

使用Response类的set_cookie()方法可以设置客户端cookie:Response.set_cookie(    key,            //键    value='',       //值    max_age=None,   //秒为单位的cookie寿命,None表示http-only    expires=None,   //失效时间,datetime对象或unix时间戳    path='/',       //cookie的有效路径    domain=None,    //cookie的有效域    secure=None,     httponly=False)显然,如果要设置cookie,我们必须自行构造Response对象,而不是交给Flask框架去 完成这件事情。下面的示例在访问首页/时设置cookie,并在访问/page2时读取cookie:@app.route('/')def index():    rsp = make_response('go <a href="%s">page2</a>' % '/page2')    rsp.set_cookie('user','JJJJJohnny')    return rsp@app.route('/page2')def page2():    user = request.cookies['user']    return 'you are %s' % user

12、构造JSON响应

在Flask中,可以使用json模块的dumps()方法将数组或字典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from flask import jsona = [1,2,3]print json.dumps(a) # '[1,2,3]'b = {'x':1,'y':2}print json.dumps(b) # '{"x":1,"y":2}'这在开发REST API时相当有用。比如我们定义获得用户列表的API为GET /user:@app.route('/user')def v_users():    users = ['Linda','Marion5','Race8']    return json.dumps(users),200,[('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为了向客户端正确标示响应的类型,我们在视图函数返回时使用了元组,在响应报文头/headers中添加了Content-Type字段,并设置响应正文类型为application/json。

13、重定向响应

使用flask框架的redirect()方法,可以要求客户端进行重定向:flask.redirect(location, code=302, Response=None)redirect()方法其实是构造了一个具有重定向状态码的Response对象。重定向状态码 默认为302,这表示一个临时性重定向。redirect()方法还支持以下重定向状态码:301 - 请求的网页已被永久移动到新位置302 - 服务器目前正从不同位置的网页响应请求,但请求者应继续使用原有位置来进行以后的请求。303 - 对于POST请求,它表示请求已经被处理,客户端可以接着使用GET方法去请求Location里的URI305 - 请求者只能使用代理访问请求的网页。307 - 对于POST请求,表示请求还没有被处理,客户端应该向Location里的URI重新发起POST请求下面的示例中,当用户访问首页时,将自动重定向到新手页/newbies:@app.route('/')def v_index():    return redirect('/newbies')@app.route('/newbies')    def v_newbies():    return 'this page is for newbies only!'

14、终止响应

可以使用flask框架的abort()方法通知框架终止处理当前响应:flask.abort(code)abort()方法的code参数用来指定返回给客户端的HTTP状态码。由于abort()方法 将抛出HttpException异常,因此它之后的代码不会被执行。下面的示例中,要求访问/admin时必须附加查询参数token,否则返回HTTP 状态码401,提醒用户没有权限:@app.route('/admin')def v_admin():    if 'token' in request.args:        return 'you are a good boy.'    else:        abort(401)

15、session(会话) : 访问者上下文

会话/Session是为Web服务器建立状态的一个成熟模式。会话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访问者的标识问题服务器需要识别来自同一访问者的请求。这主要是通过浏览器的cookie实现的。 访问者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在其cookie中设置一个唯一的ID号——会话ID。 这样,访问者后续对服务器的访问头中将自动包含该信息,服务器通过这个ID号,即可区 隔不同的访问者。Flask框架中,每当一个请求进来时会自动根据请求中cookie的会话ID创建 一个Session类的实例对象。你可以查看当前请求的cookie验证这一点(会话ID的键 默认为session):@app.route('/')def v_index():    return request.cookies['session']访问者信息的记录问题服务器可以记录、提取指定访问者的历史信息。对每一个会话ID,服务端维护一个 数据上下文,这个数据运行在内存中,通常在变化时持久化到文件系统中或数据库中。在视图函数内,Flask提供了一个全局对象session,它始终等效于当前请求所对应的 Session类实例对象。Session类定义了get_item()方法和set_item()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像使用Dict对象一样,通过[]操作符读取或设置会话变量:@app.route('/')    if !session['user']:        return redirect('/login')    return 'some restricted for authorized users only'由于默认情况下,Flask将会话对象加密后存储在客户端的cookie里,因此必须要为应用实例的secret_key属性配置一个加密种子才能使用session:app.secret_key = 'sth. random as a encrypt key.'

