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书籍《别做正常的傻瓜》全书精彩语句摘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许巍和汪峰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0:19

  最近,将《别做正常的傻瓜》这本书看完了,书中的内容很实用,很多在我们生活中都会发现的问题,讲述了大多数人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看完这书后,感觉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决策的误区,书中精彩的结论很多,在这里,将它摘抄了一部分下来,等到哪一天忘了,回到看看这里,提醒提醒自己。让自己少犯错!
  下一目标,看《决策与判断》、《How To Decide》、《你的灯亮着吗》这三本书有一些内容相似,可以作为巩固,互补。

第1章  心理账户的存在

  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会把辛苦赚来的钱、靠运气赢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往往会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有时候属于同种收入的一大笔钱和一小笔钱也会被分开看待,分开消费。人们倾向于把一大笔钱放入更加长期、谨慎的账户中,而把零钱放入短期消费的账户中。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及其效应,在两种等价的情况下正常人往往会做出自相矛盾的判断和决定,离理性有很大的差距。钱是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和买彩票中的奖金如果数值相同是没有差别的,对于大钱和小钱也应该一视同仁。注意使用换位法,换个角度思考,考虑如果自己处在相反的或者其他的情形时会如何决策。

赌场赢利效应指人们对待赌博赚来的钱和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倾向、风险偏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对赌博或馈赠得来的钱往往敢于冒险,消费起来大手大脚;对工作赚得的钱往往患得患失,不舍得花。

  PS:完全按照每日定量的计划行事在效率上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第2章  交易偏见

  买或者不买的决定都不应该受到已经成为历史的促销价格的影响,即便那个价格仅仅就在一天之前。然而人们却因为难以抵制昨天的促销价格——这个无关参考价的影响而改变了购买的决定。

  合算交易偏见和不合算交易偏见使我们做出欠理性的决策。理性的决策者应该不受表面合算交易或无关参考价的迷惑,而真正考虑物品实际的效用。将物品对你的实际效用和你要为该物品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权衡,以此作为是否购买该物品的决策标准。

  比例偏见:参考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是“交易效用”的源泉,实际支付价低于参考价越多,你越觉得这是一笔合算的交易。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否也有很多过于看重比例而轻视绝对收益的行为呢?大多数人往往会受到比例的影响,过多地注重小处的节约,对大处小比例的节约却视而不见。这正是大多数正常人欠理性的表现之一,即在小地方斤斤计较,却对大事情麻木不仁。殊不知,大处的一点点节约就能为你省下很多,这些比起小处的节约不知要多出多少倍。

  在消费过程中,正常人往往会受到交易效用偏见的影响,从而做出欠理性的消费决策行为。你可以通过克服交易效用偏见而变得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你需要意识到,做决策时不应该受到成本和收益之外的因素影响,许多参考价都是与决策无关的,不要被它们蒙住了双眼。惟一需要关注的是物品带来的真实效用和你为此所付出的成本。不要因为贪便宜而去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同样,也不要因为价格比较高而不买自己确实需要的东西。不忍心放过那些看似合算的交易往往会在事后让你后悔。同时,切不可仅仅关注相对收益而忽视了实际上更重要的绝对收益。只有权衡绝对收益和绝对成本,才能得到理性的决策依据。

 

第3章  沉没成本误区

   沉没成本误区(sunk cost fallacy):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且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误区”普遍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有些时候也会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我们巧妙地利用沉没成本谬误,就能让它为我们办事,这就是以病治病法。我们刚刚谈到那么多例子,都是因为沉没成本的存在而舍不得理性地放弃。但是碰到一些欠理性的放弃行为时,沉没成本又可以把你往理性的方向拉一把,这时候它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目的性。就像破釜沉舟一样,很多人特意设置沉没成本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事实上这也十分有效,因为沉没成本谬误实在是太难摆脱了。对于“沉没成本谬误”,换位法同样是一个很有效的“药方”,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考虑在没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决策。

  沉没成本误区:正常人往往出于想挽回已经发生却无法收回的所谓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欠理性的行为。如何纠正这种谬误呢?当你进行了一项欠理性的购买后,应该忘记已经发生的购买行为和你支付的“沉没成本”,只要考虑这项消费以后需要耗费的精力和能够带来的好处,再综合评定它能否给自己带来正效用。进行投资时,把目光投向前方,审时度势,如果发现这项投资并不能盈利,应该趁早收手,不要吝惜已投下去的各项成本:精力、时间、金钱……

 

第4章  过于自信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知道哪些是自己所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了解的,这才是真正的知识。而过于自信的意思是说,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知道多少,往往会高估自己。

