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布:图片去码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3:01
作者:让老衲玷污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01594/answer/261168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肖申克在影片中是个现实的监狱,安迪因罪入狱(先不管他是不是被冤枉的),无期徒刑,从一开始狱友就表达出一个意思,进来了就安安分分的吧,别打什么歪主意了,但安迪却不这么认为,被鸡奸之后就找摩根讨了把锤子开始自己挖地洞了,他也知道想要凿穿这堵墙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久,在重获自由之前,在这样一座监狱中度过这漫长的岁月又谈何容易,三姐妹也是不断打他主意,所以要想在出狱前能安稳一些,他凭借自己的特长帮典狱长,狱卒逃税,于是狱卒也对他相对照顾,而且获得了一些特权,但是他还是不放弃通过合法的途径让自己翻案的想法,虽然找到了真正的杀人犯,但最后这个梦想破灭了,最后他选择越狱,重获自由!而之后的一切都在他最初的意料之中!
  • 试想,如果主角没有想越狱,只想通过典狱长帮他翻案会如何,无疑是老死狱中,即使做了30年牢被假释出狱,最后也跟老布一样,已经被体制化了。。。
  •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的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在一座监狱之中,到处都是枷锁,那些充满了激情的年轻人想要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很多人最后都被摩根所说的‘’被体制化了‘’,毕业了我们要找工作,工作最好是父母眼中的铁饭碗,年纪到了就要找对象了,对象最好是符合父母的标准,父母想要抱孙子了我们就早点生个孩子,有了孩子要买奶粉尿布,我们要努力工作,拼命加班赚钱,很多人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施展之处,青春年华,满腔激情,被消磨殆尽,最后会和像狱中的摩根一样,混的好失踪都在监狱里,很多事情只能惯性的接受,严重的就跟老布一样,完全被体制化了,这是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想这样么?为什么会这样,摩根说了“体制化”,价值观?世俗?我们大多数人成了狱中的摩根,摩根坐了40年牢,在牢里他无疑混的是很不错的,但他没有凿墙,他认为根本凿不穿,主角凿了20年,凿穿了。。。按理说摩根混了这么久,对监狱很熟了,主角应该听他的才是,为什么他还去凿一栋那么厚的墙,而且还是一把小铁锤,利用晚上熄灯后的时间,又不能凿太多,他只能用自己的裤兜把泥土运出去,如此日复一日,但他又不放弃翻案,想通过体制内的方法跳出体制,但是都是徒劳的。
  • 我们很多人都被体制化了,每个人都是摩根,我们不可能跳过体制,因为原本我们就在体制里,想跳出来,在这过程中注定是漫长而又艰辛的。现实中我们被惯性拉着走,很多事情我们是被迫去做的,作为一个年轻人,步入社会。我们要学安迪,一开始必须要学会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人无法改变坏境,只能适应环境,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因为你还没穿过体制!就必须服从体制,而不是自暴自弃,轻易的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虽然要实现它很难,但是想想安迪20年凿洞用裤兜运碎石的画面,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功夫深,。。。。。
  • 主角最后感悟到老婆是他自己害死的,是安迪自己让自己走进了监狱,我们每个人都在监狱中,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每个人的救赎,最后影片中的安迪利用行动做了一些其他人不敢想的事情,最后救赎了自己,救赎了瑞德,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如果你是瑞德,就要学安迪,不然就会变成老布,哈哈!
  • 电影里监狱就是我们现实中的“体制”,你身边很多人其实就是监狱里的典狱长和狱卒!
    但是阻碍你实现梦想的不是典狱长和狱卒,而是‘体制’,因为我们的思想被他束缚了!
  •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作者:汤海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01594/answer/286558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肖申克的救赎》—希望的奇迹
    昨天晚上,一口气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经典电影,感觉与4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在看情节的曲折,故事的离奇,还有结局的充满自由、诗意。但现在看到了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粉饰着适度的自由(外出务工)实质为统治阶级攒取巨额利益的世界。
    这里可以看到图书馆老人固化的灵魂,正如进入肖申克监狱的时候所说,灵魂交给上帝,肉体交给监狱。还有黑人兄弟的理性与适应性,在很小的程度上突破肖申克的封锁,但他更是仅仅满足于此,做到这点目的仅仅是为了在肖申克生活的更好,正如主人公最后对他所说,你远远低估了你自己的能力,在那个梦想之岛,你一样能创造希望的生活。是什么让黑人兄弟自我带上了枷锁?走出肖申克后,连上厕所也得得到百货商店老板的许可,只能叹息,灵魂归属于上帝,肉体属于“管理者”,可怕!可悲!
    这部电影里面,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安迪对自由的极度渴望与肖申克的小黑屋,用推下屋顶的可能换来一个下午的屋顶啤酒会,更是用肖申克有使以来的最严重的惩罚——2个月的小黑屋,换来了小段时间的飞扬在肖申克上空的音乐,这也许可能对他的逃生计划造成很大的波折,但他依然如此,为什么?音乐的力量,自由的力量,希望的力量。而这一切,与肖申克残酷的管制形成强烈的对比,成为Hope is the best thing 这句话最有力的注解。
    最后,电影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Get busy living , or Get busy dying .安迪用小小的手锤经过17年,挖出了一条通往自由之路,通往希望之路,每天的坚持,每天晚上一个人孤寂的挖掘,都在说明,他是真正做到了busy living,而图书馆老人则为肖申克忙碌50年后,busy dying!
    你的选择是什么?

  • 以下仅供参考
  • http://blog.csdn.net/baidu_36847344/article/details/53391635
  • http://fnwjb.com/niubi/B2B/pdjlf.html
  •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