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与误区26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好用的打车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01:47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有近有远
用什么方式学都可以成功,这一点错儿都没有,也根本不必争论。本文没有否
认这一点,也没有说非得怎样做才可以。但如果不讲策略,只是简单一句:刻
苦学, 多听、多看、多用,那大家也就不必讨论了,不用任何专家或理论,狂听
广播,狂看书,狂看原文电影,狂背文章,狂喊都行,只要回去刻苦学10000
小时就成 了。那还做语言研究干什么?大家稍微静想一下,为什么这些刻苦
成功的人一般都这么知名,倍受宣传?主要原因还是这样的成功来得太不容
易了,这样成功的人也 太少了,所以成功了另人格外羡慕和称道。很多人也照
着相同方法做过,但大部分没做成,各种原因都有,这才是我们更关心的问
题。个人觉得从外语教学的角度 看,核心的问题之一应该是如何提高学习效
率。如果宣传靠刻苦来弥补低效率,并不是刻苦学本身有什么问题,结果是大
部分的人做不到。近几年的研究显示,如果 学习策略正确和条件理想,达到流
利外语的时间应该在1000小时左右,与母语学习只有约200到300小时的差
距。如果是学和母语相近的外语(比如英语和 法语),应该在500小时以内实
现。我们的目的就是努力从10000小时向1000小时靠拢,而不建议大家努力
用刻苦来体现自我价值。
理通则法明
那费力气去了解语言学习原理是否是耽误时间?绝对不会。“理通则法明。磨
刀不误砍柴功。” Krashen 2004年在13届国际语言教学图书大会上发言中
关于学习者需要在学习语言前了解语言学习理论的部分,原文如下:One
component of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needs to be

orientation. A brief explanation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Our goal is to develop independent, or autonomous acquirers.
Knowing how language is acquired will help ensure that this will
occur.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tell students something about the
philosophy underlying our practice because the approach outlined
here i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pproaches; we need to
justify our pedagogy to students and in some cases to their
parents. 他不但提出了学习者了解语言学习理论的必要性,也点明了目的是
就培养大家成为“独立的擅学者”,而没给大家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具体“方
法”。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基本理念的一个目的,是把这些“理”交给大家分享,
省得大家花时间自己去四处寻找,本人最多是能根据经验指个大致方向或提
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这“理”需要大家自己去“通”,“法”还要靠自己去“明”。
Narrow Input
把输入材料限制在一个较窄的话题范围内,效果明显要比涉及面宽要好。原因
是窄范围题材的材料比较容易利用很高的熟悉度帮助增加理解性并保持很高
的连贯性, 从而能集中力量提高听的能力。当整体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时,再拓
宽题材范围。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手边接触到的材料,集中听一个或几个人
声音的,同一题材和 话题的讨论等。另外这样做对听力障碍之一的
knowledge/cultural bank也先容易避免,同一话题对此要求低和容易逐步
建立与就这一话题相关的knowledge/cultural bank。开始时一旦着急拓宽
题材,很快会降低可理解度同时造成时间浪费。
具体来说:比如有人喜欢听新闻,就应该在这一段时间集中依靠不断听新闻来
提高听力水平。喜欢看原版电影或连续剧,就集中看一套剧或同一风格的电
影。如果有一套适合的听力教材,也是就集中学一个而不要同时接触太多的。
理想的学习体系跟我们描述的第二阶段的理想体系的特点很类似,大家可以
参考第二阶段的内容。但现在增加了一些难度,并从多个人描述的语言转为多
对话的语 言。故事还是要有连续性,图像辅助也还是必要,但语言的内容应该
是不仅能靠图像才能明了,而是根据故事的发展,上下文的联系,前后逻辑关
系和自己熟悉的知 识,生活经验等实现能够“预测”含义,并且能经常在后面
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这一阶段与前阶段最大的区别是表现在学习形式上,

