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高并发(6).jvm对内置锁的优化

来源:互联网 发布:知乎日报 启动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09
早期的synchronized性能低下, 因为监视器锁monitor是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的mutx-lock实现,当多个线程在monitor中的wait队列中竟争上岗时会发生线程状态切换, 这种切换需要由操作系统的内核态转化为用户态,性能比较低下。
jdk1.6对synchronized做了很多优化, 性能已经提升了很多。 具体优化策略,在对象头中引入了轻量级锁、偏向锁等标识。
  • 偏向锁
   偏向锁是Java 6之后加入的新锁,它是一种针对加锁操作的优化手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锁不仅不存在多线程竞争,而且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因此为了减少同一线程获取锁(会涉及到一些CAS操作,耗时)的代价而引入偏向锁。偏向锁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了锁,那么锁就进入偏向模式,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偏向锁结构,当这个线程再次请求锁时,无需再做任何同步操作,即获取锁的过程,这样就省去了大量有关锁申请的操作,从而也就提供程序的性能。所以,对于没有锁竞争的场合,偏向锁有很好的优化效果,毕竟极有可能连续多次是同一个线程申请相同的锁。但是对于锁竞争比较激烈的场合,偏向锁就失效了,因为这样场合极有可能每次申请锁的线程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场合下不应该使用偏向锁,否则会得不偿失,需要注意的是,偏向锁失败后,并不会立即膨胀为重量级锁,而是先升级为轻量级锁。下面我们接着了解轻量级锁。
      -XX:+UseBiasedLocking

  • 轻量锁
倘若偏向锁失败,虚拟机并不会立即升级为重量级锁,它还会尝试使用一种称为轻量级锁的优化手段(1.6之后加入的),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轻量级锁的结构。轻量级锁能够提升程序性能的依据是“对绝大部分的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不存在竞争”,注意这是经验数据。需要了解的是,轻量级锁所适应的场景是线程交替执行同步块的场合,如果存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锁的场合,就会导致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

  • 自旋锁
轻量级锁失败后,虚拟机为了避免线程真实地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还会进行一项称为自旋锁的优化手段。这是基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程持有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直接挂起操作系统层面的线程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这个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自旋锁会假设在不久将来,当前的线程可以获得锁,因此虚拟机会让当前想要获取锁的线程做几个空循环(这也是称为自旋的原因),一般不会太久,可能是50个循环或100循环,在经过若干次循环后,如果得到锁,就顺利进入临界区。如果还不能获得锁,那就会将线程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这就是自旋锁的优化方式,这种方式确实也是可以提升效率的。最后没办法也就只能升级为重量级锁了。
1.4.2引入的概念,默认关闭,开启参数:-XX:+UseSpinning
          1.6做了优化,默认打开,默认次数为10次,设置循环次数:-XX:PreBlockSpin。 jdk1.6引入了自适应自旋锁,够智能。
         JDK1.7,自旋锁的参数被取消,虚拟机不再支持由用户配置自旋锁,自旋锁总是会执行,自旋锁次数也由虚拟机自动调整。

  • 锁消除(逃逸分析)
    消除锁是虚拟机另外一种锁的优化,这种优化更彻底,Java虚拟机在JIT编译时(可以简单理解为当某段代码即将第一次被执行时进行编译,又称即时编译),通过对运行上下文的扫描,去除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锁,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没有必要的锁,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时间

  • 锁粗化
原则上,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总是推荐将同步块的作用范围限制的尽量小,仅仅在共享数据的实际作用域才进行同步,这样是为了使得需要同步的操作尽可能变小,如果存在锁竞争,那等待锁的线程也能尽快的拿到锁。大部分情况下,这儿原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系列的连续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甚至锁出现在循环体内,即使没有线程竞争,频繁的进行互斥操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损耗。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