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消失

来源:互联网 发布:菜鸟网络校园加盟条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6 16:51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重新理解“人口红利消失”

(赵晓 陈金保)

------------------------------

    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拐点已经来临,而人口红利的逆转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数据后大部分人的普遍观点。
     2012年统计公报指出,至2012年末,我国15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亿人,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
     已有的诸多研究表明,低成本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确实给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人口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30%;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在估算中国GDP潜在增长及其源泉时也发现,在1995-2009年和2010-2015年间,就业增长对GDP潜在增长率的贡献分别达到10.5%和2.4%。展望未来十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已是不容回避的大趋势,人口红利消失拖累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就由此而起。
     通常定义上的“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少儿与老年抚养比率较低,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了一个有利的人口条件,包括劳动力资源丰富、高储蓄、高投资等有利经济增长局面。而“人口红利消失”当然就是指人口周期中总扶养比触底后回升,并伴随劳动力人口增量或总量的下降。2011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虽然我国2010年的总抚养比为34.2%,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与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儿和老年抚养比都上升较快。再考虑到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下降,可以肯定的是,依据上面的定义,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消失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不是值得我们担忧呢?这牵扯到讨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即我们探讨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究竟是为了继续保持GDP数字上的经济增长,还是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涵义上的更深考虑。如果是为了前者,人口红利消失确实值得担忧。因为如果低成本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受到限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单纯依靠不断增加资本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子就不可持续。如果是为了后者,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出现就大可不必过于担忧。
     其一,目前仅是拐点的出现,并不是人口红利的完全消失,离人口负债的到来还有些时日,据估计我国的人口红利期还可以延至2030年左右。虽然现在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但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9.37亿,劳动力丰富仍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特征,“民工荒”反映的只是劳动力结构上的矛盾,而不是总量上的矛盾。
     其二,人口红利消失可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很好的倒逼机制。对廉价劳动  力的过份依赖容易使我们陷入“人口诅咒”,从而导致企业缺乏进行“创造性毁灭”活动的动力。富士康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逼迫下,富士康从2012年开始启动了“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的计划,而首批全自动化工厂也将在未来5至10年内投入运营。
     其三,劳动人口的数量下降其实也为我们实施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政策操作空间。以前我们非常在意“保八”,无非就是为了保增长、保就业和保财政收入,而保就业就是保稳定。2010年的“四万亿”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两千万的农民工返乡潮。2012年的经济“破八”,以及南方诸多地区的主动“腾笼换鸟”,我们却没有感觉到大量农民工的失业压力。个中缘由,其实跟目前我们的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尤其是年轻农民工数量大幅下降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对于产业转型,我们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其四,国际经验表明,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人口红利”,但是任何经济体都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这一客观历史必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而不是为了简单统计学意义上的GDP增长数字目标。“人口红利”是否消失,往往是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反而应该是劳动者的收入停滞不前。
     更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讨论的“人口红利”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20世纪后半叶诸多国家所经历的人口历史性变化的观察和分析,是一种经验基础上的总结。这种经验总结其实隐含了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假定劳动力与物质资本一样是潜在经济增长的简单和重要要素投入;二是假定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基本恒定。换句话说,上述定义中所说的“人口红利消失”指的就是纯劳动人口数量,或者说低成本劳动力的逐渐消失。
     从现在看来,这一假定是有很大问题的。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新理论,劳动力既包括“人”本身,还包括附着于“人”身上的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技能和知识资本的积累。也就是说,如果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虽然少了,但人均产出可能会提高,从而总产出也可能会增加。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工业化进程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劳动力“量”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的产业工人和一大批懂管理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即劳动力的“质”也有了突飞猛进。这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转变时所没有的特殊优势条件。试问一下,如果我们的产业适时转型,并能提供有利于人口流动、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是不是还能迎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呢?因此可以说,中国第一次的数量型人口红利消失并不可怕,基于经济转型和制度改革基础上的新型人口红利释放才更具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引用美国老年学学会原会长、老龄化经济学者詹姆斯﹒舒尔茨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吧。他指出:“目前,在有关‘人口变化的经济意义’评论中,大部分都只是片面依赖于劳动力供养比。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像那些只考察供养比就报告坏消息的预言家们想象的那样糟。”


钟儿丫
回复
04-17 10:21
大刀砍恶贼

百姓养老金破产了不可怕,产生6000万光棍不可怕,1000万失独家庭不可怕 ,数千万独残(各种原因独子残废了)家庭不可怕,污毛吃不到主子赏赐的一泡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热屎才是可怕。

回复
04-11 23:12
不想单飞
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以后,那些多余出的劳动力去干什么,这个需要解决呀
回复
04-04 12:01
浪漫人生
拜读!
回复
03-31 19:00
葫芦岛

虽然现在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已经开始下降,但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9.37亿,劳动力丰富仍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特征,“民工荒”反映的只是劳动力结构上的矛盾,而不是总量上的矛盾。


