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连续子序列

来源:互联网 发布:信达证券交易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4:02

为了避免遗忘,先将前几天AC的代码贴一下,顺便写下解题报告。

题目如下:

最大连续子序列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on(s): 17500    Accepted Submission(s): 7723


Problem Description
给定K个整数的序列{ N1, N2, ..., NK },其任意连续子序列可表示为{ Ni, Ni+1, ..., 
Nj },其中 1 <= i <= j <= K。最大连续子序列是所有连续子序列中元素和最大的一个, 
例如给定序列{ -2, 11, -4, 13, -5, -2 },其最大连续子序列为{ 11, -4, 13 },最大和 
为20。 
在今年的数据结构考卷中,要求编写程序得到最大和,现在增加一个要求,即还需要输出该 
子序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
 

Input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占2行,第1行给出正整数K( < 10000 ),第2行给出K个整数,中间用空格分隔。当K为0时,输入结束,该用例不被处理。
 

Output
对每个测试用例,在1行里输出最大和、最大连续子序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 
素,中间用空格分隔。如果最大连续子序列不唯一,则输出序号i和j最小的那个(如输入样例的第2、3组)。若所有K个元素都是负数,则定义其最大和为0,输出整个序列的首尾元素。 
 

Sample Input
6-2 11 -4 13 -5 -210-10 1 2 3 4 -5 -23 3 7 -2165 -8 3 2 5 01103-1 -5 -23-1 0 -20
 

Sample Output
20 11 1310 1 410 3 510 10 100 -1 -20 0 0
Hint
Hint
Huge input, scanf is recommended.
 
下面以样例输入:-2 11 -4 13 -5 -2 来谈。

这题的第一思路是上三角矩阵,枚举任意一个子段的和。如下:


但是这样显然是不行的,首先是比较占内存,因此我做了下面改进,用一维数组来存结果。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define Max 10000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item[Max];    int table[Max];    int k;    while(cin>>k && k)    {        int i, j;        int down = 1, up = k;        int sum = -1;        for(i = 1; i <= k ; i++)        {              int x;              cin>> x;              item[i] = x;              table[i] = x;              for( j = 1 ; j <= i ; j++)              {                  if( i != j )                  {                      item[j] = item[j]+item[i];                  }                  if( item[j] >= 0 && item[j] > sum )                  {                      sum = item[j];                      down = j;                      up = i;                  }              }                      }        if( sum < 0 ) cout<<"0"<<" "<<table[down]<<" "<<table[up]<<endl;        else cout<<sum<<" "<<table[down]<<" "<<table[up]<<endl;        }     }

算法每输入一个元素,都将该元素依次加到该元素之前的数值上,同时用三个变量记录最大值及始终点。

算法执行过程中,数组item的变化如下:

第一遍是:-2

第二遍是: 9, 11

第三遍是: 5, 7, -4

第四遍是:18, 20, 7, 13

……

形成的结果是上面的上三角矩阵的转置。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算法并没有提高效率,只不过节省了空间。

TLE是很自然的。(算法的复杂度依然是O(n^2))


后来参考别人的思路,发现算法可以在O(n)的时间复杂度内结束。

以下是源码:

#include <iostream>#define Max 10000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item[Max];    int k;    while(cin>>k && k)    {        int i, j;            bool flag = false;        for(i = 1; i <= k ; i++)        {              int x;              cin>> x;              if( x>=0 ) flag = true; //记录是否全为负数              item[i] = x;                }        if(flag)        {            int max = item[1];            int sum = item[1];            int down = 1, up = 1;            int tmp;            for( j = 2 ; j <= k ; j++)            {              if( sum < 0 )              {                  sum = 0 ;                  tmp = j;              }                 sum += item[j];              if( sum > max )              {                  max = sum;                  up = j;                  down = tmp;              }            }             cout<<max<<" "<<item[down]<<" "<<item[up]<<endl;        }                 else cout<<"0"<<" "<<item[1]<<" "<<item[k]<<endl;                }      return 0;   }
先来看算法的执行流程,如果输出每次循环的sum值,可以发现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上图中被黑色矩形框选中的表示sum值的走向。

可以看出,该算法并没有计算所有的和,只计算了一行值就找到了最大子段和,效率是很高的。
用下面更明显的例子,可以看出:


算法之所以能从第一行跳到第二行,从第二行跳到第七行,

直接省略掉其他行及一行剩余的元素,归功于以下代码

              if( sum < 0 )              {                  sum = 0 ;                  tmp = j;              }  



首先可以看出,sum的起始点对应的元素一定是正数。

这很显然,因为假如 是负数,是正数,那么没有理由从开始的子段和大于从 开始的子段和。


其次,如果 ,那么一定有 , 因为 是正数。

由此可以推知, 对于 , 如果, 那么一定有

所以,从 这之间的所有子段和都不必计算了,直接从 从新开始计算即可,算法的效率由此得到极大的提高。




0 0