  过于自信不等于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常常体现在人们的交往中,让人感到不舒服。相比之下,过于自信则是一般人的通病,一般体现在人们对自我的评价上,而且通常让人察觉不到——这也是过于自信的毛病一直存在而不被人重视并纠正的原因。

  造成过于自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很难想像事情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展。由于我们不能预见事情可能的各种发展方向,就会对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将来可能的发展过于自信。和没有经验的人相比,有经验的人不太容易犯过于自信的毛病,因为他们更多地知道事情发展的多样性。证实偏见也是导致过于自信的因素之一。如果你是姚明的球迷,喜欢他的比赛,那么你肯定会对他未来的表现充满信心。就算他哪次比赛失了手,你也能找到各种各样为他辩护的理由,一厢情愿地认定姚明下一场表现一定非常出色。为自己的观点找理由,或者说只关注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的证据,而不关注也不收集和自己的观点相抵触的证据,这种行为就是证实偏见,也就是总倾向于寻找和自己一致的意见和证据。它的一个后果就是过于自信。由于人们只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就非常乐观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而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么。

  过于自信属于判断上的偏差,它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但是,有的时候,生理上的原因也会导致过于自信。比方说,成功的喜悦常常使人产生飘飘然的感觉,人们在这种“飘飘然”的感受的驱动下就会过于自信。而成功的喜悦,或者说飘飘然的感受,并不仅仅是认知上的一种状态,它也有其生理上的基础:人的身体受到强烈的情感刺激后,会产生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就会让人感到喜悦兴奋,从而导致过于自信。

  过于自信的好处:过于自信对个人完全没有好处吗?也不尽然。让我们先来看看过于自信的好处。一般说来,过于自信有三大优点。第一,它往往使人乐观开心。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过于自信,认为很多人喜欢自己,从而有一种优越感,但事实上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多人对他们有倾慕之情。第二,过于自信往往会产生所谓的“自我实现预言”。第三,过于自信的人看问题会比较全面,他们比较善于抓住问题大的方向,而不太拘泥于小的细节。又因为过于自信的人一直拥有积极的态度,他们会比较有创造性,容易想出创意的点子。

  在鼓励士气、鼓舞斗志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自信;而在具体行事时,我们应该谨慎而有自知之明,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正如毛泽东所言: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需要强调一下,要克服过于自信的毛病,首要前提是知道你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你需要明白,在什么时候你有可能过于自信。然后你要做的就是遇到这些情况时,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不要让过于自信冲昏了头脑,这就好比你需要等酒劲过了再开车,茶泡好了才好喝一样。

  你要知道,证实偏见是我们过于自信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证实偏见。避免证实偏见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作证伪检验。事实上,证实检验和证伪检验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少信息,但是正常人总是一味习惯于做证实检验,而很少主动去做证伪检验。一味做证实检验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过于自信也就这样产生了。因此,为了避免过于自信,首先要减少证实偏见对我们的影响,在做证实检验的同时也要记得做证伪检验。

 

第5章  适应性偏见

  我们常常高估了很多事情对我们心情的影响,这是适应性偏见很典型的表现。适应性指的是人们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的现象。适应性偏见指的是人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也许你还没有注意到,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不要以为你现在对某样东西非常满意,就认定你以后也一定会因为这样东西而获得很多快乐。然而,正常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适应性,花很多精力和金钱去追求那些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长久快乐的东西,结果却未必能如想像中那么快乐。

  但是人并非对所有东西都能适应。极端的、变化的东西会难以适应,人际比较也会带来不适应。因此,物质的东西很容易就能适应,而精神方面的东西不太容易感到厌倦。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在决策的时候,要注意到人本身固有的适应性能力,不要把注意力仅仅放在那些物质的东西上,因为你会对它们很快产生适应性。相反,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之后,你应该更加关注和精神以及心灵相关的东西,把钱用在能给你带来最大快乐的地方。

 

 

第6章  风险决策

  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的,也就是说,都是风险决策。

期望值理论

  根据期望值理论,人们会把数学期望值最大的可能选项作为自己的最终选择。即面对风险决策,先计算每个选项的期望值,然后选择期望值最大的那个选项。

期望效用理论

  1.风险中性——即不偏好也不规避风险,

        2.风险规避——即不喜欢风险

  3.风险喜好——即偏好于风险

  效用是指消费者对从某一商品组合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的主观衡量,其衡量单位是任意的,边际效用,是指人在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物品时所得到的效用。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随着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个单位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不断减少的。需要说明的是,边际效用递减并不表示总效用递减。总效用是逐渐递增的,而边际效用衡量的是总效用的递增速率,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使得总效用递增的速率逐渐减慢。这并不是一种任意假定的特殊情况,而是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理性规律。