16、伪造请求上下文

有一种场景特别需要伪造请求上下文 —— 自动测试:@app.route('/genius')def genius():    return 'nothing special'with app.test_request_context('/genius',method='GET'):    print app.dispatch_request() 

17、生命周期

Flask框架在一次请求应答的生命周期中,提供了一些方便的装饰器以便开发者可以 在合理的时间点注入一些定制化的代码:before_first_request()被装饰的函数将在应用启动后,处理第一个请求之前被调用before_request()被装饰的函数将在处理请求之前被调用after_request(response)被装饰的函数将在处理请求之后被调用,调用时前序环节生成的Response 对象将作为参数传入。被装饰的函数需要返回一个Response对象以作为后续环节的处理对象。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前序环节dispatch_request()处理请求时发生异常,after_request装饰 器装饰的函数可能被跳过。teardown_request(exception)被装饰的函数将在请求上下文对象出栈之前被调用。和after_request不同,即使前序环节发生异常,Flask保证这个函数总能被调用。因此,清理 性质的代码应当放置在此处。teardown_appcontext(exception)被装饰的函数将在应用上下文对象出栈之前被调用。应用上下文总是和请求上下文一起出入栈。

jinjia2模板

18、模板渲染(jinjia2)

Flask基于Jinja2模板引擎,提供了两个渲染函数,分别使用字符串或单独的文件保存模板内容:render_template_string(sourcestr,**context) - 使用sourcestr作为模板字符串render_template(filename,**context) - 使用filename指定的文件内容作为模板字符串render_template_string :下面的示例使用一个相当简单的模板,向不同的用户回 送个性化的欢迎信息:@app.route('/user/<uname>')def show_user_profile(una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_string('<h1>Welcome,{{ uname }}</h1>',uname=uname)</uname>在Jinja2的语法中,{{varibale}}表示一个输出命令,每当渲染引擎发现一个输出命令,它就在渲染结果中,使用模板数据上下文中变量variable的值替换原始的输出命令。render_template :在生产环境中,在代码里写模板字符串不是什么好主意。正经的方法是将模板写在单独的模板文件里,使用render_template()函数进行渲染:@app.route('/user/<username>')def v_user(userna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user.html',username=username)</username>默认情况下,Flask使用当前模块文件夹下的templates子目录作为模板目录,user.html文件 应当放置在这个文件夹下:/app    /web.py    /templates        /user.htmluser.html的内容如下:<body>    <h1>Welcome, {{ username }}</h1></body>

19、变量与表达式

模板变量在模板被渲染时通过上下文字典传递给模板。下面的示例中,在模板中使用了变量name和age,当调用render_template_string()渲染模板时,通过关键字参数 将两个变量的值传递进来:tpl = 'name : {{ name }} age : {{age}}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name='Marion5',age=12)变量成员 :如果传入模板的变量是不是Python简单类型,而是比如字典或对象类型, 那么在模板中可以向Python中一样的方式访问其成员属性或方法。稍有不同的是,对于字典变量,除了可以使用[]方式访问其成员,还可以使用.:tpl = 'name: {{u["name"]}} name again:{{u.name}}'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name':'Marion5','age':12})同样的,对于对象变量,除了使用.访问属性值,还可以使用[]: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tpl = 'name : {{u.name}} name again:{{u["name"]}}'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User('Mary',20))表达式 :变量还可以应用表达式,比如进行数学运算,那些常用的数学 操作符( + - * / // % ** )都是有效的:data = {'x':12,'y':13}tpl = '{{x}} + {{y}} = {{ x+y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data)或者进行比较或逻辑运算( == != > >= < <= and or not):data = {'x':12,'y':13,'z':11}tpl = '{{x}} > {{y}} : {{ x>y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data)函数调用 :在输出命令中,可以对变量或常量进行函数调用:tpl = '{{ range(10) }}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需要注意的是,模板有自己的全局域/globals,因此这里的range()函数并不是Python 应用中的函数。

