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学》 第6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安卓wifi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58
 

生产和企业组织

 

 

A. 生产理论和边际产量

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工程技术和知识水平条件下,给定投入之后能够得到的最大的产出。

总产量:表示生产出来的、用食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边际产量:是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平均产量:等于总产量除以走投入的单位数。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表明在其它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新增加的产出越来越少。换言之,在其他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其每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会下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其他投入要素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的使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边际收益和边际产量递减指的是当所有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产出对于单一投入增加的反应。但是,如果增加所有的投入,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涉及到规模报酬问题,即投入规模的增加对产出量的影响。

规模报酬不变:表示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以同样的比例增加。

规模报酬递增:也叫规模报酬经济,发生在所有报酬的增加导致产出水平以更大比例增加的时候。

规模报酬递减:发生在所有投入的均衡增加导致总产出以较小比例增加的时候。

生产不仅需要劳动和土地,而且还需要时间。考虑到时间在生产和成本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去分两种不同的时期。定义短期为这样一种时期,在该时期里,企业能够通过改变可变要素,如原料和劳动,但不能改变固定要素,如资本,来调整生产。长期定义为一个足够长的时期,一直与包括资本在内的若有要素都可以得到调整。

生产率和总生产函数。生产率是总产出对加权平均的投入的比率。两个重要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前者计算每单位劳动的产量,后者计算每单位总投入的产量。

B. 企业组织

企业由专业化的组织所组成以便管理生产过程。企业的重要功能是实现批量生产的优势、筹集资金和组织生产要素。企业的第二大功能是为大规模生产筹集资金。企业的第三个功能在于管理生产过程。

由企业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是批量生产的经济性。

在企业组织形式族谱的一端是个人业主制。这种小企业可能每天只做几百元的生意,仅仅能够为小企业主的努力提供最低的工资。

在美国,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都可以在一起成立一个合伙制企业。每个人都同意承担一部分工作和提供一份资本,从而分享一定比例的利润,当然也包括分摊有可能出现的亏损或债务。合伙制存在的缺陷在于每一合伙人对整个合伙制企业所欠的债务都具有无限的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合伙制显然具有太高的个人风险。

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有众多的单个股东所共同拥有。公司具有独立的合法身份,实际上是一个“法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购买、出售、借贷、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还有签订各种合同。另外,公司享有有限责任的权利。公司的每一个所有者的投资风险都严格限定在特定的数额上。

公司的核心特征是:1.公司的所有权属于那些掌握了公司普通股份的所有人。2.从原则上讲,股东控制他们所拥有的公司。股东按照他们所拥有的股份比例分取红利,他们选举董事会,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投票表决。3.公司的经理和董事会拥有制定公司决策的合法权利。他们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总之,股东拥有公司,但经理却经营它。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