由原来单纯的听,变成了听 说读的循环配合。
A Sample Acquisition Cycle
1, 先听整段原文,段落长短控制在正常速度10钟内放完。难度选择应该是控
制在第一遍能听懂的程度是70%上下。不要看文字或字幕。这步的目的主要
是先熟悉要学的内容或说是该内容的声音。
2, 开始分句模仿跟读,每句约三遍,(听一遍跟一遍,不是听一遍读三遍)不
懂的也跟读,别着急查意思。是否全对或是否全会不必太介意,可以看字幕但
尽量不看,一边模仿,一边猜测不明白部分的含义。关键技巧是“猜测”。
3, 不看字幕分句跟读一遍,把原声和自己读的声音都录下来。
4, 放第3步的录音,努力听每句自己读的和原文有何区别并再次感受刚才的
过程,可看字幕帮助核对。
5, 分句自己先说,然后再听原文。第一次可看字幕,后两次尽量不看字幕。
6, 自己回想该段剧情,试着复述说刚才每部分的句子。
7, 如果有测试题,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对上一段掌握的程度,还是80分就好。
8, 下一段开始,重复上面同样的程序。
对于Visual Learner来说,看字幕一定要谨慎。如果在循环初期读字幕是为
了增加理解度,还可以这样做,但后面几步要控制自己不看字幕专心听。
Audio Learner倒不必太介意。Kinesthetic比较麻烦,需要用自己的手势帮
助加强理解和模仿。在本人教过的学生几千中,纯Kinesthetic 学型的比例非
常少,但曾有个这样学型的学生叫Benjamin,学习困难一直比较大,最后大
家探讨了很久后,他决定采用站着听,一边听一边想象自己是剧中 人,打着手
势表演和模仿,结果发现一下进步快了很多。一些其他“学型”的同学也照他这
样做,发现也有很大帮助。大家的体会是,除了动作帮助加深印象,把自 己融
入剧中让自己更容易用情绪帮助体会出现该语句的情景,重要的是这样能帮
助逐渐用听到的英语去“思考”该场景。这一经验很值得大家尝试。
上面是个小悉得循环的大致样子,该循环可以每段新内容一直参照使用。每步
有各自的目的和用途。但主要途径是听和模仿。其实仔细看每一句从听一遍到
最后试着 说,中间经过几次不同方式的同内容对比和模仿过程。这一模仿过
程在纯听广播,新闻或看影片时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单纯听广播或新闻,在后
期听力达到很高程度 时,往往说不利落。有人达到听新闻几乎滴水不漏的程
度,说的话与听力差距比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这一模仿和重复对比过
程,另外的原因是要到第四阶段才 可以解决的。大家如果纯靠听,需要同一材

料听几遍,利用再听的机会进行模仿和同声重复,采用的技巧叫做
Simultaneous Repetition. 但大家模仿和重复后,并不要急着找真人说。除
非有人能够专跟你用英文讨论刚学过的完全相同内容的句子,否则没有太多
帮助。
在这一阶段的初期,大家就自己学,不需要外教,也不需要找外国人交流。 因
为此时不但能交流的内容有限,容易造成瞎聊乱说,而且交流的帮助不大。仔
细想,交流中主要的提高来自别人跟你说的内容,而非你跟别人说的内容。自
己说的 话纯粹是输出而没有增加新内容。(The contribution of
conversation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what the other person
says to you, not what you say to them.)但别人跟你说的话如果不是控
制在“可理解输入i+1 ”的程度,不是在 Narrow Input的范围,那无效成分会
太多,还不如用非真人的系统性的语言资料效率高。到了后期,因为“可理性
解输出” (Comprehensive Output)有一定作用,所以可以开始把已经通过
有效输入掌握的,有一定可交流量程度的内容拿来说或写就可以起作用了。而
“输入”和“输出”的比例时间 投入非常悬殊,输出所需的时间几乎达到可忽略
的程度。有的同学在没有任何交流机会的情况下,靠偶尔自己跟自己说也达到
目的了。