20、全局对象

Jinja2内置的全局对象包括:range([start, ]stop[, step])lipsum(n=5, html=True, min=20, max=100)dict(**items)class cycler(*items)class joiner(sep=', ')Flask向Jinja2模板注入了以下全局对象,可以在模板中直接访问:config - 当前Flask应用实例的配置对象request - 当前HTTP请求对象session - 当前HTTP请求的会话对象g - 当前HTTP请求周期内的全局对象url_for() - URL生成函数get_flashed_messages() - 闪信函数下面的示例中,从session中提取当前用户名:@app.route('/')def v_index():    tpl = 'welcome back, {{ session.username }}, your user agent is <b>{{ request.headers['User-Agent']}}</b>'    return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

21、自定义全局对象

可以使用应用对象的context_processor装饰器向引擎注入额外的全局对象。 下面的示例向模板全局域中注入vendor变量,其值为hubwiz:@app.context_processordef vendor_processor():    return dict(vendor='hubwiz')这时我们可以在模板中直接使用vendor变量了:@app.route('/')def v_index():    tpl = 'powered by {{vendor}}'    return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当然,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注入全局函数。下面的示例向模板全局域中注入format_price 函数:@app.context_processordef utility_processor():    def format_price(amount, currency=u'€'):        return u'{0:.2f}{1}'.format(amount, currency)    return dict(format_price=format_price)

21、过滤器

模板中可以使用过滤器|来修改变量的值。下面的示例使用内置的title过滤器 将name变量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转换为大写:tpl = '{{ name|title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name='jimi hendrix') #Jimi Hendrix过滤器级联 :可以将多个过滤器串联起来,构成过滤流水线。下面的示例对name 变量依次使用了两个过滤器,scriptags过滤器用来除去name变量中的HTML标签, title过滤器将传入的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转换为大写:tpl = '{{ name|striptags|title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name='<h1>jimi hendrix</h1>') #Jimi Hendrix过滤器参数 :可以使用小括号为过滤器传入额外的参数。下面的示例将列表型变量 的多个成员使用join过滤器连接起来:tpl = '{{ seq | join("-") }}'  print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seq=[1,2,3]) # 1-2-3在Jinja2中,一个过滤器其实就是一个函数,第一个参数用来接收前序环节传入的值,而 返回值则作为后续环节过滤器函数的第一个参数:Jinja2内置了很多过滤器,在其官网文档页 可以了解详细情况。

22、定制过滤器

我们已经知道,过滤器其实就是一个函数。在Flask中,可以使用Flask.template_filter 装饰器创建自己的过滤器。下面的示例创建了一个名为reverse的串反转过滤器,它总是 将输入的字符串逆向重排:@app.template_filter('reverse')def reverse_filter(s):    return s[::-1]下面的示例演示了如何调用我们自制的过滤器:@app.route('/')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_string('{{ greeting | reverse }}',greeting='Hello, Jinja2' )另一种等价地创建定制过滤器的方法是将过滤器函数添加到Flask应用实例的jinja_env字典中:def reverse_filter(s):    return s[::-1]app.jinja_env.filters['reverse'] = reverse_filter

23、变量转义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对变量执行转义操作,将变量中的具有特殊含义的HTML字符 使用HTML实体码表示。例如:<IAMKING>将被转换为&lt;IAMKING&gt;。自动转义 : 在模板中使用autoescape标签可以开启或关闭模板引擎的自动转义 功能。在开启自动转义功能时,模板引擎将对转义块内的所有变量自动执行转义操作。下面的示例中,使用autoescape标签开启了自动转义:user = {'id':123,'nickname':'< IAMKING>'}tpl = '''      {% autoescape true %}      <h1>homepage of <a href="/user/{{id}}">{{nickname}}</a></h1>      {% endautoescape %}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但是自动转义开启的时候,会对转义块内所有的变量执行转义操作,即是这些变量压根 不可能包含HTML字符,或者其内容可控。当变量数量很多时,这将造成不必要的性能损失。我们可以使用safe过滤器将这些可控的变量标记为安全的,渲染引擎将不再对其进行转义。 下面的示例中,使用safe标签取消id变量的转义操作:user = {'id':123,'nickname':'< IAMKING>'}tpl = '''      {% autoescape true %}            <h1>homepage of <a href="/user/{{id | safe}}">{{nickname}}</a></h1>      {% endautoescape %}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手动转义 :和自动转义对应的就是手动的对变量执行转义操作。方法是使用escape 过滤器,可以简写为e。下面的示例中,对模板中的nickname变量执行手动转义:user = {'id':123,'nickname':'< IAMKING>'}tpl = '<h1>homepage of <a href="/user/{{id}}">{{nickname | e }}</a></h1>'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

