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文档新感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达人 自媒体 认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54
最近两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深入的讨论了下SLA文档,感受颇多,记录了下来一部分
文档总体来说都是理解的,不过这次看的时候又有了新的体会
一、可理解性输入
在学习理论里的“可理解性输入”,是把输入的材料先限制在一个较窄的话题范围内,因为窄范围题材的材料比较容易利用,之后能力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再去拓宽题材范围。这给我的感觉就是由点及面的方式来学习,就像学机房一样,刚开始整体看的时候会有些发懵,但是给他把范围放窄一点,先从登录开始,再是一般用户,一点一点的拓宽,层层递进,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是可理解性的输入。文档中的这句“比如有人喜欢听新闻,就应该在这一段时间集中依靠不断听新闻来提高听力水平”,就像是从兴趣入手,因为喜欢,所以可以发掘有趣的地方,从而让自己的学习都变的有趣,可理解的程度自然就会提高。
二、词汇量的误区
对外语学习的主要误区中,其中有一点在之前我并不是非常的理解,就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要大量背单词,后来经过小伙伴们的探讨我明白了,会说,不代表都要认识(比如自己没有上学认字的时候,只会说话交流,并不会写字)
三、发音的重点(耳朵的敏感度)
到了练习发音的阶段,重点是利用口音提升耳朵的敏感度,多听各地人的口音,并进行对比训练,耳朵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口音就越来越少,英语发音也是这样。
四、沉默期
对于以前提到的沉默期也有的更加透彻的理解,首先,什么是沉默期?沉默期是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沉默,知道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信时,才开始说的阶段。要注意这里的沉默,并不是只听,不出声,咱们出声跟读模仿和自己尝试着去组织语言说英语是两个概念!沉默期需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去听,然后大量大声的去模仿训练,这样可以促进听力,训练注意力、模仿力、口腔肌肉的记忆能力。
五、字幕问题
字幕的要求是:既要用字幕,又要去字幕
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字幕的出现只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我们在听的注意力,不会起到促进听力的作用,但是到了第三阶段,去学习补充俚语和文化的时候,需要把字幕当成一种工具来使用,而且要有正确的方法,通过字幕的形式预习一遍生词,然后去掉再听。
而且要明确看字幕的目的,看字幕是为了下一次不看字幕也能听的清楚明白。

六、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这是发生在学习的第三阶段,我个人的理解是通过语言来建立外语的情感联系(不是翻译),把母语的思维方式应用到英语中,主要是帮助我们接触到的外语可以变得“可理解”

目前自己做的记录就是这些,总之这次的讨论文档收获真的很多,解决了自己很多问题,学的很开心,下面是小伙伴们帅气靓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