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来源:互联网 发布:百度百科如何优化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0:46

1.半衰期是指效益衰减到一半的时间,常指药效、原子核分裂等现象,半衰期同样适用于日常做的事情。半衰期短的:打游戏,打的时候很high,打完之后这种快感迅速下降,半衰期非常短。半衰期长的:锻炼、读书、思考、学会一种思维等,收益期相对比较长可以持续几年十几年。半衰期也因人而异,可以改变,比如旅游,走马观花的旅游半衰期就比较短,玩过就玩过了,但是当你拍下照,以后还可以回忆,半衰期稍微长点,如果再写一篇旅游短文分享出去,半衰期会更长点。有了这个这个认知后,就能发现我们生活中常常是不断地握起抓不住的沙,一遍一遍做半衰期短,没有长远意义的事;而半衰期长的事情都具有累计效应的,也就是复利效应,短时期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长远的效应确实不可比拟的,所以半衰期长的事情都是值得做的。

2.即刻去做。有些事情不想做,比如一些小事情,想积在一起一次性做完,想着是为了省点时间,实则耗费了不少心力,需要记忆这些琐事,然后专门积累到一定的量抽个空再去做,如果忘了还得再记着下次去做,这是忽略的心力成本。然后感觉有难度不想做的事,比如写论文,有一定的难度也不想去写,于是心生逃避,每次都能拖半小时就拖半小时,好不容易进入了状态,该吃饭了,这里面也有不小的心力成本,先要克服自己畏难的情绪,克服自己不想做但非要做的心理,才能开始写,写的时候也是十分不愿的,而论文又是必写不可的,与其这样,不如即刻去做,不考虑论文的难度,做就是了,只克服实际的论文写作难度,少付出心力成本。

3.人脑和电脑处理过程相似,电脑处理一个事情然后有一个更紧急的事情,原来的事情会被中断,处理好紧急的事情后需要恢复现场,才能继续做刚开始做的事情,这里有个恢复现场的工作,而越是难的工作越是难恢复现场,比如你正在想一个需要耗费不少脑力的事情,这时候被打断,想要接着原来的思绪,需要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怎么思考才能到原来的那个点,恢复现场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应该把需要集中脑力注意了的事情放一整块时间,单独处理不被打扰。或者一个事情很复杂,需要分解,分解成为需要集中精力做的和已经熟练的部分,需要集中精力放一整块时间,而熟练的部分可以随意安排零散的时间做,因为熟练的部分恢复现场很简单,或者分解为同一属性的工作和不同属性的工作,比如你需要做word文档、PPT文档,文字表述属于同一属性,画图是另一属性,排版也是另一属性,不同属性调用大脑资源是不一样的,同一属性不需要恢复现场。而且人脑是可以升级多线程的处理器,可以同时做几样事情,比如你可以同时看电视与交流,也可以边吃饭边思考,处理多线程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比如在睡觉的时候思考下明天该干嘛,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也不耽误什么,多线程处理需要注意必须参入不费脑力的事情,比如吃饭和思考,吃饭不费脑力;看电视和交流,都不费脑力;睡觉和思考明天的事,睡觉就不费脑力。如此利用时间也是属于半衰期长的的事,长时期积累效果可想而知。

4.木桶原理一定是对的吗?对于高考这样的事那是对的,因为一门课可以拉下不少分;但是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是对的吗?首先要看社会分配报酬与做一件事的熟练度的关系


考虑到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好好分配,若不断的尝试新的东西,就会不断的处在学习起步期,得到的酬劳也是相对最低的,而随着时间的积累不管是处于快速进步期还是高原期,所得的酬劳都和时间成指数关系(学习曲线也正好可以解释奥运冠军和亚军之间的差别,虽说是冠军亚军差别不大,但是这差别不大的背后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积累,所以冠军和亚军并不是像看的那样0.1s)。要做的只是选择一件有长远意义可发展的事情,长时间积累下去,这也可以解释“做一件事需要坚持和策略,而不断地坚持正是最重要的策略”,所以一些努力的人并不是真的那么努力那么勤奋,只是因为别人看得到努力经过时间积累后的价值。而你肯定有疑问,那我只做一样事情,是不是太不能适应其他的东西,如果你担心的话,是好事,证明你开始独立思考了,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对于此问题,可以采用《反脆弱》的观点,一些常用的事情并没有多大效用,常常是一些黑天鹅事件对世界影响更为重大,所以你可以28分配,80%的学习时间用于专注需要积累的那件事上,20%的时间用于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为不可预知的未来做一点工作,反脆弱性就是在黑天鹅事件发生后不仅不受到损失反而会受益的特性。当在某个领域研究到一定深度后,不要怕在其他领域会很小白,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可迁移的,快速学习能力、时间安排、思维方式、与人共处的方法等等。而且不用担心自己只是专才,别的不怎么会,会约束你的发展,你大可邀请其他方面的能手与你一起组队打怪,这种方式效果应该会更好。

5.选择有时候不那么重要,选择不同的东西,心里猜想可能会蝴蝶效应,以至于后面差别越来越大,实际上每个人心中做选择都是有一个方向,我想要追求什么,做什么发现偏离后,又会在下一次选择选回来,而且选错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也是一次尝试,帮助自己了解其他的事情,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又会用上,这就是“意外惊喜”。人生是反复而持续的构造。题外话,学习不能太有功利性,很多都是有用的,只是还没到用的时候,一个小例子,专业方面本科是学单片机的,学习控制,信号系统却是一门非常难又暂时和单片机控制扯不上关系,到现在才知道信号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的分析系统与信号处理的理论,如果当初学好了,现在也许就是“意外惊喜”。

6.有时候想做好一样事,总是想先思考,想好了再去做。这种思维不如想做好一件事,想一下,就可以去捣鼓了,实践中自然会有反馈,然后再思考再去捣鼓。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