24、循环结构

假设我们有一组用户数据如下:data = [    {'name' : 'John','age' : 20,},    {'name' : 'Linda','age' : 21},    {'name' : 'Mary','age' : 30},    {'name' : 'Cook','age' : 40}]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对一组数据使用单一模板进行渲染:{% for [loop condition] %}...{% endfor%}下面的示例对列表中的每一个对象生成一个<li>标签:tpl = '''      <ul>          {{% for user in users %}}          <li>{{ user.name }}</li>          {{% endfor %}}      </ul>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s=data)迭代过滤 :Jinja2的for循环不能像Python一样中途退出/break或跳过/continue, 但是它支持在迭代时进行条件过滤。下面的示例模板只为年龄大于25的用户生成列表项:tpl = '''      <ul>          {{% for user in users if user.age > 25 %}}          <li>{{ user.name }}</li>          {{% endfor %}}      </ul>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s=data)默认输出块 :如果没有执行至少一次循环(比如列表为空,或者被过滤了), 可以使用else块生成默认的输出。下面的示例模板将在没有用户匹配时输出not found:tpl = '''      <ul>          {{% for user in users if user.age > 50 %}}          <li>{{ user.name }}</li>          {{% else %}}          <li>not found!</li>          {{% endfor %}}      </ul>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s=data)

25、递归循环

有些数据是具有不确定层次的递归数据,比如文件系统,目录里还有目录:/application                    ------ 目录              /app.py                     ------ 文件    /static                     ------ 目录        /main.css               ------ 文件        /jquery.min.css         ------ 文件    /templates                  ------ 目录        /user.html              ------ 文件其对应的数据表达参见示例中的tree对象。Jinja2的循环结构支持递归调用。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recursive关键字声明循环为递归循环{% for item in data recursive}...{% endfor %}2.在循环内部,使用loop()函数调用子节点{{ loop(item.children) }}

26、循环块中的特殊变量

在for循环块中,Jinja2提供了关于循环的一些特殊变量:loop.index :当次执行的循环序号,从1开始。下面的示例将输出1至10:{% for i in range(10) %}{{ loop.index }}{% endfor %}loop.index0 :当前执行的循环序号,从0开始。loop.revindex :当前执行的循环反序序号,从1开始。下面的示例将输出10至1:{% for i in range(10) %}{{ loop.revindex }}{% endfor %}loop.revindex0 :当前执行的循环反序序号,从0开始loop.first :如果当次执行是循环中的首次,则值为True。下面的示例将输出True、False、False....{% for i in range(10) %}{{ loop.index }}{% endfor %}loop.last :如果档次执行时循环中的最后一次,则值为Trueloop.length :列表中的元素数量loop.cycle(*args) :从一个列表中循环取值。下面的示例将循环输出c1、c2、c3、c1、c2、c3...{% for i in range(10) %}{{ loop.cycle('c1','c2','c3') }}{% endfor %}loop.depth :递归循环的层深,从1开始loop.depth0 :递归循环的层深,从0开始

