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学》 第4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飞机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02
 

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A.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是对供求相对于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需求的价格弹性,有时称价格弹性,衡量的是: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大小。价格弹性的准确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不同物品的价格弹性,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当价格弹性高时,称这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反之称为是缺乏弹性的。食品、燃料、鞋及药品等必需品一般都缺乏弹性。因为这些物品都是生活所需的,即使价格上涨也很难有缩减。相反,如果是一些奢侈品价格上涨,则很有可能被其它商品替代。此外,拥有替代品的物品比没有替代品的物品的弹性要大。人们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价格弹性的一个因素。

弹性的计算:价格弹性的准确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弹性的百分比。进一步区分价格弹性的类型,包括: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单位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因其需求量的变动超过1个百分点,则该物品就富有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因其需求量的变动不足1个百分点,则该物品就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单位需求价格弹性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点恰好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点。在计算变动的百分比时,用变化量除以基数,其中基数应该取变化前后两个值的均值。

要清楚的一点是在图中,弹性并不等于斜率,因为斜率取决于价格和需求的变化,而弹性则取决于它们的百分比变动。只有在垂直的或水平的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根据斜率判定价格弹性。

弹性和收益。首先看看价格弹性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1.当需求缺乏弹性时,降低价格会减少总收益。2.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会增加总收益。3.当需求具有单位弹性时,价格下跌不会引起总收益的任何变动。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有两种极端情况,第一种是完全无弹性,此时曲线为一条垂线。另一种情况是价格的微小下降会是供给量骤降为零,而价格的少许上升会诱发无穷多的供给,此时,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在这两者之间,供给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取决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是大于还是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有:1.主要因素是行业中增加生产的困难程度。如果投入品很容易在现行市场价格下购得,则价格的微小上升就会使得供给量大幅度增加,这就是富有弹性。如果生产能力受到严格限制,即使价格急剧上升,也很难使供给量有很大提高,这就是缺乏弹性。2.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考查时段的长短。

B.弹性在主要经济政策问题中的应用

农业经济学。通过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摘棉机等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施肥、灌溉、培育良种和转基因作物的研制,所有这些创新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投入的生产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大增加了供给,这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大大降低。因为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属于缺乏弹性的,所以价格的降低就使得农民的收益也跟着大大减少。因此,政府往往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帮助农民。其中,丰收悖论在这里的运用很有趣。许多政府都试图通过限制产量来帮助农民。因为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限制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而且增加了农产品的总收益和利润。当然,消费者在限制种植所导致的较高价格中受到了损害。限制生产是政府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以增加另一部分人的收入时一种常用的市场干预政策。这种政策是无效率的,因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小于消费者因此遭受的损失。

税收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归宿: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真实收入征税的最终经济影响。当政府向某件商品征税时,需求曲线不移动,供给曲线向上平移,这让最后两曲线的交点向左上方移动,这样就减少了该商品的交易数量。如果说税收是用于抑制商品消费的话,补贴则被用于刺激商品生产。

税收专家的一般原理:供求的相对弹性是决定税赋归宿的关键因素。如果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的负担大部分专家给了消费者。如果供给相对于需求缺乏弹性,则税赋大部分转嫁给了供给者。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