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别做正常的傻瓜》摘记1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盈数据恢复机怎么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5:12

本书介绍的是人们在投资、购买、经营等经济行为决策中可能陷入的误区或发生的偏差,描述了这些活动中的欠理性行为,并从心理学层面解释导致这些行为的背后的原因。并给出校正欠理性行为的建议。全书共分14章。

第一章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人们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也就是人的头脑中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举例:

1.股票跌后是否抛售,若误操作抛售后,是否会回购已抛股票。

2.盼望已久的音乐会门票(1000元)丢了,会否再买一次;同一场音乐会,若未提前买票,但在买之前发现价值1000元的魅蓝Note丢了,还会再花1000元买音乐会门票吗?两种心理账户:娱乐账户、通信账户。

心理账户误区:在人们心理对每一个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有意思的现象举例:丢了电影票就不看电影,丢了电话卡就不打电话,甚至丢了饭卡就不吃饭了。

建议:避免人为的设置心理账户,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应当让财富在各个心理账户间相互流通。


对不同收入设置不同的心理账户,三种情形:

1.将各期收入或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到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2.对待有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

3.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举例:

1.人们把辛苦赚来的钱、靠运气赢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因此影响其决策行为。

政府刺激消费减税方式:直接减税、返税,不以税的名义返还等额现金。

2.赌场赢利效应:人们对待赌来的钱和工作赚来的钱,在消费倾向、风险偏好等方面都有差异。

赌博或馈赠得来的钱往往敢于冒风险,消费起来大手大脚;工作赚来的钱往往患得患失,不舍得花。倾向于将赢来的钱消费掉,而把赚来的钱存起来。

3.大钱小花,小钱大花。在的到一大笔收入的时候不愿意花钱,而在得到一笔比较小的收入时反而容易把这笔钱花光。

学校每月600的补助,发到卡里很快就花完,若一次性发6000,则更倾向存起来。

建议:钱是等价的,不应该将同样的钱人为地打上不同的记号,而要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一视同仁。


换位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看自己的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