  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选择以效用最大化为标准,总是选择给他带来更大效用的可能选择。

前景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在经济学上是一大进展。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现实生活中,期望效用理论也像期望值理论一样,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们所有的风险决策行为。

  期望效用理论描述的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应该怎么做决策,而前景理论准确描述了事实上大多数正常人的日常决策行为。

前景理论

  1.在得到的时候,正常的傻瓜和理性决策者一样,都是风险规避的。

  2.在失去的时候,理性的决策者是风险规避的,而正常的傻瓜却是风险喜好的。

  3.所谓的损失和获得,一定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这就是前景理论的第三条重要规律。

  4.理性的决策者对得失的判断不受参照点的影响,而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对于前景理论的这一点重要规律,也许想想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点和前面的两点结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非同小可的推论,猜猜看是什么呢?

改变参照点,就能改变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从而改变他对风险的态度。

得与失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一样东西可以说成是“得”,也可以说成是“失”。而且我们也认识到这个主观的得失感受对我们决策的影响。

  本章中,我们对于风险决策介绍了三种理论:期望值理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期望值理论作为最初的风险决策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描述理性决策者应该怎么做风险决策,也不能很好地描述正常人的实际行为;前景理论客观正确地描述了正常人的风险决策行为;而如果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的话,你应当遵循期望效用理论。

  正常人依照前景理论的描述来做决策,面对得失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得到的时候风险规避,在失去的时候风险喜好。并且,得到和失去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参照点决定的。因此,正常人会因参照点的改变而改变自己对风险的偏好。这种根据得失参照点的改变而改变风险偏好和选择的行为,其实也是正常人欠理性的表现。我们同样可以通过使用换位法来消除这种决策中的不一致性。比如面临小城市的抗疾病计划的选择时,当你看到x计划肯定能够救200人时,应该换个角度,从“失”的角度来想想这个问题,200人得救就意味着有400人会死亡。Y计划说有1/3的概率600人将得救,2/3的概率将无人能获救,用换位法思考,这不就相当于1/3的概率不会有人死亡,2/3的概率有600人会死亡吗?当你分别从得和失两个角度去考虑这两个选项以后,就可以避免因为参照点而引起的不一致选择。

 

 第7章   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相同的一样东西,人们失去它所经历的痛苦要大干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如果你对中学数学还有一些印象的话,让我们用非常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这个概念:|U(-x) |>|U(x) |。在这个式子里,x代表一个客观的量,比如你得到钱或健康的万分之一可能性,而(-x)就是相等比例的失去钱或者健康的万分之一可能性,而U(x)和U(-x)代表的就是对这个客观量的一个主观感觉。因为我们更在乎“失”,也就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失”,这就是损失规避。

  “赋予效应”心理,即人对赋予自己、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偏好,而且这种偏好随时间的推移会越发强烈。

  安于现状:正因为赋予效应使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加上了非常高的价值,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做决策改变现状,这种安于现状也是损失规避的一种表现。

虽然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大家经常需要忍痛割爱,但对现状偏爱的心理使我们做出的选择或者决定常常不是最优的。

  语义效应:损失规避不仅让我们过于关注“失”而忽视了“得”,有时候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来描述同一个事物时,会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语义效应。

由于人们倾向于对“失”表现出更大的敏感性,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要学会使用换位法,将自己带入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形中考虑自己可能的决定,学会从“得”和“失”两个角度来看问题,从而平衡损失规避心理造成的影响,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第8章   忽视未得收益

  直接的损失被称为损失,而本来可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利润是未得到的收益。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得到但没有拿到手的收益也是损失,可以拿到100元却没有去拿,这和损失100元是同样的。但是正常人却没有把这两种损失等同,总是对未得收益感觉不深,这是一种欠理性的表现。理性人应该对这两种损失一视同仁。

  有一个人读了两年MBA,每年学费5万元,书费每年5000元,那么他读MBA的成本是多少呢?如果你脱口而出“11万”,你就需要再想想了,因为你遗漏了很大一笔成本——这个人如果两年不读MBA而去工作本可以赚到的钱。这个收入也是一种未得收益。在经济学中,我们把它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区别于我们平时说的成本,普通的成本是实实在在的付出,而机会成本是本应属于我而没有得到的收益。一个是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钱,一个是自己原本可以得到但没有往口袋里放的钱。这么一说就很清楚了,前面是拿走,是损失;后面是可以拿的没有拿,人们觉得这不算损失。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损失规避,人们自然会更加关注前者,关注直接损失——普通意义上的成本;而对于没有拿到手的获得——机会成本和未得收益,敏感度就要低一些了。

