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迷信日本制造?数码相机代工大揭秘!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泳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3:41
买数码相机当然要买日本的,这还用想吗?日本DC厂商在这个行业处于垄断地位,人家做了多少年?投入了多少精力?什么CCD、CMOS、图像处理芯片、潜望镜头……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不买行吗?别和我提国货,不是我不爱国,这和爱国没关系,咱是买机器,别上升到政治层面上去,国货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在DC这个领域与日本厂商没法比,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我觉得要买数码相机就得日本品牌,这点连韩国、美国也不成,MADE IN JAPAN,日本的制造工艺严格,水平高,不会轻易坏……”
以上是一个崇尚日本DC FANS的见解,也许会有不少人同意,其实,我们承认在数码相机领域,日本厂商有很强的实力,也掌握着核心技术,但一个“MADE IN JAPAN”就那么重要吗?有必要过分“神化”日本制造吗?您了解日本品牌的工厂吗?如果说,您消费上千元买到的日本品牌相机,实际上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您会相信吗

 

代工市场现状

  在当前数码相机市场极度升温的大环境下,各个数码相机厂商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虽然,厂商们各自拥有自主的生产工厂和生产基地,拥有不小的产能,但是出于“丰富产品线”、“集中精力做主打或高端产品”,以及“节省成本”的考虑,不少厂商都会选择代工生产。

  目前全球的数码相机的代工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台湾地区,比如日本的三洋电机、台湾的普立尔科技、华晶科技等等,尤其是台湾“四小龙”(普立尔科技、华晶科技、亚洲光学、ABCO)在当前DC代工领域内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位置。有统计表明“自2005年第二季开始,日本和美国数码相机大厂持续释出代工订单,台湾地区数码相机产业相对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第三季台湾地区数码相机产业整体出货量达到946.3万台,较第二季增长约30%,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60%。”

  众多欧美厂商尤其是日本厂商选择代工生产,原因是相当明确的,目前,在欧美主要城市中,数码相机的保有率似乎已有饱和的趋势,这样一来无疑对众多厂商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新兴的亚太市场对于价格的敏感,所以当前全球主要数码相机厂商,都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压力,而这也促使了日本厂商不得不选择增加代工订单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而且让人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集中精力、紧缩成本,相机厂商们不再局限于普通的ODM,而是更多的适时选择OEM的方式,看中了就“整条线”买下来,贴个牌子直接卖。也就是说,那些迷信日本品牌的消费者,很有可能花了大笔的金钱,买到的实际上是“国产的”相机。


佳能

  毫无疑问,佳能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数码相机品牌之一,在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中,销量也是一直排在第一集团,凭借着出色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青睐。

  佳能的数码相机生产工厂很多,日本本土、马来西亚甚至国内都有工厂,当然了,国内主要是消费类数码相机的生产线,至于说高端的单反相机还是本土制造,而且今年年初日本佳能公司宣布,将在日本本土的大分县新增一家数码单反相机生产工厂,其投资额约为140亿日元,正式投产期预计在2007年5月。综上所述,国内的消费者在国内市场买到的数码相机,产地为中国、马来西亚或者日本,都有可能是行货产品。

  众所周知,佳能的数码相机产品线是相当丰富的,从超薄的IXUS系列,到注重实用的A系列,再到精致、高端一些的“S”系列、“G”系列,足足有几十个型号。不过,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佳能并没选择代工,所有产品都是“自力更生”,如果这是真的话,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 

索尼

  与佳能一样,索尼同样是当前数码相机领域的领军人物,超薄的T系列、实用的W系列让SONY在消费类产品中如鱼得水。在去年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单反部门后,今年终于推出了全新的α单反系列,更让其在专业领域内底气十足。

  索尼的数码相机生产工厂同样很多,在日本本土、马来西亚,国内的无锡、上海都有生产线。以前大家在选购索尼DC时,往往会以为中国制造才是行货,其实这是不对的,千万不要以为行货仅仅局限于MADE IN CHINA。