一直都很欣赏khxia老师参加讨论。Khxia老师分析深入,以理服人,尽管大
家观点有不同处,但很令在下尊重。而且理是越辩越明的。辩到最后就算我们
自己未改变观点,但整个辩论过程是无论我们自己还是观察者都从能思考中
受益的。再次谢过。
您转贴的李玉陈的文章,是个非常好的讨论机会,大家不妨稍回顾分析一下。
显然李教授是在捍卫“语法-翻译法”,而在下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语法-翻译
法”。 这是两条路线斗争的问题,没有什么可含糊的。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普
遍已经辩明的这一问题的今天,中国几乎是“语法-翻译法”尚存的最后堡垒,
但近几年已经 开始分崩瓦解。必胜的仗也还是要打的。分析一下让大家更清
楚。
有些同学指出了李教授的态度有问题,我们不必对此评论,就对其论点论据进
行分析就好了。
李教授支持语法-翻译法的第一个道理是:“语法是实现交际不可缺少的要
素”。这是什么意思呀?交流需要使用语法吗?他可能是想说正常的语言交流

需要把语言 的语法说正确。这没错。我们大家说话写文章,当然要把句子语法
按正确的方式表述,但并不需要提前把“语法知识”学好,更不是因为学了“语
法知识”才会把句 子说对写好的。大家基本上并不有意识地知道我们中文的
“语法知识”,而是我们通过交流下意识地掌握了正确的说法,而自然下意识地
正确应用,并不是通过语法 教学学会的。我们反对的正是“机构化的语法知识
的教学”。其论据明显概念不清或有意在偷换概念。
李教授的另一个理由是:“翻译则是语言交际最常见的形式和过程。”我们大家
平时在一起交流时不翻译呀?他应该是在说:如果交流的双方语言不通,需要
译者来 帮助交流,通过“翻译”的形式和过程来实现交流。这又是指代不清。我
们反对的是“翻译法”教学,同时指出的是:如果在听说外语时不停地在头脑中
做“翻译 ”,就会跟不上正常的语速同时达不到流利的程度。那么翻译工作者
呢?他们是在“翻译”是在翻译,但这是结果不是过程。尤其在口头翻译过程
中,无非是听一个 语言,再用另一个语言说出。译者在听一个语言接受信息
时,是在使用头脑中激发和使用这一语言区,进行思维和理解(另一语言区不
使用),理解后,再启用另一 个语言区进行思维和控制,说出另一个语言,把
自己刚接受并理解的信息用另一语言描述出来。这一过程已经被近几年的脑
神经研究证实了。我们前面提到了纽约时 报和《自然》的相关报道。(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还找到相关的两个语言区使用时的fMRI图看一下)。其实我们单从
实际现象就已经可以说明了。高水平的口译不 但是必须如此,而且还要根据
自己对已经掌握的对双方不同文化的了解,将一方带较强地域文化成分的信
息,经理解处理后,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跟大家分享一 个故事:中美建交
初期,我国一文艺代表团随领导人访美,其中一个任务是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
的文化艺术。在一次在有美国政府官员,联合国官员,当地企业家, 媒体和海
外华人等参加的汇报演出会上,由我们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介绍京剧中的
人物特点和动作,我们的翻译同志在一边翻译。当介绍到京剧中的步法时,京
剧 大师一边踱着方步,一边说:“这叫方步。”说到这里,一些华人都觉得这怎
么翻呀?总不能说“square steps”吧?只听翻译同志随口说了一句:“This
man works in the UN.”一句话引起了满场笑声,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无论在场的华人还是外国人,无不赞叹翻译人员的高超的翻译水平和绝妙的
效果。如果翻译人员不是对原 文充分理解,在通过理解应用恰当的外语表述,
而楞从字面翻译的话,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不同语言中,高级阶段的
表达方式十分不同,根本不可以硬性翻 译,尤其是在成语,类比和比喻的使用
上。而英文交流时类比的使用量非常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