  人们对待知识产品和对待物质产品持有不同的态度,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当然离不开文化因素、法律环境和人们的从众心理。但我要在这里归纳几个除此以外的其他重要原因。

  第一是因为以偏概全,这是造成人们对软件盗版无所谓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受害者是否具象。果受害者很近,以具象的形式出现,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特性,如你知道他是谁,就会不太愿意去伤害他;如果受害者离你很远,是个抽象的概念,你也不知道是谁,就会觉得伤害他也无所谓。

  最关键的原因可能和我们前面所讲的对未得收益的麻木有关。

  忽视未得收益是损失规避效应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实可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东西就是你的损失,未得收益和直接损失一样,都应该得到你的关注。然而正常人却总是过分关注直接损失,对从口袋里流出的10元钱非常在意,却对本来可以装进口袋的100元不以为然。事实上,对未得收益的麻木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损失。

  人们普遍对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持有不同的态度,盗版软件、盗版音像制品和盗版书在市场里横行霸道,占据了半壁江山。正派人士大多不愿意买偷来的物质产品,却欣然接受盗版的知识产品,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普遍对未得的收益比较麻木。不管是使用盗版知识产品的外人,还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法规,都忽略了盗版软件对软件开发者造成的未得收益方面的损失。

 

第九章   定位调整偏见

  定位效应(anchoringeffect)你也许比较陌生,但是“第一印象”大家应该很清楚,也知道它的烙印会有多深吧。为什么“第一印象”会对我们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不管是判断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情,你对其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可以定位的“锚”(anchor),一旦定下来,后面接收的信息常常会受到这个“锚”的影响,而且很多情况下你是没有察觉的。即使你会尽量根据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判断,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最后你的判断仍然很难逃出第一印象的圈子。如果定位不准确,调整又不够,定位调整偏见也就产生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定位效应往往会对我们的判断和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定位效应,并且能够应用他人的这种心理,则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你的报价过于离谱而惹怒了对方。要避免出现这一麻烦,最好在报价之前提醒对方,比如告诉对方我开的价格是很高的,并让他们有还价的权力,正如我朋友的做法。这也是定位效应的有趣之处,妙就妙在对方即使明知你是瞎开价,最终他还是会被你所开的价格影响,就像刚才有关西罗马帝国灭亡年代和家庭电话号码的问题。

要克服定位效应,首先要克服过于自信,去怀疑自己的第一判断,接受新的信息去修正自己的判断。其次要明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综合各方面的建议,这样才能使产生的“锚”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如果只接受一面之词,正好反映出人们偏好肯定性意见这一弱点。要记住: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们做判断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其实每个人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理智,而是容易先人为主,常常被无关的或不完整的信息禁锢住了思维。

对于上述这些误区,我们该如何纠正呢?我们还是回到换位法。在定位效应的影响下,我们容易被一个已经给出的信息锚住。但如果我们用换位法,换一个情形想想,就可以发现自己开头所想的数据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差过大。比如算1×2×3的时候,如果同时也算一下8×7×6,我们便可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答案。同样,在讨价还价、谈判的时候,通过换位法,我们也能检查自己是不是被潜意识锚住,陷入了先入为主的误区。

  另外,定位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如果你有问题想询问别人的意见,最好在咨询别人之前先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免别人提出的意见成为一个定位的锚而影响你的决策。同时,如果你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对方真实的想法,最好在征询他人意见的时候不要先过多阐述你对事情的看法和主意,以免把对方锚定,你就难以获得对方真实的意见了。在谈判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受到对方定位策略的影响,同时也要利用定位效应使谈判的结果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靠近。

 

 

第10章    违背概率规律

   人们做判断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基本的概率关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过分关注于某种推断是否具有代表性。

做一个判断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步骤:一是看相似度或者说代表性;二是看他的先验概率,也就是这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前者是主观的判断,后者是客观的分布。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现人们往往过分关注相似度即主观判断,而忽视了先验概率即客观分布。

  实用价值:人们经常会因为不知道中值回归这个自然规律的存在而对一些事情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客观概率:影响可获得性的因素很多,在上述例子中知名度越高,在大脑中的可获得性就越强。可是在现实中,并非多的东西就鲜明,少的就不鲜明。关注明显的东西使人们对特殊而生动的事件印象特别深刻,记忆犹新,而对经常发生的大样本事件却习以为常,这就导致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发生偏差。