  在产品线方面,索尼同样比较丰富,高中低档共十几款型号,据业内人透露,索尼由于需求量较大,而产能有限,所以存在一定代工需求,个别低端型号可能就是由台湾的普立尔科技、abco代工生产的。

疑似机型:索尼S60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尼康

  在数码相机领域内,尼康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单反部分的实力,可以说是在业内呼风唤雨,与佳能分庭抗礼了。在消费类的数码相机部分,尼康这几年也是一直比较关注,无论是型号款式还是产量方面都在逐步增加,但市场反应似乎在走下坡路。

  据我们所知,尼康并没有在中国设立工厂,目前国内所销售的行货都是由日本进口的,然后依靠国内的几大代理商进行分销。以前尼康仅在香港设有分公司,负责国内市场,不过从去年开始,位于上海的尼康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单独负责大陆市场。

  在产品生产部分,尼康将重点已经转移到了数字单反上,将这部分作为了利润增长点,因此在消费类数码相机中,有一部分选择了代工生产,据说产品主要出自abco和华晶科技之手。

疑似机型:L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星

  一直以来,日系数码相机品牌在国内市场几乎占据了绝对的垄断优势,但是三星与柯达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种平衡。尤其是三星,不像日系DC大厂那样既有传统影像背景,又有感光原件技术,仅仅凭借着品牌方面的优势,能够在竞争急剧激烈的DC领域生存是相当不容易的。

  三星的数码相机的生产主要是三星光电子,全称是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从设计、生产、销售,全部在国内完成,并且设计出V3、V4等众多经典产品。三星生产工厂主要在韩国本土和天津,国内市场销售的数码相机以后者为主,但也不排除头批新品为韩国制造。

  由于生产工厂较少,产能有限,而市场需求逐步增大,所以三星不少数码相机都是由台湾相机厂商abco(也就是不少人所说的台湾佳能)代工制造的。

疑似机型:A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奥林巴斯

  在国内早期的数码相机市场中,奥林巴斯可以说是相当辉煌的,在99、2000年,它与柯达都是国内销量最大的数码相机品牌之一。近两年,奥林巴斯在消费DC中,同样投入了不小精力,但除了经典的μ系列大获成功外,其他产品市场反应平淡。

  奥林巴斯1990年就在深圳设厂,深圳的工厂也是目前在中国最大的工厂,原本主要负责生产胶片相机。在2002年开始制造数码相机,现在负责奥林巴斯大部分数码单反及消费相机的生产。目前月产量有30万台之多,平均每天生产1万台以上。奥林巴斯在中国深圳、番禺、北京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深圳和北京的工厂负责相机的组装,番禺工厂除生产相机外,还负责微型盒式磁带录音机及微型盒式录音带的生产。

  虽然奥林巴斯的工厂比较多,但也一直在紧缩成本,除了选择三洋为其进行部分代工生产外,近期也是频频裁员和关闭本土一些零部件工厂,希望止住连年利润亏损的趋势。

疑似机型:C6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宾得

  毫无疑问,宾得在日本以及光学相机领域内的名气是毋庸置疑的,进入了数码时代,虽然宾得同样是新品迭出,但由于对国内大陆市场的轻视以及推广的不利,造成了它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心中等同于一片空白。而且渠道上的混乱,更让消费者在行货与水货之间无所适从。

  宾得的数码相机生产工厂主要集中在本土和海外,比如越南。年初曾经有消息称,宾得将为越南的子公司追加注入7亿8000万日元的投资(约合5500万人民币或1050亿越南盾),用来提高生产能力。除了在现有工厂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工厂外,生产人员将从700人扩充到900人,而镜头生产能力也将从现有的月100万只上升到月160万只。预计新工厂将在今年10月完成。

