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第一章 引论

来源:互联网 发布:游戏平板推荐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56

PMP知识涉及概念很多,真的很枯燥,哎,不过还得坚持学习。

一、对教材的认识

       PMBOK指南包含了项目管理专业全球认可的标准和指南。那么什么是标准呢?标准是一种描述既定规范、方法、过程和做法的正式文件。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一些知识和做法在大多数时候适用于大多数项目,且其价值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一致认可,即是“普遍认可”的。它们也被认为是”良好做法“,因为使用这些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能够提高很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组织和/或项目管理团队负责确定哪些知识适用于具体的项目。

       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十大知识领域:整合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干系人管理。

        47个过程:太多了,略。(每一章总结的时候会写出)

        四大维度:时间、范围、成本、质量。它们的优先级顺序由管理层因不同项目需要而决定,理论上它们同等重要。

二、什么是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项目: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和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三个特点:(1)临时性(2)独特性(3)渐进明细

       项目目标导向性SMART原则:”S“指specific明确性,”M“指measurable衡量性,”A“指attainable实现性,”R“指relevant相关性,”T“指time-based时限性。

       项目结束的原因:(1)目标达成;(2)因不会或不能达到目标而终止;(3)需求不复存在;(4)客户(顾客、发起人或项目倡导者)希望终止项目。

       项目管理: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一满足项目的要求。

       项目制约因素:范围、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干系人需求。

       项目集管理:将一个或多个相互依赖的项目集中管理。关注的是项目间的依赖关系。

       项目集中的项目通过产生共同的结果或整体能力而相互联系,如果项目间的联系仅限于共享雇主、供应商、技术或资源,那么这些项目应作为一个项目组合而非项目集类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对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的集中管理。关注的是要有一致的战略目标,分配优先次序,使利益资源最大化。

      

       项目、项目集和项目组合之间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项目是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通常项目的批准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战略考虑:市场需求、战略机会/业务需求、社会需要、环境考虑、客户要求、技术进步、法律要求。

三、PMO和PBO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是一个组织部门,对于项目相关的治理过程进行标准化,并促进资源、方法论、工具和技术共享。

       PMO分类:(1)指令型:直接管理和控制项目;(2)控制型:通过各种手段要求项目服从;(3)支持型:通过模板、最佳实践、培训其他项目的经验教训等。

       基于项目的组织(PBO):建立临时机构来开展工作的各种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组织结构(如职能型、矩阵型、项目型)中都可以建立PBO。

四、运营和项目管理的区别      

       运营:重复、连续不断的,确定一组新目标,继续执行。

       项目管理:临时的、独特的,宣布目标结束时项目结束。

       二者交叉点:项目收尾阶段;新产品开发、产品升级或提高质量时;在改善运营或产品开发过程时;在产品退出运行之前。

       二者共同点:由人完成;受制于有限资源;需要计划、执行和控制;实现组织的目标或战略规划。

       运营干系人:参与项目,他们的需求应该记录在干系人登记册中,他们的影响应该记录在风险管理计划中。

五、商业价值

       指组织所从事业务的整体价值,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价值。范畴可以是长期、中期、短期。

六、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由执行组织委派,负责实现项目目标的个人;是项目的唯一责任点;应该在启动阶段指定;控制着项目,不一定控制着资源;通才而非专才;

       应该具备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个人能力。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