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超长期中的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初步

来源:互联网 发布:职业退货师淘宝不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6:16

Solow 模型表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但它将技术进步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并没有解释技术进步来自于哪里。
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就是为了解释技术进步。

参考资料:曼昆《宏观经济学》。

简单内生增长模型

假设一个特别简单的生产函数:

Y=AK

A 是衡量每一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出数量的常数。假设储蓄和投资的比例还是 s,那么资本存量的变动 ΔK=sYδK,把它和生产函数联系在一起之后,可以得到产出增长率 ΔY/Y

ΔY/Y=ΔK/K=sAδ

即只要 sA>δ,即使没有外生的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也会一直增长下去。
但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假设了不存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这合理吗?如果把 K 定义为广义的资本,比如吧知识看作一种资本,或许这就是合理的。

两部门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研究方向是,为了对支配技术进步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描述,可以建立一个具有一个以上生产部门的模型。
假设有企业和大学两个生产部门,企业生产产品与服务,这些产品与服务被用于消费和投资,大学生产“知识”这种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出来之后被两个部门免费使用。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Y=F[K,(1u)LE]ΔE=g(u)EΔK=sYδK

式中,u 是大学所拥有的劳动力比例,(1u) 是企业所拥有的劳动力比例,E 是知识存量(决定了劳动效率),g 是表明知识增长如何取决于大学所拥有的劳动力比例函数。
同样,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两部门模型与简单内生增长模型

只要把知识包括进广义资本的定义中,那么当资本翻倍,即 KE 都翻倍时,两个部门的产出都会翻倍。这样,它就变成了 Y=AK,同样在没有生产函数的外生移动下可以持续增长。

两部门模型与 Solow 模型

如果大学的劳动力比例 u 保持不变,那么劳动效率 E 就按不变的比率 g(u) 增长,这正是有技术进步的 Solow 模型的假设。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给定 u 值,该模型与 Solow 模型一样运作。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