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α与《战略论:间接路线》及《…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买精密管有公安查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49

广义动量定理与系统思考——战争、管理学与经济学通论

方向α与《战略论:间接路线》及《战争艺术概论》
方向α与《战略论:间接路线》及《战争艺术概论》

2.3.2 方向α与《战略论:间接路线》的基本原则

正面的原则

一、调整你的目的来配合手段。

二、心里永远记着你的目标。

三、选择一条期待性最少的路线。

四、扩张一条抵抗力最弱的路线。

五、采取一条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

六、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

反面的原则

七、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重量投掷在一个打击之中。

八、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或采取同一形式再次发动攻击。

8条格言归纳出的基本真理为:要想成功,有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颠覆”和“扩张”。一在实际打击之前,一在实际打击之后;而实际打击本身,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动。除非你先创造出一个颠覆的机会,否则对于敌人的打击不会具有效力;接着除非你能在他尚未恢复之前,即扩张第二个机会,否则你这个打击的效力,也绝不会具有决定性。

所谓间接路线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要设法使敌人丧失平衡,以产生一个决定性的战果。

若是一个人沿着敌人所“自然期待的路线”,“直接”地向他的精神目标或物质目标进攻,则产生的常常是负面的结果。沿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结果足以巩固敌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强了他的抵抗力量。

在多数战役中,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

李德哈特强调创造颠覆和扩张两点。

1)关于创造颠覆:创造敌人的颠覆就是使敌人产生弱点,然后对这个弱点进行打击,这样所获得的成果更大,这一条与《战争论》中会战四原则的“尽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备作决定性打击的点上。”是同一道理的,但是《战争论》将决定性的打击点看成是既定的事实,而《战略论》强调要依靠谋略来创造这样的颠覆条件。

2)关于扩张:在打击敌人的颠覆后,要趁机扩张,这样可以增加胜利的成果。这一条与《战争论》中会战四原则的“用最高的精力来追随已获的成功。追击已败的敌人实为获致胜果的唯一手段。”是相同的。追击已败的敌人,敌人的战斗力在溃败时迅速降低,而对比的战斗力优势变大,从而会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敌人的兵力由于战斗力降低而被很容易击败,敌人的武器装备等很容易获得,从而有效降低了敌人的兵力和武器,减少敌人未来的卷土从来的能力和机会。

李德·哈特所强调的是使敌人丧失平衡,然后再进行打击。李德·哈特的间接战略是从反方向来看待战争,他的理论与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可以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军事理论。而克劳塞维茨的会战四原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

如果说战争的目的是要用自己一方的力量来促使敌方屈服的话,那么克劳塞维茨主要强调如何增加自己力量和方法来获得更大的成果。将敌人这个目标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最大的成果。而李德·哈特则是强调如何减少敌人这个目标的抵抗力量,从而使对比之下,我方的力量增大,这样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战斗力量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

克劳塞维茨和李德·哈特2人都是要追求两方力量的最大差额,而克劳塞维茨强调增加进攻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而李德·哈特强调降低敌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军事上追求的力量差额的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很相似。

利润=销售额-成本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企业应该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如果销售额减去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能够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作为结果,利润自然就会随之增加”。从而稻盛和夫创立了阿米巴经营模式。

以色列管理学家艾利·高德拉特说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应该增加有效产出,减少运行费用和库存。

高德拉特所创的TOC制约理论是一个很伟大的生产理论,也可以用于其他环境,作者会在管理学那章来讲解。

2.3.3方向α与《战争艺术概论》的基本原则

《战争艺术概论》的基本原则为:“

克敌制胜的唯一方法,不是实施旨在威胁敌人交通线的机动,而是交战;为了打败敌人,必须采取坚决的战略,坚决把主力投到决定点上,力求对敌翼侧采取迂回包围,同时从正面进行闪电突击;当不可能从敌翼侧采取迂回包围时,则应从正面坚决突破,先将敌孤立分割成几部,然后予以各个击破;初战获胜后,应适时转入坚决连续的追击,以求全歼或彻底打垮敌人。”

《战争艺术概论》中将主力投入到决定点上和追击已败的敌人与《战争论》的第二条和第四条原则是相同的,与《战略论:间接路线》的创造颠覆和扩张的原则也是类同的。

《战争艺术概论》提出了两种打击手段,第一种为正面闪电突击和侧面迂回结合;第一种是分割兵力进行各个击破。这两种都是强调作战的方法α,而不是强调增加兵力F。第一种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与《孙子兵法》的“以正合,以奇胜”的思想是相同的,这样会形成夹击的效果,敌人需要应对两面或多面的进攻,而我方只需要应对前方的进攻就可以了。是否会获得夹击的效果还取决于包围范围的大小,这一点我们在战略包围与战术包围中提及过。如果包围圈过大,被包围的士兵并不需要应对多方的攻击,只需要应对一方的攻击即可,此时包围的夹击效果并没有实现。进行大范围包围时,包围力量薄弱,很容易被突围和分割而各个击破。当包围的范围合适时,被包围方的士兵要应对多方的攻击,导致士兵同时面对多个目标,火力方向进行分散,战斗力降低;而包围方的火力形成向心运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增加敌人的伤亡。进行包围是为了形成兰切斯特第二法则的状态。第二种作战方式是分割兵力,进行各个击破。分割敌人兵力,而集中自己的兵力进行击破,形成局部的兵力对比优势,趋近于兰切斯特第二法则,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成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