在判断事物的时候,除了关注描述的细节以外,还要注意到集合的基本规律。除了要看它像什么,还要看它是什么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是要:注意有没有先验概率。不要让自己被比较显眼的数据事实锚定,而忽视了它之上还应该加一个事件的先验概率。

在对事物做预测的时候,不要忘记中值回归这个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影响,不要因为忽视中值回归而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要知道,正常人会普遍高估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的发生频率,所以要用反向调整法调整自己,以免错误评价其真实比例和重要性。

 

 

第11章   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

   客观上讲,我们对一样东西的评价不应该受到与这样东西本身无关因素的影响,也不应该受到评估方式的影响,但事实上这却是难以做到的。

  联合评估,就是说你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有明确的另外的事物可以做比较,你可以同时分析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的利弊;而在单独评估的时候,你没有明确的其他事物可供比较,你只单独评价一个事物。

  在联合评估的时候,由于可以互相比较,所有的特征都是容易评价的。但是,在单独评估的时候,人们会被那些容易评价的特征所影响而做出欠理性的决策,而很多情况下难以评价的特征对评价人来说更有价值。

  一个信息的可靠程度不仅取决于信息的来源,还取决于信息来源的样本量的大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在有限的生命里既做很多事情,又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完美。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也许会有那么几件事情做得不是那么好;你也可以少做点事情,但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

  单独评估和联合评估。正常人在单独评估时,往往会被那些易评价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征所影响,从而做出失误之举。所以为了更理性些,你应当尽可能地寻找可比较的参照信息,将难评价因素变得易评价些,从而使你的决策更理性。

  而如果要推销自己或者推销产品的话,应考虑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强弱关系。在敌强我弱或者敌强我强时,应尽量创造单独评估的环境让评价人判断。而如果是敌弱我强或者敌弱我弱时,则应尽量创造联合评估的环境让评价人对你进行判断。如果你和竞争对手在难评价特征和易评价特征上各有千秋,则应视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原则如下:

  (1)如果我比竞争对手强,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2)如果我比竞争对手弱,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3)如果我和竞争对手都强,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4)如果我和竞争对手都弱,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5)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强于对手,但在易评价特征上不如对手,则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6)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不如对手,而在易评价特征上强于对手,则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第12章   结果偏见

  在事情发生了以后,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可以预测到,其实在事先他们未必可以如自己想像的那样如此准确地做出预测,这就是后视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后炮”。

  后视偏见的存在让人们不能准确判断自己对事情的预测能力有多强,总以为自己很能干,因此有后视偏见的人很难从经验中学习,而且不能客观地评价事情。其实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可以使自己改变后视偏见。每当遇到重要的事情,在还不知道事情结果的时候,就把你对事情结果的预测写下来,还要写下你之所以如此预测的理由。一定要把你的预测写下来是因为在事情发生以后,你的记忆会欺骗你,只想得起来那些与事情的结果相符合的证据,而把当时的预测写下来就可以在事后看看自己预测得到底准不准。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的预测未必都是对的,也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的预测比较准确,哪些方面的预测经常偏离事实。

  结果并非是最好的评价因素。事实上,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也许就在于它是不是有监督过程的机制,优秀领导与一般领导的区别也就在于他是不是有能力并且有耐心来看过程。

  后视偏见,也就是“马后炮”现象在人们身上普遍存在。后视偏见让人们难以从经验中学习,并且对别人的成绩不给予充分肯定,对别人的错误又太过严厉。

  总之,在评价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我们只能要求别人对当时他可以得到的信息负责。

 

 

第1 3章  财富与幸福

  幸福程度未必和财富成正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受。本章提出了八大幸福准则,遵循这些准则,可以帮助你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更加幸福,或者你也可以让他人的幸福感大大提高。

幸福准则一: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幸福准则二: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幸福准则三: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幸福准则四: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幸福准则五: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幸福准则六: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幸福准则七: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幸福准则八: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第十四章  选择与幸福

   公司的奖励机制是为了让员工有更高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朋友之间送礼是为了加强彼此的感情,情人送礼是为了让对方更爱自己。

  因为送礼并不是为了能给对方最大的效用,所以送礼的时候请不要以效用最大为标准做出你的判断。记住,送礼不是为了别人好,是为了你自己好。奖励或送礼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给对方最大的效用,而是要让对方开心,并且感谢和记住你。

最后再总结以下八大幸福准则:

幸福准则九:小奖不如不奖

幸福准则十:小罚不如不罚

幸福准则十一: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幸福准则十二: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幸福准则十三: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幸福准则十四: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幸福准则十五: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幸福准则十六: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以上两章我们总结的幸福准则多是物质上的,其实对人最大的奖励莫过于精神上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