27、条件结构

在Jinja2中,可以使用条件块设置模板内容的输出条件。只有当指定的条件 满足时,条件块内的模板内容才会被渲染输出:{% if [condition] %}...{% endif %}下面的示例中,只有当用户的年龄不小于18岁时,才输出适合成人观看的内容:data = {'name':'Obama',age:62}tpl = '''      {% if user.age >= 18 %}      <div>some adult content...</div>      {% endif %}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data)elif :可以为条件块添加使用elif添加多重条件判断分支:{% if [condition] %}...{% elif [condition2] %}...{% elif [condition3] %}...{% endif%}下面的示例中,当用户的年龄大于60岁时,输出养生节目,大于18岁而小于60岁时,输出成人节目:data = {'name':'Obama',age:62}tpl = '''      {% if user.age >= 60%}      <div>some health preserving content...</div>      {% elif user.age >= 18 %}      <div>some adult content...</div>      {% endif %}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data)else :当条件块中的所有条件都不满足时,可以使用else添加默认输出块:{% if [condition] %}...{% elif [condition2] %}...{% else %}...{% endif %}下面的示例中,给未成年人输出卡通节目:data = {'name':'Obama',age:62}tpl = '''      {% if user.age >= 60 %}      <div>some health preserving content...</div>      {% elif user.age >= 18 %}      <div>some adult content...</div>      {% else %}      <div>some cartoon content...</div>      {% endif %}      '''render_template_string(tpl,user=data)

数据库

28、概述

Flask框架没有像Django一样,预置ORM包。因此,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差不多每一种数据库产品都有其Python访问包,比如对于sqlite数据库, 可以使用内置的sqlite3包;对于MySQL数据库,可以使用MySQL-python包; 对于MongoDB,可以使用pymongo包...这种方式是最灵活的,可以支持几乎全部类型的数据库,无论SQL还是NOSQL, 而且可以进行最大限度的性能挖掘。不过在本课程内,我们将选择性地忽略这种数据库访问方式,而是将关注点放 在一般性框架中常见的ORM产品上 —— 在Flask中,我们使用SQLAlchemy。

29、ORM :对象-关系映射

ORM的全称是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即对象-关系映射,是面向对象/OO 理念向数据持久化方向的自然延伸,是OO和SQL两股思潮在最高点的自然媾和。还得站在OO拥护者的角度看ORM的诞生。当一切应用都以OO的思想被分解为一个 一个对象以后,设计者突然发现,这些对象只能存活在内存中,插头一拔,什么 都没了。要硬盘!要永生!上世纪90年代OO高潮的时候,恰巧关于数据存储的关系理论也大行其道,硬盘 是关系理论三范式的天下。各种关系数据库产品,做的相当好的一点是其操作 语言基本统一到SQL标准上了,OO界在搞自己的OO数据库未果后,决定联姻关系数据库,实现对象永生的目标。 ORM粉墨登场。ORM的一般性思路ORM的目的是持久化对象,比如你定义一个User类,创建了一堆User对象: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id,name,age):        self.id = id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user1 = User(1,'Zhang3',20)        user2 = User(2,'Li4',30)user3 = User(3,'Wang5',40)ORM希望你能这样把上面三个对象持久化到硬盘里:user1.save()user2.save()user3.save()然后,第二天上班开机,重新启动程序,可以再把这三个对象找回来:user1 = User.load(id=1)user2 = User.load(id=2)user3 = User.load(id=3)一旦对象找回来,重新进入内存,就是OO的地盘了,无论加加减减都能应付。

30、定义对象模型

别忘了ORM是搞OO的人发起的,所以,和通常的数据库应用开发从E-R数据模型开始 不同,使用ORM是从定义对象模型开始的。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一个类User。请注意User类是从db.Model继承 来的:class Us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ezuser'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64),unique=True,index=True)    age = db.Column(db.Integer)上面的示例中,你应该注意到了,成员变量被定义为db.Column类的实例:id - id被定义为整型、主键name - name被定义为字符串类型、建立唯一索引age - age简单的被定义为整型User类的成员变量__tablename__定义了这个对象对应的数据表名。这个变量是 可选的,默认情况下,SQLAlchemy将使用类名作为表名。SQLAlchemy支持的常见的字段数据类型如下:db.Integer - 32位整型,对应于Python的intdb.Float - 浮点型,对应于Python的floatdb.String - 变长字符串,对应于Python的strdb.DateTime - 日期时间型,对应于Python的datetime.datetime看到这里,可能你大约明白了。通过这样的定义方法,SQLAlchemy已经搜集到 足够的信息进行数据库操作了: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约束(主键信息、 索引信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