  在生产制造方面,除了自行开发外,也有宾得给普立尔科技下单的消息传出。

疑似机型:IQ DIGITAL 83s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柯达

  作为非日系数码相机的选择之一,北美著名品牌柯达的数码相机在国内消费者心中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抛开胶卷及传统相机方面的辉煌不提,柯达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高,尤其是z7590等几款经典机型的推出,更令柯达DC深入人心。

  柯达的DC生产基地设在上海,几乎95%的柯达数码相机都是在上海工厂生产的,另外柯达在日本也有设计部门,可以进行设计和小型生产,当初那款日系风格浓重的LS755便是在日本完成设计的。

  由于仅有上海一个工厂,所以在面对全球的需求时,肯定会力不从心,因此除了上海工厂外,柯达也有相当一部分机型,交由华晶科技以及亚光代工完成。

  此外,众所周知,近期柯达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分拆其全部数码相机制造所需业务,并出售给全球第二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新加坡的伟创力。根据协议,柯达将分拆其全部数码相机制造所需业务给伟创力,被分拆的业务包括装配、生产和测试。伟创力还将管理柯达数码相机的运营和物流服务。柯达将继续掌管其高级别领域的系统设计、产品外型及观感、用户体验及在数码相机领域的高级研发工作。此外,柯达将保留知识产权资产。

疑似机型:LS75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富士

  提起富士,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胶卷,其实在数码相机领域,富士同样功力深厚,虽然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一些,但是在CCD、镜头、图像处理芯片等核心技术上,还是独树一帜的。

  近两年富士推出了不少比较经典的产品,比如S7000、F10、Z1、S9500等等,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不过可能是受制于价格较高的XD卡存储,互通性和兼容性不够好,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

  在相机的生产方面,富士的相机工厂主要在日本本土的仙台工厂和大陆的苏州工厂,尤其是去年年末,富士的数码相机生产重心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今后富士计划年产650万台数码相机中,将有2/3产自中国,富士苏州将成为富士数码相机战略中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土化生产,富士苏州内还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并将进一步优化零部件的开发采购、工艺流程和品质保证体制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扩大产品线,保持产量,富士近两年也选择了台湾工厂代工部分产品,据说与其合作的是亚洲光学,产品主要是一些中低端的机型。

疑似机型:A330、A34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代工生产—不得不走的路

  看到这里,也许仍然有不少朋友感到困惑,这么多的相机巨头,日本的、欧美的,为什么都会选择把自己的相机制造生意交给别人呢?又不是自己工厂的产能无法满足。

  其实,在欧美市场数码相机已经日趋饱和,虽然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正在冉冉升起,但在消费类数码相机价格逐渐走低的情况下,厂商们的利润相比前几年,应该说已经大幅下跌了。如果大家比较关注产业新闻的话,可能已经发现,很多DC厂商的年度财报都是亏损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厂商都在调成策略,消费类产品利润降低,使得一些有实力的大厂开始将精力和重心转移到的数字单反上,比如说尼康、佳能、索尼等等,希望能够保持利润的增张。

  当然,消费类市场仍然要继续生存,那些没有能力制造单反,或者暂时没有开发计划的厂商,都要与巨头们苦苦拼杀这款利润已经不高的阵地,唯一的筹码,恐怕就是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市场占有率当然要提高产量,但是日益亏损的财政状况不得不让厂商们重新思索,于是不少品牌采取了收缩成本的政策:比如“关闭一些本土工厂”、“大幅裁员”、“将生产基地转移劳动力廉价的海外”等等,当然,选择代工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选择OEM,不但生产成本降低,连研发设计的费用也节省了,何乐而不为?

  总而言之,在当前国际数码相机市场的大环境刺激下,厂商们将部分消费类数码相机选择代工生产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策略。正如我们本文开头所讲的那样,买的是日本品牌相机,但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多。

再过一年,单反都得拿到中国来制造,以后就没有日本产了! 










 
本文于2006-09-11 13:46:55.906被 雪狼 修改过。这是本帖的第1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