胡说八道

回复
03-21 21:37
pshja1976
我真的看不懂这篇文章的辨析。失独老人精神的丧失,谁来补救。如果你成为失独老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产业转型真得可以吗?你知道产业转型需要什么支撑吗?环境的污染,大气的污染、食物的污染可以转型吗?自欺欺人,人的悲哀在于吹牛,还自以为是。
回复
03-21 21:45
CQ2000~~~~~~~~ 回复 pshja1976
说的不正确,难道不产业转型,污染就不存在吗?这些没有必然联系。
回复
03-22 10:27
as 回复 pshja1976
失独不失独和经济产业转型有什么联系?
回复
03-21 17:25
blchc2010
可怕的是土匪误国
回复
03-21 18:06
枫歌燕语 回复 blchc2010
说的对极了。
回复
03-21 22:57
diqiugongmin2012 回复 blchc2010
一个光荣妈妈的错误决策三代人来偿还,太痛苦了,这是所有人的痛苦和无奈,所以,当下的决策者,一定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哪怕被反对的人骂的狗血淋头也不能放弃原则,我们就快度过这人口众多最艰难的时刻,这样的阵痛是我们为子孙后代必须付出的。
回复
03-22 00:05
蕊冷寒香 回复 blchc2010
就是土匪加强盗。
回复
03-21 22:59
为什么—贫穷
关键 是 我们 养着世界上  最贵的  ZF ,,,却 享受 着  渣 一样的  服务 ,,,,人口 红利 没 了  ,,,对外 出口  骤降 ,,内需  只能 靠 ZF  投资  基建 ,,,可是  普通  工人 的 工资  不 见 涨 多少?、
回复
03-21 22:22
longsx1949
继续吃人口红利,是经济的灾难。离开人口红利就无发展能力的经济,永远是贫困的经济。这不是我们的福音。
回复
03-21 11:31
警世钟声
你说的“不可怕”,是指中国能够完成社会和经济转型并取得成功的前提之下;别人说的“可怕”,是指中国还要坚持现有的发展模式前提下。所以,从两种不同实则相同的预测中看,因为中国实现内部和平转型的可能性并不存在,而现有模式又不能持续,所引起的必然后果,这才是可怕的。这等于说,你假设的结果是不存在的。
回复
03-21 12:59
riverz357 回复 警世钟声
很对! 看看在人口拐点出现之前的10年里面,我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教育伪产业化。 收费方面,按照市场化运作,执行高标准;管理方面,按照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依旧僵化。 这导致我们在过去的10年里面,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明显的下降。 现在企业进行产业升级,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高素质的人才缺乏。 找工作的大学生一大把,但是要选个好的还真不容易。 2. 产业升级,其中的一个要素,就是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做出自己的标准。 我们的国企,占用了全国大量的资源,却在这两个方面表现极差。 更可怕的是,近几年,制造业受到房地产业的挤压,导致民企也无心去做品牌和标准了,因为其投入和产出,跟房地产行业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回复
03-21 13:09
riverz357 回复 riverz357
3. zf对于民众,包括普通老百姓和大量的民企,在过去的10年里面过度的盘剥。其最明显的工具,就是通过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业。这10年里面房价,地价的飙升,使得我们的制造业失去了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时间。 4. 制造业的转型,不是主观上想转就能转的。 否则全世界都转了,为什么到现在,也只有几个高端制造业大国? 在教育没有提高全社会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企业没有积累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没有来得及创出世界上打得响的品牌;企业的员工,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很难在工作地点安家,从而也很难对于企业有很高的认同感;我国内部的经济政策,还不能完全做到把外企和民企完全平等对待;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房价在ZF的推力下,单骑突出,突飞猛进,最终导致物价的整体大幅飙升,令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同样大幅度飙升。这种情况下,你让大量的民企如何进行产业升级? 
回复
03-21 21:47
CQ2000~~~~~~~~ 回复 riverz357
的确是个问题。
回复
03-21 20:12
bashaite
中国的老百姓啥也不怕.
回复
03-21 19:42
frankwinwood
读了20多年书,活了近40年,服务和指导了了几百家企业,居然看不懂博主写的什么,真是惭愧!
回复
03-21 19:12
东方所
中国人即是这样象猪狗一样非人的生活着,也是忍着。中国人就是一群只知道争食的蝼蚁,从不知道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标准,意是那样忍着!真是“中国人的耐劳,中国人的多子,都是给富人办酒的材料。”;“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中国人生男为奴,生女为娼。那个吊就不能用大脑想一想!只知道象猪狗一样能得到片性交的快乐。
回复
03-21 16:48
xpjsdjn
博主的这篇文章,基本意思可以这样认为: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患者有足够的钱和医疗资源。
回复
03-21 16:38
xpjsdjn
人口红利消失不可怕,就如同说一个人得了糖尿病不可怕一样,更脑残的是得出继续加深糖尿病的做法是正确的。。
回复
03-21 10:26
xp1616
计生委的五毛党
回复
03-21 15:28
人到中年 回复 xp1616
看透它们的本质了,您真厉害,佩服!
回复
03-21 14:36
木头人
凡是大起大落都不行的!
回复
03-21 14:12
hfc1000
狗腿子,鉴定完毕
回复
03-21 13:38
liuhongkaiaaaa
还在歌功颂德呢
回复
03-21 13:13
wangzj336
这帮子王八蛋,不把中华民族弄的断子绝孙不会罢休的
回复
03-21 11:55
舞者之星
看看
回复
03-21 11:10
hcsggw
支持你
回复
03-21 10:42
大刀砍恶贼
御用文人污毛狗。。。。现在还在为祸国殃民的恶正哭丧
回复|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