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gta5第一人称视角优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5:11

《自控力》读书笔记

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

第一章: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么是自控力


摘抄:

研究发现,经过仅仅3个小时的冥想联系,人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会大幅提高。

实践:

  • 记录你的意志力选择。至少选一天,注意观察你做的关于意志力的决定
  • 5分钟大脑训练冥想。在脑海默念“呼”和“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商。当你开始走神的时候,重新集中注意力。

第二章: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


摘抄:

自控力和压力一样都是生理指标。

科学家找到自控力良药竟然是锻炼!

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时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毫无自控力可言。

总结

  • 自控力就像体力一样,可以锻炼,有极限,用得太多也不行。
  • 压力大了,需要的自控力就多。所以适当减少压力可以使得自控的效果更好

第三章: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


精力最好的时候自控力会比较好。
我搞《番茄工作法》的时候经常就是早上可以严格按照番茄钟的25分钟来操作。但是中午吃饭以后,很容易就丧失了这个动力。
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应该更加注意自己想法,防止松懈。另外如果番茄钟直接从中午甚至晚上开始,那如何调整心态。让自己点开计时器,开始番茄钟?

另外,要留意自己一天工作效率最高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一定要做正事。微信,微博等等其他不相关的事情就不要去碰。手机放远一点,浏览器关闭,这都是需要尝试的。

运动疲劳的原因或许不是肌肉无法继续工作,而是大脑中过度保护性的监控机制发挥了作用。疲惫只不过是大脑产生的某种反应,好让我们停下来。

实践:

  • 意志力锻炼,本周,选择一件事来做(“我想要”的力量)或者不做(“我不想”的力量),或者记录一件不曾关注的事情,以此锻炼你的“自控力肌肉”
  • 发现你的“我想要”的力量,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我想要”的力量,也就是你脆弱的时候给你动力的东西。每当你面对诱惑,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想一想这个东西

第四章:容忍罪恶: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摘抄:

简单说来,只要我们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

我们通常相信本能,只有当需要解释我们的判断时,我们才寻求逻辑。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想不出一个能为自己辩护的逻辑说法,但我们无论如何都坚信直觉。

道德许可:我们做了好事之后,自己会让自己做点坏事做为奖励。“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他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

我们总把进步当作放松的借口

重点来啦!!!!!

我们把需要做的事当成了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这会给我们错误的满足感。

不是订立了每日计划,不是看到了实现的介绍的博客或者书籍就说明你已经完成了工作。你只是在门外面看看而已,甚至脚都没有踏进去呢!换句话说,你要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并盯紧自己目标。不要被自己感觉欺骗了。

今天和明天是一样的 今天不能完成的事情,明天还是需要花相同的力气来完成,甚至更难。不要拖延你的工作,不要盲目对未来感到乐观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下一回,当你发现自己再用曾经的善行为放纵辩护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你做“好”事的理由,而不是你应不应该得到奖励。

第五章: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我们只是被“奖励承诺”系统控制,而不是因为真正的快乐幸福。

这是大自然的办法,它保证了你不会因为不愿意采集浆果而被饿死,或是因为觉得很难吸引潜在的伴侣而加速人类灭忙。进化根本不关心你快乐与否,但它会利用对快乐的承诺,让我们不停地为生计奔忙。我看微信,刷豆瓣,点开邮件就是这样,为可能的高兴不断操作,其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多能让你开心的事情,都是奖励机制搞得鬼。

另外一方面:为了你的“我要做”挑战释放多巴胺,如果你总是拖延着不做某些事,试着把它和那些能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燃烧的事联系在一起,厨师你自己去做那些事。

第六章:“那有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使人屈服诱惑?


压力包括愤怒,悲伤,自我换衣,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这个时候,最好的奖励就是使你有压力的事情。

自控力最大的敌人:“So What(那又如何)”

刚开始你只想吃几片薯片,最后却连油腻的空包装袋底部的小碎渣都不放过。

对付压力的办法

  • 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
  • 自我谅解能住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

第七章: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如果我们不想面对,我们会把事情推到明天。我们会觉得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事情到明天会更容易解决。 但是这个只是拖延,事情还是一样的事情,不会有好转。

十分钟法则

如果你在抵抗一件事情:例如打开豆瓣,例如戒烟,做其他事情不写代码。可以尝试“十分钟法则”。方式很简单:如果你想做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你可以等十分钟,让自己充分考虑并且等到瘾过去。如果十分钟之后你还是想做,那就做吧。

因为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如果我之后小孩,一定让他忍,时不时就拿东西挑战的自控力。我相信自控力从小锻炼还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如果你想抵制诱惑,那就将可能诱惑你的物体事情从你身边拿开。如果你做不到,可以找人帮你

  • 你要减肥,那家里就不要放着这么多食物
  • 你要戒烟,那就不要买烟
  • 你要戒上网,那就把网线拔掉,路由器拿走

根据对人脑的研究,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当成别人,所以以后的事感觉上好像和现在的我们没关系一样。

第八章:传言: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我们个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我们的日常行为受到”社会认同“的巨大影响。

在考虑如何作出选择时,我们经常想象自己是别人评估的对象。为了让自豪感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认为别人在监视自己,或者我们有机会向别人报告自己的成功。

第九章: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多。这个效应在人处于紧张,疲劳或者烦恼状态时最严重。这个效应成为“讽刺性反弹”(ironic rebound)

人的大脑有两部分机制组成:

  • “操作”:负责将人的注意力从被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但是需要能量,没有能量,操作就不能进行。
  • “监控”:自动运行,无需耗费大量精力,会关注你不想关注的事情。

避免讽刺性反弹的方法

就是放弃自控。不让人去想这些伤心事,比让它们去想这些事,更容易让他们精神消沉。你要做的是:观察自己的想法,感受身体里的焦虑,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这些想法总是来来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来过就可以了。

将“我不要”变为“我想要”

例如:

我不要吃肉---我要吃蔬菜 我不要上豆瓣--我要上github

效果会好一些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